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迹》第二课时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88271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迹》第二课时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迹》第二课时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迹》第二课时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迹》第二课时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迹》第二课时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月迹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1、感悟、品味、欣赏。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二、课前学习:1朗读全文2易读错的字。觑 倏 砌 嫉 酥 糙3辨字,注音组词。袅: 仰: 偎: 掬:凫: 抑: 猥: 鞠:鸟: 柳: 煨: 拘:三、预习了解1. 小组活动,说说文中寻月的过程。2. 学况点评答疑。四、开始新课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以什么都不觉得满足” ,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 ,这是为什么?2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呢?3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4好是什么?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5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

2、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6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7举例说说文中哪些地方用了拟人的方法,哪些地方用了想像的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8归纳小结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象。作者借此表达了一种要培养孩子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的情趣。五、课后作业(一)月迹(选段)贾平凹2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举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的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

3、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弯,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弯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

4、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1细读选段,谈谈你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2文章结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

5、” ,反映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文章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 3请问作者描写月亮是从什么角度结合什么事物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二)甲: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乙: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过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

6、迟很迟。3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云母石:矿石,白色、黑色、带有深浅不同的褐色或绿色,是重要的电气绝缘材料。 。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这一天,正是中秋。节选自方纪散文三峡之秋1、甲段文字描述了变化的月影。月影是怎样变化的?试抓住关键词:_。2、乙段作者看月为什么会有“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 、 “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的观感?_ 3、甲段写月侧重于突出月亮_ 的特点,而乙段写月侧重于表现月色的_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