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3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4284516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3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堂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3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堂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3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堂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3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堂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3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3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3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后作业(三十二)(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生产者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生产者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aBc 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d 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b 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 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 d 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 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答案】A2(2013 届黄山质检)下列有关生态内容

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为 K/2 值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种群数量为 K/2 值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低碳生活方式可降低空气中 CO2浓度,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利用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使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答案】A3(2012安庆三模)下表为科研人员对一荒地进行的食物链水平上的能量流动分析单位:J/公顷年,GP 表示总

3、同化量,NP 表示净同化量,R 表示呼吸量,(GPNPR),对此表所作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2A食物链每个环节的 NP 仅有很少一部分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B该表显示出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C表中数据显示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解析】由图中食物链环节级(田鼠)的 NPR 之和远远大于 GP,因而可判断该生态系统有迁入,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答案】C4(2013 届马鞍山二模)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 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 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h、i 分别表示各营

4、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 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C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m,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 mcaD若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初生演替【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物质可以反复循环利用,而能量则是单向传递,不可逆;由草原生态系统到农田生态系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因为在原来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等繁殖体。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为草的同化量,ma,因此最高营养

5、级狼获得的能量为 c,即 C 项给定的答案。【答案】C5.3(2013 届池州模拟)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原因是每个营养级有部分能量随呼吸作用散失B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图中代表初级消费者的尸体、残落物、粪便等中的能量【解析】因营养级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不能变,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通过捕食关系,完成了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故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未被本营养级同化,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答案】B6下图是

6、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A BC D【解析】图中和只能表示物质的流动方向,不能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既能表示物质的流动方向,也能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答案】C7(2013 届青岛质检)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 E 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 D 增加、F 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 D、E、F、BDAC 过程中碳的流动主要以 CO2的形式进行,FB 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4【解析】物质循

7、环和能量流动是相互依存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图中的食物链是 ADEF,如果 E 的数量大量减少,则它的食物来源 D 的数量在短期内会增加,而它的天敌 F 的数量在短期内会因食物减少而减少。B 属于分解者,而不是消费者。C 为大气中的 CO2库,碳在 A 与 C 之间是以 CO2的形式流动的,而在生物群落之间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答案】C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X 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B. X1过程吸收的 CO2总量与 Y1、Y 2、Y 3、及 Z 过程释放的 CO2总量相等C.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

8、相对稳定状态时,X 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 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 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解析】由图可知 X1过程为光合作用,X 2、X 3分别为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Y 1、Y 2、Y 3为呼吸作用,Z 1、Z 2、Z 3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重新返回到外界环境中。光合作用的完成不一定需要叶绿体,如蓝藻等;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除了图中的Y1、Y 2、Y 3、及 Z 过程外还包括储存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体中的一部分能量,B 错误;流经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输入下一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 1

9、0%20%,因此 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 X1过程的能量值的 1%4%;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答案】C9(2013 届九江一模)美国的生态学家 H.T.Odum 曾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GP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 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 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单位:10 2千焦/m 2/年GP NP R 15.91 2.68 13.23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10、 79.135 211.85 19.26 192.59A.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总量会增加B营养级 GP 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C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 11.3%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解析】由于系统总呼吸量(13.23501.580.5479.13192.59)787.07 小于系统的能量输入(光合作用固定总能量 871.27),故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总量会增多因、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由表中 GP 数据可知,能量沿各营养级流动的渠道应为;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

11、者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5.91/141.20100%11.3%;初级消费者 GP 的去向中,不包括自身的粪便,自身的粪便属于生产者的 GP,故只有 B 项描述错误。【答案】B10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可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 CO2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解析】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形式是含碳有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参与过程;可通过植树造林

12、,增强过程而减少大气中 CO2;开发新能源,可有效地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11(14 分)(2013 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下图方框内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据图回答问题。6(1)图中有_条食物链,其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鲈鱼要增重 1 g,至少需要浮游植物_。(3)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包括_(从下列供选答案中选择,填序号)。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个营养级利用。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4)池塘中原有鲈鱼 10 000 条,

13、其中基因型 BB、Bb 和 bb 的鲈鱼分别占 10%、60%和 30%。若此时 2 000 条基因型为 BB 的鲈鱼被迁入了池塘,且所有的鲈鱼均随即交配,则该鲈鱼种群的 b 基因频率是_。(5)由于食性不同,池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_。(6)据资料显示,该生态系统每年 78 月份常突发“鱼病、鱼死”现象,且有进一步严重化趋势。表明此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较差。【解析】(1)读方框内的食物网知共有三条食物链。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源源不断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返,即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联系在一

14、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鲈鱼增重一定时,要使浮游植物最少,要保证食物链最短且传递效率最大,因此需要的浮游植物为 120%20%20%125 g(3)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的原因有三个:上个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上个营养级的部分同化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上个营养级的遗体或残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利用。(4)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可列式为:b(300026000)/(10 0002 000)250%(5)动物群落在垂直结构常呈现分层现象,是由于食性或栖息环境不同所致。(6)“鱼病、鱼死”现象的发生说明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即抗外界干扰能7力弱,抵抗力稳定性较差。【答案

15、】(1)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125 g(3)(4)50%(5)垂直结构(6)抵抗力12(14 分)(2012江苏高考预测)2010 年 7、8 月份,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灾害天气使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专家预测如不采取对应措施,到 2030 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可能减少 5%10%。有关专家认为,低碳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低碳农业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农业经济模式。下图为某地建立的低碳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_,鸭与害虫之间的关系是_。(2)若鸭从植物中获得的能量为 4/5,从害虫中获得的能量为 1/5,则鸭每增加 1 kg 体重,最少需_植物(水稻、杂草)供给。养鸭户很注意控制鸭群的数量,主要受稻田养鸭场_限制。(3)乙醇作为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利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时,植物秸秆经处理后,被微生物 A 所产生的酶水解,转化成葡萄糖。微生物 B 所发生的反应式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