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上小石潭记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826339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八上小石潭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鲁教版八上小石潭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八上小石潭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八上小石潭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26小石潭记 编号 51、52 【学习目标】使用人: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 法。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 了解“如” “若” “似”的不同用法及“以” “为”在文中的用法。 【学习重点 】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 法。 2.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资料链接】 作者与背景: 柳宗元, 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 一。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 年)因拥护王叔文的

2、改革,被皇帝贬 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 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他在永州发现 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 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你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会怎么办? 一、【 课前预习 】A 背诵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 、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鸣佩()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参()差()披拂往来

3、翕()忽斗()折蛇行 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B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_ _)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 _ )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 _ _)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 _蛇:_)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_ )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凄: _寒:_) 3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B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 _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 _ )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 _ ) 似与游者相乐。(乐: _ )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_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 _ ) 课 型

4、: 新 授 班 级 姓 名 编 写 人 : 王 效 武 审 核 : 田 亮 编 号 : 5 1 - 5 2 时 间 : 师生札记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皆若空游无所依。(游: _ ) 同游者:吴武陵(游: _ )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B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 _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 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 _ 二、 【学习过程】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B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 2. 潭水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5、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 法。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三【合作探究 】C 1.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那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 受是什么? 2. 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 辞方法? 3. “一切景语皆情语”,品味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 发展变化的。 4. 文章前面写“心之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忧一乐似难相容,该如何理 解? 四 【课堂小结】 作者用精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小石潭清幽美妙的景,抒发了 作者被贬失意的孤寂凄凉的心

6、情。 五 【达标测试】 B 1 、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 ”呼应,又为下文的“ _”埋下伏笔。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 ”。 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和“ _ 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六 【作业】:收集你学过的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选择一则加以赏析。 26小石潭记 编号 51、52 【学习目标】使用人: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

7、 法。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 了解“如” “若” “似”的不同用法及“以” “为”在文中的用法。 【学习重点 】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 法。 2.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资料链接】 作者与背景: 柳宗元, 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 一。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 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 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 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他在永州发现 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

8、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 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你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会怎么办? 一、【 课前预习 】 背诵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 r 鸣 m ng 佩 p i 环 hu n 佁然 r n 不 b 动 d ng 俶尔 r 远 yu n 逝 sh 参 c n 差 c 披 p 拂 f 往 w ng 来 l i 翕 x 忽 h 斗 d u 折 zh 蛇 sh 行 x ng 悄 qi o 怆 c

9、hu ng 幽 y u 邃 su 犬 qu n 牙 y 差 ch 互 h 寂 j 寥 li o 无 w 人 r n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_向西,名词做状语)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 _意动用法,以。 。为乐。 )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做状语,在空中。 ) 课 型 : 新 授 班 级 姓 名 编 写 人 : 王 效 武 审 核 : 田 亮 编 号 : 5 1 - 5 2 时 间 : 师生札记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名词做状语, 像北斗星那样。 蛇: 名词做状语,像蛇爬行那

10、样。 )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凄:心情凄凉 _寒:寒气透骨) 3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形容词 _清澈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形容词,冷清。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意动,以。 。为乐。 ) 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副词,大约。)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动词,可以。) 、皆若空游无所依。(游:游动。) 同游者:吴武陵(游:游览)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

11、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时隐时现。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二、 【学习过程】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 1. 隔着茂密的竹林, 听到了水声, 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 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 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然后伐掉竹子,发现了小潭。 2 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 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 屿、 、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12、2. 潭水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1、清澈。 2、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去渲染潭水。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 法。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三【合作探究 】 1.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那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 受是什么? 1 、顺序:发现小石潭 - 潭中景物 - 小潭源流 - 潭中气氛。 2 、特点: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3 、感受:幽深冷寂, 孤凄悲凉。 2. 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 文档来源为 :从网

13、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辞方法? 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 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 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 这是流动的。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 一静一动来描写小 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3. “一切景语皆情语”,品味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 发展变化的。 乐-忧(心乐之 -悄怆幽邃) 4. 文章前面写“心之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忧一乐似难相容,该如何理 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 他感情的主

14、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 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四 【课堂小结】 作者用精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小石潭清幽美妙的景,抒发了 作者被贬失意的孤寂凄凉的心情。 五 【达标测试】 1 、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隔篁竹”呼应,又为下文的“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埋下伏笔。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 依” 。 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和 “潭西南而望”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 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六 【作业】:收集你学过的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选择一则加以赏析。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7、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