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顶管施工方案最终版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2823945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顶管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精编]顶管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精编]顶管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精编]顶管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精编]顶管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顶管施工方案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顶管施工方案最终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顶管施工方案最终版 顶路污水管道 顶管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二一七年三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 工程情况 1 2 工程概述 1 3 沿线地质、地貌及水文情况 2 3.1 地形与地貌 2 3.2 地质情况 2 3.3 水文情况 6 3.4 气候情况 6 4 周边环境和障碍物情况 6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 7 1 编制依据 7 2 编制原则 7 3 采用的技术规范 7 三、施工准备 8 1 准备工作 8 2 工期安排 8 3 劳动力组织 9 4 机械设备投入 10 5 施工临时用电 12 四、组织机构 13 1 组织机构建立 13 2 项目部组织保证体系 14 五、工作井(接收井)施工 14

2、1 工作井(接受井)施工依据 14 2 工作井(接受井)设置 14 2.1 工作井(接受井)设置及规格 14 2.2 工作井土方开挖 15 2.3 竖井井壁施工方法 19 六、顶管施工 21 1 顶管施工方法 21 2 顶管顶力计算与后背设计 21 2.1 顶管顶力的计算 21 2.2 后背墙顶力的计算 22 3 顶管施工工艺 23 3.1 施工流程 23 3.2 液压式顶管施工技术方案 23 3.3 顶进施工 26 4 顶管顶进与地层形变控制 30 4.1 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31 4.2 防沉降措施 32 5 处理有毒有害气体的措施 34 6 通风措施 34 7 降排水措施 35 七、文明施

3、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35 1 现场管理 35 2 严格执行各种有关法规 36 3 环境卫生管理 36 4 环境卫生与维护 36 5 综合治理方面 36 6 噪音控制及震动控制 36 7 水污染的控制 36 八、安全生产措施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7 1 安全保障措施 37 1.1 安全保证体系 37 1.2 危险源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38 1.3 安全保证措施 38 2 施工应急预案实施 40 2.1 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40 2.2 项目部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 40 2.3 项目部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 41 2.4 预警行动原则 41 2.5 项目部安全资料与设施 42 2.6 应急救

4、援程序图 42 2.7 应急救援基本措施 42 2.8 支护失稳、基坑坍塌、高处坠落、触电、中毒、路面坍陷、管线失稳、物体 打击、机械伤害的应急救援预案 44 2.9 事故预防措施 46 2.10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47 2.11 注意事项 48 九、雨季、夏季施工 49 十、附图:50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情况 工程名称:污水管道顶管工程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质量标准:达到国家或行业质量检验评定的合格标准; 工期要求:75 天。 2 工程概述 拟建污水管道工程位于青岛市街道办事处辖区,管道类型为污水管道,管 道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管道自北向南沿西岸敷设

5、,工程起止桩号为 K0+000K4+194.222,总长约 4.2 公里。工程起点为规划灵山路,沿途穿越 10 条规划道路,3 条河道,管道终点接至污水干管。该工程由青岛市公用建筑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根据拟建管道纵断面设计图:拟建管线管底标高约 10.1717.06m,管道埋深约 0.36.5m。 拟建管线大部分地段采用明挖敷设方式施工,在 K1+800K1+840、K3+825K3+855 及 K3+920K3+947 里程段采用顶 管施工方式穿越现状东岳西路和工程南端风河现状漫水桥。桩号 K3+825K3+850 堤坝道路段,有现状 DN600 给水管线和污水管线交叉,现 状给水管顶

6、标高约 11.3m,污水管底设计标高为 9.2m,现状给水管线标高影 响顶管工程施工,该处给水管线需要局部下卧,给水管顶标高调整为 8m,根 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该处采用钢套管,钢套管长度, 两端需伸过与污水管线交叉处各 3m,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顶管精度,避免 干扰给水管线。穿越现状东岳西路为 DN800 污水管,管长约 45 米,穿越工程 南端风河现状漫水桥两端堤坝道路分为两段,管径均为 DN500,管长均为 30 米。顶管深度为 4.56.0 米。 顶管施工段如下: 顶管施工 位置最小埋深(m)最大埋深(m)管径(mm) K1+800K1+840 5.06.0

7、800 K3+825K3+855 4.56.0500 K3+920K3+950 4.56.0500 上表为管道顶管施工路段,其余均为明挖施工路段。 3 沿线地质、地貌及水文情况 3.1 地形与地貌 (1)地形 本工程位于黄岛区街道办事处辖区,管道沿线多为林地、农田,部分地段 穿越道路、沙场、自来水厂、河道、堤岸等。场区地势起伏不大,总体呈北高 南低的趋势,最高点位于 31#勘探点区域,高程约 14.94m;最高点位于北端 2#勘探点区域,高程约 21.56m;最低点位于南部 43#勘探点区域,高程约 10.73m,场区地势最大高差约 10.83m。 (2)地貌 管道沿线场区原地貌类型为河漫滩冲

8、洪积地貌,后经耕种及局部人工回填 及建设活动呈现状地形。 3.2 地质情况 野外勘察数据表明,拟建场地勘察点位置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较简单, 层序变化较小,场地稳定性较好,土层性质较均匀。根据地层岩性、成因时代 的不同,本次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的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耕土(Q4pd):黄褐色,稍湿,松散,以中细砂、粉土为主,表层有少 量植物根系,受耕作及环境影响明显,工程性质不稳定,厚度较薄,无工程意 义。 该层在勘探范围内沿管线穿越的农田、林地地段有分布(27 个勘探点), 厚度:0.300.80m,平均 0.42m;层底标高:9.9321.26m,平均 15.51m;层底埋深:0.300

9、.80m,平均 0.42m。 -1 素填土(Q4ml):土黄色、黄褐色,稍湿,松散稍密。主要由中粗 1 砂、花岗岩类砂状风化物组成,有少量粉土,局部混少量砾石、碎石,一般粒 径约 25cm,最大粒径约 10cm 以上。该层回填年限大于 3 年。 该层在勘探范围部分勘探点(22 个)有分布,厚度:0.404.10m,平均 1.59m;层底标高:8.0318.29m,平均 14.53m;层底埋深: 0.404.10m,平均 1.59m。 该层在勘察过程中对 6 个孔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2 个孔进行了标准 贯入试验,统计结果见表 3.2-1 和表 3.2-2(N63.5 动探击数按照规范要求的

10、加权平均法进行统计)。 表 3.2-1 第 -1 层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值)统计表 1 统计项目样本数 n 极值 max/min 平均值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重型动力 触探试验 N63.5 修正击数 64.2/3.73.90.220.063.7 表 3.2-2 第 -1 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1 土层名称 样本数 n 极值 max/min 平均值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实测 212.0/8.010/ -1 素填土 修正 212.0/8.010/ 粉细砂(Q4al):黄褐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磨圆度较好,分 选性差,砂粒矿物成分长石、石英,局部夹中粗砂薄层。 该层在勘探场区内

11、部分勘探点(22 个)揭露,层厚 0.403.10m,平均 1.13m;层底标高 9.7519.58m,平均 15.18m;层底埋深 0.805.30m, 平均 2.22m。 勘察过程中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7 次,统计结果见表 3.2-3。 表 3.2-3 第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土层名称样本数 n 极值 max/min 平均值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实测 714.0/8.010.92.30.219.2 中粗砂 修正 713.6/7.810.62.10.209.1 -1 粉土(Q4al):黄褐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切面稍粗糙,干强 度低,韧性差,摇震反应迅速,见少量铁质氧化物。

12、该层在勘探场区仅局部勘探点(9 个)揭露,层厚 0.503.30m,平均 1.99m;层底标高 11.6319.36m,平均 16.33m;层底埋深 1.004.80m, 平均 2.74m。 勘察过程中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7 次,统计结果见表 3.2-4。 表 3.2-4 第-1 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土层名称样本数 n极值 max/min平均值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实测 77.0/5.06.30.80.125.7 粉土 修正 76.8/4.96.10.70.115.6 勘察过程中该层取原状土样 5 个,统计结果见表 3.2-5。 表 3.2-5 第-1 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统计

13、表 剪切试验 q 地层单位 含水量 W% 天然重 度 kN/m 3 孔隙比 e0 液性 指数 Il C kPa 度 压缩系数 a1-2 Mpa-1 压缩模量 Es1-2 MPa 统计数 55555555 最小值 25.119.00.6940.3610.89.80.226.28 最大值 26.619.60.7510.6113.611.50.277.84 平均值 25.619.30.7240.4612.410.60.256.99 标准差 0.60.20.0240.101.30.80.020.61 变异系数 0.020.010.030.220.100.070.080.09 标准值 / 中粗砂(Q4a

14、l+pl):黄褐色,稍湿饱和,稍密中密,磨圆度一般, 分选性良好,砂粒矿物成分长石、石英,局部见少量砾石、碎石,粒径一般为 13cm,最大 8cm 以上。局部夹砾砂、粉砂薄层。 该层在勘探场区局部勘探点(45 个)揭露,层厚 0.505.30m,平均 2.13m;层底标高 7.6817.73m,平均 12.94m;层底埋深 0.806.50m, 平均 3.61m。 勘察过程中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23 次,统计结果见表 3.2-6。 表 3.2-6 第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土层名称 样本数 n 极值 max/min 平均值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实测 2320.0/10.014.2

15、2.90.2113.1 中粗砂 修正 2318.0/10.013.62.40.1812.7 粗砾砂(Q4al+pl):黄褐色,湿饱和,稍密中密,磨圆度稍差,级配 良好,砂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粘性土。局部见少量砾石、碎石,一 般粒径 13cm,最大粒径约 10cm,含量约 515,局部夹中细砂薄层。 该层在勘探场区内所有勘探点(54 个)均有揭露,层厚 1.007.60m,平 均 4.47m;层底标高 2.8014.06m,平均 8.42m;层底埋深 5.1010.80m,平均 7.90m。 勘察过程中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65 次,统计结果见表 3.2-7。 表 3.2-7 第层标准

16、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击) 土层名称 样本数 n 极值 max/min 平均值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实测 6526.0/10.018.83.40.1818.1 粗砾砂 修正 6521.6/10.016.62.60.1516.3 -1 碎石土(卵石)(Q4al+pl):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为卵石, 次圆状及次棱角状,局部为碎石、圆砾,级配良好,磨圆度一般,卵石粒径一般为 28cm,最大约 10cm 以上;骨架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类,充填物为中粗砂及 少量粘性土。 该层在勘探场区内汶河与风河交汇地段(8 个勘探点)有揭露,层厚 1.003.00m,平均 2.26m;层底标高 6.469.74m,平均 8.49m;层底埋深 6.8010.70m,平均 9.40m。 该层在勘察过程中对 3 个孔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结果见表 3.2- 8。 表 3.2-8 第-1 层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值)统计表 统计项目样本数 n 极值 max/min 平均值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重型动力触探 试验 N63.5 修正击数 36.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