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2818962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专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专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西专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西专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西专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专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专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规范练27免疫调节基础达标1.(2019辽宁阜新期末)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B细胞B.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T淋巴细胞D.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答案:A解析: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浆细胞,A项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项正确;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T淋巴细胞,C项正确;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D项正确。2.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关于细胞

2、1、2、3、4、5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B.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接受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D.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细胞1、2、3、4、5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来源相同,但是成熟场所不同,A项错误;物质a为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B项错误;吞噬细胞和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C项错误;所有细胞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但只有细胞4中的该基因进行表达,D项正确。3.(2018江苏卷)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3、.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答案:B解析:效应T细胞由T细胞或记忆细胞分裂、分化形成,A项错误;二次免疫过程中主要由记忆细胞发挥作用,B项正确;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能引起免疫排斥反应,C项错误;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可无限增殖,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不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D项错误。4.右上图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示意图,则图中依次是()A.B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

4、胞、淋巴器官、抗原B.T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浆细胞、淋巴器官、抗体C.T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浆细胞、淋巴器官、抗原D.效应T细胞、T细胞、浆细胞、B细胞、淋巴器官、抗原答案:C解析:转移到胸腺成熟的淋巴细胞是T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形成的淋巴细胞是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形成效应T细胞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形成浆细胞和相应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5.某人注射白喉毒素疫苗和感染白喉杆菌后,体内抗体产生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推测合理的是()A.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B.抗体与白喉毒素结合后会产生沉淀C.该免疫过程没有淋巴因子的参与D.淋巴细

5、胞上的载体蛋白能特异性识别白喉杆菌或白喉毒素答案:B解析: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A项错误;抗体与白喉毒素结合后会产生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溶解,B项正确;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需要淋巴因子的刺激,C项错误;淋巴细胞上的受体能特异性识别白喉杆菌或白喉毒素,D项错误。6.科学家发现某种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抗体,该抗体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蛋白,称为抗着丝点抗体(ACA)。下列有关ACA的叙述,错误的是()A.必须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B.可使分裂后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C.能特异性地对着丝点蛋白发挥作用D.可能导致个体

6、患免疫缺陷病答案:D解析: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在高尔基体上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A项正确;据题意可知,ACA的作用是破坏着丝点,如果着丝点被破坏,就会影响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向两极移动,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项正确;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其作用具有特异性,C项正确;该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D项错误。7.下页左上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A.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甲细胞,由甲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分裂分化形成B.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C.抗原抗体被细胞丙吞噬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

7、物可被细胞利用D.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中,细胞甲、乙、丙都能进行增殖分化答案:C解析:细胞乙是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可以由B细胞和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A项错误;细胞乙是浆细胞,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丙是吞噬细胞,有发达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B项错误;细胞乙(浆细胞)、细胞丙(吞噬细胞)均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D项错误。8.下图是外源性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致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致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介质需

8、要与受体结合才能产生效应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C.浆细胞识别致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D.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产生效应,A项正确;临床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B项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致敏原,C项错误;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项错误。9.下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3种细胞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B.物质具有促进细胞D增殖分化的作用C.物质和物质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答案:C解

9、析: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其中吞噬细胞能识别大多数病菌,无特异性识别作用,浆细胞无识别病菌的能力,只有T细胞和B细胞可以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物质为淋巴因子,能促进细胞C增殖分化,细胞D为浆细胞,不具有增殖能力。物质为淋巴因子,物质为抗体,它们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而B淋巴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10.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免疫细胞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10、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为血细胞,b为淋巴细胞,c为B细胞,d为T细胞,e为记忆B细胞,f为记忆T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A项正确。各类细胞都来源于干细胞,但功能不同,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项正确。d是T细胞,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C项正确。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记忆细胞(e、f)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使机体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D项错误。11.(2017天津卷)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选项对长期吸

11、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答案:C解析: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项正确;改变T细胞数目会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项正确;B细胞增殖分化属于体液免疫过程,C项错误;抗体水平升高,说明体液免疫增强,D项正确。能力提升1.(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原因是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的物质M与靶细胞表面的物质N结合,诱导靶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靶细胞裂解。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与细胞膜能

12、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B.效应T细胞内含控制M合成的基因,靶细胞内无控制M合成的基因C.机体内的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D.肿瘤细胞物质N合成基因表达活跃有利于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答案:A解析: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中均含有控制物质M合成的基因,B项错误;机体内的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C项错误;肿瘤细胞物质N合成基因表达活跃,有利于效应T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导致肿瘤细胞裂解,有利于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D项错误。2.(2019江苏七市调研)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丙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

13、达B.细胞乙、己是记忆细胞,细胞中DNA、RNA种类相同C.过程的完成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D.HIV侵入人体后,图示两个过程都会发生答案:B解析:细胞丙是浆细胞,会合成分泌蛋白抗体,故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丙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A项正确;乙是记忆B细胞、己是记忆T细胞,细胞中核DNA相同,但是RNA种类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过程是效应T细胞和含病原体的靶细胞结合,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C项正确;HIV侵入人体后,在未侵染T细胞之前,发生体液免疫,在侵染T细胞之后,发生细胞免疫,D项正确。3.HIV上的跨膜蛋白gp41的抗原结构与T细胞膜上某结构相似,人体感染HIV会产生抗gp41抗体

14、,发生免疫反应;注射胸腺喷丁有利于T细胞数目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上述免疫反应的抗原一定都来自外界环境B.HIV可破坏T细胞,使机体的免疫调节受到抑制C.骨髓造血干细胞膜表面可能存在胸腺喷丁的特异性受体D.人体感染HIV后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使T细胞数目减少答案:A解析: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大多数来自外界环境,A项错误;HIV能特异性侵入T细胞,并在T细胞内繁殖,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使T细胞数目减少,使机体的免疫调节受到抑制,B、D项正确;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注射胸腺喷丁有利于T细胞数目增加,说明骨髓造血干细胞膜表面可

15、能存在胸腺喷丁的特异性受体,C项正确。4.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1)DC细胞能通过的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T细胞外具有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等。(3)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可作用于已被少数抗原刺激的细胞,并促进其增殖分化。(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