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2798787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212021 届开学阶段性总结届开学阶段性总结 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总分:总分:100100 分分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52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共共 5050 分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子武庚于殷,修葺被纣杀害的比干之墓。打开监牢释放被囚的百姓,并散 发府库中的财物、粮食,赈济饥民和贫弱的百姓。这些举措说明 A商朝的势力被彻底消灭B推行分封制势在必行 C以殷治

2、殷方略成效显著D周武王具有仁德之心 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3周代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 序是: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这体现了周代 A敬天保民的执政理念B维系宗法的礼制观念 C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D封邦建国的治理体系 4春秋时期,许多原本在周王室掌握典籍、身通“六艺”的人士纷纷离开周王室,流散到各地。这 一现象 A导致了礼乐制的崩溃B促进了私学的兴起 C加速了宗法制的瓦解D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5战国时期,

3、墨家思想曾成为显赫一时的显学。 荀子成相中记载“礼乐息灭,圣人隐伏,墨 术行” 。然而随着战国时代的终结,墨家学说日益走向衰落。这主要是由于 A社会转型对文化环境的影响B法家学说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家取代了墨家的显学地位D墨家学说缺乏理论体系的创新 6 盐铁论记载: “汉初未伐胡、越之时,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 ,行则服轭(驾车时套在 性口路子上的曲木),止则就犁。 ”据此可知,汉初 A社会经济走向调敝B犁耕技术得到普及 C耕牛数量急剧减少D畜力农业得到发展 7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郡国在年终将该地区的经济收支、户口多少、土地面积的数量、耕地增 减、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等状况统一上报到朝

4、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 1 2 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这一制度 A限制了土地兼并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国家治理D解决了王国问题 8汉武帝统治时期,既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又任用酷吏开边兴利,还借助“深酷用法 者”摧毁太子的守文集团。面对民众的反抗运动,汉武帝晚年悔过,下轮台罪已诏,改弦更张、与 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祸” 。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已经融合B汉代以法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C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D汉武帝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 9东汉后期,门阀士族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曹魏时期, “明扬仄陋, 唯才是举” “盖以论人才

5、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据此可知,曹魏时期的选官 A开始注重德才和品行B完全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改变了贵族血缘政治D利于抑制门阀世族的扩张 10 宋书记载, “ (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C南朝政府仍推行重农政策D重视兴修水利农业产量提高 11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诗句出处 产业论蚕蚁,孳生计鸭雏。(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6、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唐)丁仙芝赠朱中书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A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农村草市贸易呈现繁荣 C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12唐初凡“食实封”的贵族由国家按照实封户数把客户拨给封主,租调由封主自行征收。但开元 年间规定,封主应得的租调由政府统一收齐后送往京师,封主再行到京领取,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 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十分之二。这种变化表明 A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B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 2 3 C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D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 13唐诗曰,“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宋词云“窄罗衫子薄罗裙,小腰身

7、,晚 妆新”、“嫩曲罗裙胜碧草”。唐宋两代人们审美观的不同,主要是由于 A程朱理学的影响B专制集权的巩固 C封建经济的发展D对外交流的频繁 14南宋临安城内,在不同方位计有 20 多处热闹的瓦肆,昼夜有傀儡戏、影戏、杂剧、说书、杂技 等多种表演形式,每天有上千人聚此互动,游乐休闲。这说明当时的临安 A娱乐活动开始突破时间限制B已经成为南方经济中心 C城市生活具有世俗文化色彩D市民阶层成为社会主体 15宋代均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员担任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特设的地方官,因而地方官多是“以某 官知某州(府、县)事” ,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或某县的事” 。这说明宋代 A. 地方自治权力加强B. 地方行

8、政效率提高 C.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 地方管理日趋混乱 16宋朝有一条规矩, “官员不入酒肆” ,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 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昧于四方” ,即不得向各 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制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17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 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

9、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18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评论说、元代南戏剧本“句句是本色语(指民间用语),无今人时文 气” 。据此可知,元代南戏剧本 A适应了市民文化需要B缺乏语言艺术的创新 C继承了宋词艺术特色D多是民间艺人所创作 19学者陈尚胜认为: “(郑和)所推行的华夷秩序由于偏重于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完全排斥了民间交 流的基础,又缺乏必要的文化交流所孕育的文化认同,因而没有形成明朝与东南亚地区关系的长效 机制。 ”该学者的主要依据是明政府 3 4 A推行朝贡贸易和海禁B忽视儒家文化圈的建构 C过分专注于君主专制D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20明成祖

10、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 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 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B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削弱了皇权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21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 ,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 以归正之谓也” 。这表明他旨在 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B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D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2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日益丰富。下表 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五经博士;

11、楷书; 神农本草经 架火战车; 明夷待访录 ; 西游记 天问 ;司南;稷下学宫 玄秘塔碑 ; “三吏” 、 “三别” ; 金刚经 ABCD 23.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 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在此,顾炎武 A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提倡“经世致用” C主张重视德治淳化社会风气D主张加强君主权力 24清代北京门头沟煤矿矿工多系无籍流民,每年七月以后,窑主“按公平时价,雇人工作” ,到次 年五月,煤窑就暂时停工, “以避盛暑煤毒” ,矿工“即行散工” 。这表明当时 A工场手工业规模大范围广B矿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C煤

12、窑停工使流民大量出现D窑主与矿工是隶属关系 25 4 5 图 1 康熙四年江南省政区图图 2 乾隆二十六年江苏省、安徽省政区图 据图 1 和图 2,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 C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D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 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050 分)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5050 分)分) 26.(25 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 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

13、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 5 两白银,比种 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 “不产米,仰食四方” 。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 至百万者” ,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 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 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 年) ,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 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

14、。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 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 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8 分) 5 6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 主要背景。 (12 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5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

15、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 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 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 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 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 路。 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结合中外历史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关于中外文明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 结合。) 6 7 28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16、13 分) 材料 苏颂(10201101 年),字子容,泉州人。官至宋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苏颂 在开封府任职时,他“建请浚自盟、白沟、圭、刀四河,以疏畿内积水” ,兴修水利,保田防灾。在 杭州任内,他把凤凰山的泉水引入市区,做自来水用,造福于百姓。在淮南转运使任内,他见到因 饥荒造成哀鸿遍野的惨景,立即上书为百姓请求救济,同时谋划赈救后如何保持物价平稳,流民如 何归业安居等。当时各地争修寺院,皇帝也滥赐匾额,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苏颂挺身而出为百姓请 命: “臣欲乞朝廷明立条约,今后不许特创寺院宫观。 ”对违法而建的寺院“并令州县检括指挥一切 毁拆” 。苏颂关心民瘼,体恤百姓,深为皇帝所知。熙宁九年正月,苏杭地区再次闹灾。在选任地方 长官时,神宗称“苏颂仁厚,必能拊安吴人。 ”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苏颂为官时的主要政绩表现。(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颂为官行政之道。(7 分) 7 8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20-2021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三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