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前镇中学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279588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停前镇中学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停前镇中学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停前镇中学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停前镇中学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停前镇中学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停前镇中学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停前镇中学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停前镇中学 2012 年秋季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 6 分)1、土地平旷,_,_。2、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语句是_,_,_。3、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4、 桃花源记中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语句是:_,_。5、陋室铭中表明中心的语句是:_,_。6.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_,_。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 24 分)7、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 (3 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8、下面各个词语的书写以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 (2 分)A溃退(gu) 舀水(yo) 白洋淀(dng) 尴尬(g )B绥靖(su) 脂粉(zh) 仄歪(z) 蹒跚(shn) C寒噤(jn) 拂晓(f) 颤巍巍(chn) 瓦栎(l)D提防(t) 惊骇(hi) 迫击炮(p) 阻遏(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2 分)A、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 可是找不着。B、谈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C、 “那 V 形石碑象征被害孩子们的班级五年级。 ”莫马说:“孩子们就在那儿被纳粹杀死。 ”D、语文课本第三册四五单元是小说,同学们学习得很有兴趣。10、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 (2 分)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D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11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做题。(3 分)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流水崇崇,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

4、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 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改为_ _改为_划线句搭配不当,应改为:_。1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3 分)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_,如_.13、语文实践活动。 (共 9 分)在爱的世界里,没有战争的纷扰,没有因战争屈死的冤魂,也没有对人类生命的野蛮践踏的忏悔让人类远离战争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是每一个有良知者的真切期盼。某班同学开展了以“用你我的爱驱散战争阴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与。(1)了解战争写出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5、、名言、诗词。 (3 分)两个成语:_,_。 一句名言: 一句诗词:(2)文艺作品与战争、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举个例子。 (1 分) 、就某一部描写战争的作品谈一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 分) (3)、假如你当选成为联合国的秘书长,你将提出怎样的施政报告才能使世界保持永久的和平?(3 分)3、浅层阅读理解(共 28 分)(一)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 14-16 题(5 分)(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

6、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14、开头的括号部分,在新闻中叫什么?它交代了哪些内容?(2 分)_, 15、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请将它抄写在下面横线上。(1 分)16 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2 分)(二)阅读荷花淀选段,完成 1719 题(5 分)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

7、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

8、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7你认为文中的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1 分)_18文中划”线的句子属_描写,有何作用?(2 分)_19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描写,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想像?(2 分) _ (三)阅读卡夫的用父爱来惩罚 ,完成 2122 题(4 分)克利夫是布雷汉姆牧师团的负责人。他对我讲述了一个自己教育子女的故事。当时他的儿子鲍比和女儿贝蒂还很小,做了错事,克利夫警告说,如果下次再犯,就要处罚他们。第二天下班,克利夫发现这两个孩子故伎重施,根本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克利夫很恼火,但看着着孩子们可怜的样子又心软

9、了。利夫对我说:“鲍比和贝蒂都很小。我把他们叫进房间,解下自己的皮带,脱下衬衫,光着脊背跪在床前,让他们每人用皮带抽我 10 下。”你想象不到他们哭得有多伤心,那是发自内心的、悔恨的痛哭。他们不想抽打自己的父亲,但我们有言在先,犯了错就要受惩罚。我告诉他们,处罚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父亲我决定替他们承受。我坚持要他们用力打满 20 下。两个孩子边打我,边痛哭。那以后,我再也没打过鲍比和贝蒂,因为他们知道我虽然爱他们,但不会因此而忽视他们的。错误所以他们总是非常听话,不是怕被罚,而是出于对我的尊重和爱。20父亲替两个孩子承受惩罚时,孩子为什么痛哭?(2 分)21父亲替孩子承受惩罚,这种教育方式让孩

10、子明白了什么道理?(2 分) (4)阅读桃花源记,回答 22-26 题(14 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仿佛若有光_ _ 便要还家 _ 无论魏晋 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2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B、初极狭,才通人 阡陌交通C、便舍船 屋舍俨然 D、欲穷其林 欲与天公试比高24翻译下列句子(4 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12、闻,皆叹惋。_25有些成语出自本文,写出其中的两个(2 分)_ _ 26、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4 分)4、深层阅读赏析(共 12 分)母亲的目光 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

13、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