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类集二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273132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0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类集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今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类集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今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类集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今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类集二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今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类集二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今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类集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类集二(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类集二二(一)阅读秦淮河上寻浆声 ,完成第 1517 题。 (共 15 分)秦淮河上寻浆声龚文瑞最早 对秦淮河的 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雾霭 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儿的。当时 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撂下来是不是可以撂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融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是融了商女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

2、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 流赋予了秦淮河风流?到过 秦淮河的人说,在秦淮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 诗歌。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 艳俗的女子也是可以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 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 盏灯笼,打着 诱人的“ 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扇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的才子、公子们

3、船舱探头,引颈觅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 底,甚至可 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鳞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 则要有一把绢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 “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 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或重

4、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 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 。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 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 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2005 年农历 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 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显然,我要失望了

5、。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 诗歌与 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感觉了 “心里充满了幻 灭的情思” 。21 世纪的市场经济,商 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黏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了无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 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 “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 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 动人心的“ 汩汩的桨声”。 其 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 她沉淀了 层层叠叠的

6、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 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 惯了春 风杨柳、冰霜残梅,也早就习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 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 临 繁华却心如静水。而这心的静水中,一支

7、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 汩汩的 桨声”15作者在写对秦淮河认识的过程中,主要写了对秦淮河的印象及感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 分)认识过程 印象、感悟 热闹风流,曼妙无比。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儿的。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6阅读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失望”的内容和原因(4 分)“失望”的内容:_ _“失望”的原因:_1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写秦淮河的变化的。 (不超过 150 个字) (7 分)答: 参考答案:15答案示例:读泊秦淮古韵消失,歌声缺乏情韵。秦淮河的风月变成了“汩汩的桨声”走近秦淮河清韵诗韵全无,“汩汩”桨声消失。秦淮河是厚重的

8、、静谧的、自然的。(共 4 分。每空 1 分)16. 答案示例:热烈艳俗的场景因为作者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秦淮河商味浓郁、清韵消失;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共 4 分。1 分;3 分,每个要点 1 分)17. 答案示例: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来描写秦淮河的。作者将想象中的秦淮河与朱自清、俞平伯笔下的秦淮河作对比,写出秦淮河已由古韵之美、诗性之美演变成“汩汩的桨声”之美;作者又将想象中的秦淮河与现实中的秦淮河作对比,通过对秦淮河畔人们浮躁与喧嚣的描写和自己深刻的反思,突出秦淮河的厚重 、静谧、自然。(共 7 分。有“方法”1 分,结合内容

9、 2 分,作出分析 2 分,语言表达 2 分)朝阳区(一)阅读修髯飘飘节选,完成第 1618 题。 (共 14 分)修髯飘飘汪曾祺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 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 炯炯,而又深沉,是很 传神的。 这张 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 那一天留起来的。当 时发誓:抗 战不胜,誓不剃须。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 生的讲课。他很会讲课,能把本

10、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词生动,引人入胜。他 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好几篇文章 说过, 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 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 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 (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 记本是特制的,毛边

11、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 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 块蓝 布包着。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 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奏刀有力。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 戏称为“何妨一

12、下楼主人”。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 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 顾。他的人格,是一首 诗。能为闻 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 罗丹早就死了。在西南 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闻先生遇 难时 ,已经剃了胡子,那 时抗战已经胜利。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有改动)16阅读全文,概括写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4 分)答: 17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

13、 (4 分)答: 18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150 字以内) (6 分)答: 参考答案:16答案示例: 爱国 潜心治学 个性很强 热爱民主 (共 4 分。每点 1 分)17. 答案要点:他把枯燥的考证讲得层次分明,引人入 胜。他讲话有节奏,如同一流的演员。他用东西方比较的方法讲唐诗。他借助自己亲手临摹的石刻画像讲古代神话。(共 4 分。每点 1 分)18答案要点:对先生上课的崇拜(爱国精神的敬佩;美好人格的赞颂;独特个性的欣赏)(共 6 分。结合原文 1 分,说出情感 2 分,谈出理解 2 分,语言表达 1 分 。学生任一个角度谈出

14、理解即可)大兴区(一)阅读人在胡同第几槐,完成第 1517 题。(共 15 分)人在胡同第几槐 刘心武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 再无迁挪。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一片阴凉。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 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 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无形中集合到他 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

15、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后来我搬出那四合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我会觉得自己在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 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 顶冠仿佛 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 难免多诡谲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

16、几分。洋槐开花在 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 让我有家园之思的,是槐树。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阴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 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 应该画上艳红 的私家小轿车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 一说,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