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预应力安全施工方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2677622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预应力安全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X年预应力安全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X年预应力安全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X年预应力安全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X年预应力安全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预应力安全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预应力安全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无锡市旺庄路2标工程编号:A3 .1致:江苏华宁交通工程咨询监理公司(监理单位)兹报验: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预应力张拉压浆安全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3特殊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施工用大型机械设备 5本次申报内容系第1 次申报,申报内容项目经理部/公司技术负责人已 批准。附件:应急方案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章):项目经理:日期:项目监理机构签 收人姓名及时间承包单位签收 人姓名及时间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日期:注: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应提前 7日提出本报审表。无锡市旺庄

2、路 2 标工程桥梁工程预应力张拉压浆安全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中交三航局无锡市旺庄路 2 标工程项目经理部二OO九年七月无锡市旺庄路 2 标工程桥梁工程预应力张拉压浆安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无锡市南部,南长区、新区、滨湖区交汇处,为南部 新城区又一条东西向通道。它西起贡湖大道,南至兴源路匝道口,全 长 5.2 公里。本标段为无锡市旺庄路 2 标段工程, 起点为运河西路匝 道口,终点为兴源路匝道口,全长约 1.1 公里。本标段以桥梁工程为主, 主要桥跨布置如下:(引桥 4*30 )+(引 桥 3*30)+(主桥 72+120+72)+(引桥 3*30 )+(引桥 2*27.5 )+(

3、引 桥 30+35+30)+(引桥 2*30 )+(引桥 29+45+37.5+29)+(引桥 3*30 ) + (引桥3*30) =1139.5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 横向按双幅布置,平衡悬臂浇注施工,钻孔灌注桩基础。桥位处运河 河面宽度约107m河道顺直,两侧地势平坦。运河西岸与运河西路 之间为35m的绿地,运河东岸为无锡市港务四区。1.1 主桥主线桥上部结构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组成为 72+120+72m(起点桩号为 K4+659.37,终点桩号为K4+923.37)。上部 箱梁采用左右分幅设计,单箱单室断面,C55现浇混凝土,直腹板形式,顶宽为17.2m,底

4、宽为8.7m,梁高从7.2m (0号块)变化至3.4m (跨中合拢段)。主桥箱梁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1.2 引桥运河西侧引桥桥跨布置为 3*30m (双幅)+3*30m (双幅)预应力 混凝土连续箱梁;运河东侧引桥桥跨布置为5*28.5m(双幅)+(30+35+ 30)m (单幅)+2*30m (单幅)+ (31.5+45+37.5+45+31.5)m (单幅) +4*30m (单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西侧引桥(起点桩号为K4+479.370,终点桩号为K4+659.370),左右双幅设计,标准桥宽17.20m。共12跨4联东侧引桥(起点桩号为K4+923.370,终点桩号为K5

5、+531.370),第一联采用左右双幅设计,标准桥宽17.20m,其余为整幅式箱梁,标准桥宽18.20m。共24跨6联。1.3 匝道桥本工程共有匝道桥2座,匝道桥标准桥宽7m,采用预应力砼连 续箱梁结构。A匝道3跨一联(起点桩号为 AK0+182.782接主线K5+065.870, 终点桩号为AK0+274.846),跨径布置为3*30.688m,上部结构为单箱 单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B匝道5跨三联(起点桩号为 BK0+286.646接主线K5+160.870, 终点桩号为BK0+436.710),跨径布置为3*30.688m,上部结构为单箱 单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45m简支钢箱梁

6、+13m预制空心板梁。桥梁工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 j15.2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GB/T-5224 技术标准),预应力锚具采用专业配套锚具。进行先穿 束后浇筑混凝土再张拉施工,对于局部短束可以采用后穿束的方法。 本工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 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采 用塑料波纹管, 灌浆时采用真空辅助灌浆技术。 预应力施工质量将影 响到结构的使用性和永久性。二、施工准备机械设备、原材料及时进行报验。对于原材料必须有质保书,包 括钢绞线、锚具、夹片等,并要认真做好检验工作,按规定进行分批 验收,并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本工程张拉压浆由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张拉机具应由专

7、人使用和管理,并应经常维护,定期校验。张 拉机具长期不使用时, 应在使用前全面进行校验。 使用时的校验期限 应视千斤顶情况确定, 一般使用超过规定期限或 200 次以上及在千斤 顶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验。三、安全措施3.1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 劳动防护用具。3.2 、张拉压浆前必须进行认真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3.3 、预应力筋张拉时,要设置张拉压浆危险区域,搭设牢固可 靠的操作平台,并与钢管脚手架相配合,平台上满铺脚手板,平台挑 出张拉端不小于1m,保证足够的张拉空间。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 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

8、其他安全设施。3.4 、张拉压浆区域严禁站人、闲杂人员不得围观,预应力施工 人员应在千斤顶两侧操作,不得在端部来回穿越。3.5、张拉压浆操作地点上、下垂直方向严禁其他工种同时施工。3.6 、施工时发现异常情况,必须暂停施工,待查明原因,采取 向应措施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3.7 、进行预应力张拉的悬空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 )进行预应力张拉时,应搭设站立操作人员和设置张拉设备用 的牢固可靠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雨天张拉时,还应架设防雨棚。2)预应力张拉区域应标示明显的安全标志,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张拉的两端必须设置档板。档板应距所张拉钢筋的端部1.5 2m 且应高出最上一组张拉钢绞线 0.

9、5m,其宽度应距张拉钢筋两外侧各 不小于1m防止钢绞线、夹片、高压油飞溅。3)孔道灌浆应按预应力张拉安全设施的有关规定进行。F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毕业论文致谢词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 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 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 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

10、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 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 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 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你们有好的前途, 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 0932班这个大家庭!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

11、 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 我不会 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致谢词2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 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 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 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 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 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 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

12、文 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 表示衷心的感谢。开学自我介绍范文:首先,我想说“荣幸”,因为茫茫人海由不相识 到相识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与大 家成为好同学,好朋友。其次我要说“幸运”,因为在短暂的私下接 触我感觉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我相信我 们班一定将是团结、向上、努力请保留此标记。)的班集体。最后我 要说“加油”衷心地祝愿我们班的同学也包括我在内通过三年的努力 学习最后都能够考入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为老师争光、为家长争 光,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美好生活和个人价值,加油。哦,对了, 我的名字叫“ * ”,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因为被别人记住是一件幸福 的事!)查看更多与本文高中生开学自我介绍相关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