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2653341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41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精编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课程概述,本课程是论述“通信工程规划设计”与“通信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应用型技能型专业课程。 要求学习和掌握下列3个内容: “通信网络系统知识学习”; “通信工程与工程勘测设计技能学习”; “综合布线工程原理的学习”。,1.通信网络系统知识,主要是讲述了现代通信网络的技术发展史与当前各个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分别从电话业务和宽带互联网2种业务角度出发,按照接入网和城域网2层组网结构,具体分析了各种业务通信网络的技术与结构组成情况。,2.通信工程与工程勘测设计,专门论述了通信工程原理和工程规划设计的实施方法,要求学习者全面掌握工程设计的技能与概预算方法;并通过组合实践(

2、验)的方法,实际动手勘测和绘制某区域的通信工程设计图纸。,3.综合布线工程原理,全面讲述了综合布线工程原理,包括“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原理”和“施工测量与招投标原理”。,本课程的重点,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对“通信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认识和掌握。 通过“工程现场勘测与调查”和“设计图纸的绘制”2项实践(验)活动,要求学习者从“网络技术”和“工程规划设计”的角度掌握该项技能,从而达到全面认识和掌握通信工程的学习目的。,1-1-2我国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史,建国以来,我国的通信网络技术与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通信种类和业务量不断发展、向着“更高、更快、更强”不断演变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层次分明的

3、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支柱。 特别是在二十世纪末期,通信产业在国务院“市场化管理体制”和“良性竞争”的正确产业政策引导下,打破行业“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形成数家通信运营商共同发展的良性竞争发展的通信产业格局,逐步呈现出技术、资本、效益和产业规模多重发展的良好势头;是我国少有的几个长期保持高速发展、充满活力的产业之一。纵观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情况,大致可总结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我国通信行业的三个发展阶段,1.通信系统初具规模期 (建国初期1986) 2.电话通信用户大发展的十年 (19871996) 3.综合通信实力高速发展的十一年 (1997 2007年),1.通信系

4、统初具规模期(建国初期1986),这段时期是我国邮电通信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建成通信系统的“初具规模期”,各地的省、市、县建成了邮政与电信业务统一经营的“邮电局”; 电信业务主要是电话(本地)和电报(长途),其中电话主要是供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供大众使用的只有有限的“公用电话”,其范围,主要是在一个城市内使用。 此时的通信网主要是电话通信网和电报(低速数据)传输网,城市里电话用户规模较小,采用“纵横制电话交换机(机电制)”,主要是国产HJ921型纵横制电话交换机,一个邮电局的典型容量为3000至5000门交换机。 线路采用“铅包-纸绝缘-铜芯-市内电话通信电缆”连接用户,长途通信系统主要

5、为“中(小)同轴-铜芯-通信电缆”系统。,2.电话通信用户大发展的十年(19871996),随着1987年武汉市第1条数字光纤局间中继传输试验段的成功投入使用、福州市第1个引进F-150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成功运行,以及随之而来的全国大面积使用全塑市内电话通信电缆,标志着我国以电话通信为特征的通信网发展,进入到“数字光纤传输-数字程控交换-全塑市内电话电缆交接配线”的新一代通信系统模式中,极大地促进了固定电话业务的发展,电话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家庭不可缺少的信息终端。,2.电话通信用户大发展的十年(19871996),随着电话通信用户量的迅猛增加,城市通信网络的结构,也扩展为“城市(光纤)骨干网+用

6、户接入网”的两级通信网络,新产生的“无人值守节点机房”成为了城市骨干网(城域网)和区域用户接入网的交汇点,负责汇聚该接入网区域内的各类通信用户,形成一个个固定区域的用户接入网区块,累加形成完整统一的两级城市通信网络 。,2.电话通信用户大发展的十年(19871996),此阶段的通信网络系统特征是: (1)无人值守节点机房,汇聚1-3km半径范围内的各类通信用户,形成一个个固定区域的用户接入网区块;若干个用户接入网,组成城市内两级通信网络结构;各个节点与城市中心机房之间,汇聚了大容量的电话通信业务,故以光纤城域网(光纤环网)的方式相连接,形成大容量的城域网通信网络。 (2)电话信号在数字程控交换

7、机的“用户电路”被转换成64kb/s的PCM数字信号,在交换系统和SDH光传输系统中被转换传送到“被叫用户端”。,2.电话通信用户大发展的十年(19871996),(3)在接入网中,主要是采用0.4mm线径的(有效传输距离4km)全塑市内电话(铜芯)电缆+交接配线技术,将市区内的各个区域的通信用户进行“全覆盖”式的接入通信网络中。通信线缆敷设路由主要是通信管道和架空吊线等方式。 (4)在数据通信方面,以太网(局域网)技术和IP网技术以其“简单易行”和“多重通信应用”的特点占据了数据通信技术的主导地位,并且开发出针对高层密集办公建筑大楼的“智能化信息综合布线整体解决技术”。 (5)我国的数据通信

8、起步较晚,这个时期只有少量用户的低速率的N-ISDN(144kb/s)等数据传输模式。,3.综合通信实力高速发展的十一年(1997 2007年),这是我国通信行业综合实力进一步高速发展的十一年,更名为“信息产业”的通信行业进行了面向市场的通信企业改组,进一步理顺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行业格局。 新的互联网IP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以ADSL/LAN接入技术为特征的宽带互联网通信用户迅猛发展;NGN交换技术、网络视频技术、新一代智能波分光传输技术、3G移动通信技术等等里程碑似的通信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不断推动着我国通信技术和体制展开了新一轮高速发展,为通信行业开创了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

9、新天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到了信息化网络的新时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1)通信产业的重组时期:在以朱镕基为首的国务院的正确指导下,原“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合并组成了新的“信息产业部”,扩大了通信产业的管理范围。 对通信运营企业进行了面向市场的“公司化”改组,将原邮电系统企业,根据通信业务的不同,组合成“中国邮政局”、“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国卫星通信公司”,北方9省2市的(固定电话)电信局与原网通公司组成新的“中国网通公司”,其余的南方电信公司则组合成新的“中国电信公司”。,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另外,由广电部、煤炭工业部、中科院和上海市等四部委共同发起,组成了以移动

10、通信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而原铁道部所属通信实体也组成了“中国铁道通信公司”。 至1998年,7家新的邮电运营公司完成重组,通信行业迎来了面向市场,公平竞争的良性发展业务模式,极大地促进了通信产业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业务、降低通信成本、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2)新的通信业务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通信业务发展,呈现出“移动电话”和“宽带互联网”业务迅猛发展的两个闪亮点。 在2家移动公司的不断竞争之下,通信资费不断下降,各种合适的“移动通信业务套餐”不断出现,移动通信的效果不断提高,加上移动电话的“随时随地方便性”,使得该通信业务飞速发

11、展,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已超过5亿户,不仅超过了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并且成为世界上移动通信网络规模最大、用户数最多、通信业务量最大的国家,逐步提高了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随着国际宽带互联网IP技术标准与体制的不断发展成熟,我国自2000年开始,以“互联网宽带光纤+LAN(以太网)接入”模式和“互联网ADSL宽带通信电缆接入”模式,逐步发展宽带互联网用户接入业务;特别是互联网ADSL通信电缆接入模式,在原有的固定电话市内全塑电缆上加载宽带互联网调制信号,接入方便迅速,通信效果好,对原有通信线缆资源的利用效率高,得到了通信公司

12、的广泛采用。截至到2007年底,我国宽带用户已达1.2亿户,其中70%以上是以ADSL方式接入互联网的用户。近几年来,随着ADSL2+/ VDSL2等新一代ADSL技术的不断完善,接入的宽带网速可达20Mb/s以上,为通信业务的多样化和持续高速发展,打开了新的领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3)业务网络各自为政,容量迅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第2代移动电话网和宽带互联网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呈现出电话网、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网各自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 固定电话网:主要由“中国电信公司”和“中国网通公司”经营,以“程控交换+光纤长途通信+接入网电缆接入”的方式,为用户服

13、务。,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移动电话网:主要由“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经营,以“移动程控交换+光纤中继通信+基站无线接入(手机)”的方式,为用户服务,与固定电话,通过局间中继光纤系统联通。 互联网宽带网:由以上各家通信公司提供,但规模最大、用户量最多的还是“中国电信公司”,该公司最大用户量的接入模式是“路由器+光电转换器+节点交换机+ADSL接入系统+电话电缆”,其它接入方式是“路由器+光电转换器+节点交换机(LAN方式)+五类双绞线电缆”。,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4)通信新技术、新体制层出不穷,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互联网IP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通信的传输和交换技术逐渐转向以互

14、联网IP通信技术为蓝本的技术体制转型,产生了面向下一代综合信息交换的“NGN交换体制”;另外,新一代光纤波分技术和新一代移动通信3G技术体制的逐步完善,奠定了通信系统技术体制的下一代发展方向。,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下一代综合信息交换的“NGN交换技术”,就是将电话信号、互联网宽带数据信号、网络视频信号、有线电视信号等所有通信信号,转化为同一种“数据信息流”,在分层处理的统一的NGN交换系统(MPLS技术网络)中进行“分组交换”处理,形成更加高效、简洁、可靠的交换平台,真正实现通信行业长期追求的“通信信号统一(分组)交换处理”的梦想。,1-1-3 对新一代通信技术与业务的展望,进入2008年

15、的中国通信信息产业仍然继续着体制和技术的不断改革,中国的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3G)、交换专业的NGN技术、新一代高速互联网传输技术等新技术正徐徐向我们走来,我们可以对不远的未来做一个初步的预测:,1.通信产业的新的重组,在2008年国务院新的机构调整中,原“信息产业部”取消,而组成了新的“工业与信息化部”,将“信息化”提高到工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地位; 同时为了适应通信网络的全业务(固定、移动电话)发展,由“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下,将形成3个“国家级”的全业务通信基础运营商: 由原中国电信公司收购CDMA移动通信网,形成第1家全业务通信公司;原中国移动公司与原中国铁通公司合并,形成第2家新

16、的全业务通信公司;原中国联通公司与中国网通公司合并,形成第3家全业务通信公司。这3家公司将获得包括3G移动通信资格在内的通信全业务经营范围。,2.通信网络与业务的新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将继续保持现有城市通信网的2级结构,但宽带网络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如网络电视(IPTV)、网络医院、网络远程教育、网上购物、移动电视、手机拍照与摄像等等,将使我们足不出户,获得更丰富的生活内容;未来的移动手机,将会具备更加强大的多媒体功能。 同时,随着NGN交换技术、移动3G技术的开展,未来的通信网络越来越朝着“多重业务、统一(分组)交换、统一传输”的理想化“灵活高效”的通信网技术迈进。 未来的通信行业,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发掘和开展,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充满朝气地发展壮大;并且,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将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不断迈向新的征程。,作业:,1.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2.请说明自1997年以来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特征。 3.简述本课程的性质、3个组成部分和重点内容。 4.我国目前城市通信网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主要的通信业务有哪些? 5.简要谈谈你对我国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