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知识讲座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652931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知识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传染病知识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传染病知识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传染病知识讲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传染病知识讲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知识讲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知识讲座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知识讲座,(新修改),(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 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

2、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勤洗手。有些传染病病毒在手上能存活几十个小时。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必要。 勤换牙刷。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若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脚部保暖。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传染病病毒的侵扰;同时提倡冷水洗脸。 饮食清淡。“三高”饮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饮

3、食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并降低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 分泌,使感冒等病毒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疾病。,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5. 精神愉快。医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精神紧张、忧郁的人,体内抗病毒物质明显减少;局部免疫力下降,易患病。 6. 合理睡眠。经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在平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7. 加强锻炼。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 8. 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常开门窗通风,保持适当温度,室内外温差不易过大。 9. 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如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引发并发

4、症。,一、乙型肝炎定义: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二、乙型肝炎的表现:普通肝炎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怕吃油腻食物或一闻到油腻味即出现恶心、呕吐状)、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人有发热(一般不超过38.5)、黄疸等,这些主要是急性肝炎或部分慢性活动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有一些肝炎尤其是慢性肝炎可能没有什么表现,只有通过体检或其他疾病住院检查时才发现。肝炎病人常见的体征如:肝脏肿大、肝脏触压痛及叩痛、脾脏

5、肿大、肝掌及蜘蛛痣、面色灰暗等。,乙型肝炎,三、乙型肝炎传播: (1)经血传播: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 (2)胎源型传播: 如孕妇带病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 (3)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也是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之一。 (4)性接触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也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5)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血液、胆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

6、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四、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由于有一些肝炎尤其是慢性肝炎可能没有什么表现,只有通过体检或其他疾病住院检查时才发现,所以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靠化验检查。常规检查有乙肝三系统和肝功能,乙肝三系统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说明已感染了乙肝病毒。肝功能中血清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升高,均说明肝内有炎症。 常见乙肝三系统化验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阳性的临床意义: 大三阳,急性或慢性乙肝,提示病毒复制传染性强 小三阳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或慢性HBsAg携带者 早期HBV感染或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强 急性HBV感染,慢性HBsAg携带者 既往感染

7、;急性感染恢复期;少数标本有传染性, 既往感染过HBV;急性HBV感染窗口期; 急性HBV感染早期;慢性HBsAg携带者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急性HBV感染 既往感染HBV;急性HBV已恢复期 主动或被动免疫后;HBV感染后已恢复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慢性携带者 HBV感染已恢复,五、乙型肝炎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异常者需住院治疗。乙型肝炎无规定的隔离期,只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尤其是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者,要注意隔离。对HBsAg阳性者须加强管理,绝对不能献血。防止唾液、血液及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所用茶杯、餐具

8、、洗漱用具要与健康人分开。,(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教工作。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堂实行分食制;不用未检测乙型肝炎指标的血液及血制品;不要用不洁的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牙钻、内窥镜等介入性医疗仪器;不要用不消毒的剃须刀、穿耳针、纹身针等进行美容活动;不要和乙型肝炎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毛巾、牙刷、被褥等,以防生活接触性感染。 (3)保护易感者 被动免疫: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预防乙型肝炎。 自动免疫:即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可能接触乙肝感染源的易感人群也能进行免疫保护。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产生抗-HBs的水平高,保护力强;有的不产生抗-

9、HBs。因此在注射乙 肝疫苗第三剂后1-3个月测抗-HBs,如抗-HBs低于100iu/l,则间隔6个月后进行第四次接种。,六、乙型肝炎患者注意事项: 1、肝功异常者需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2、禁忌饮食过量,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禁忌酗酒; 禁忌过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劳累过度消耗大量营养和氧气,导致肝脏能量供应大幅度减少,削弱肝脏的抗病力,会使乙肝病毒迅速扩散,病情波动期,最好卧床休息,静养康复;禁忌乱用药物。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许多药物都要在肝脏内分解,转化、解毒。乱用药物必定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 3、不要使用其他人员毛巾、牙刷、被褥、刮胡刀等,以防传染给他人。,一、肺结核定

10、义: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患,俗称“肺痨”。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和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健康的人吸入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就可引起肺部感染。 二、肺结核诊断:痰中找到结核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而胸部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还可对病灶部位、性质、范围、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作出判断。110000的结核菌素试验(又称“OT”试验)强阳性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血沉也常增快。 三、肺结核治疗: 抗痨药物对肺结核病的治疗有特效,所以本病一旦确诊后就应立即接受抗痨治疗。同时

11、还可配合中药、针灸等疗法,而情志、饮食、体育等疗法对本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对 于伴有大咯血者,应立即去医院治疗。,肺结核,四、肺结核的预防: 肺结核病的预防重在保护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其具体措施是: 生活有常,即生活方式合理化和规律化,慎起居,避风寒,戒烟酒,劳逸适度。 饮食有节,富营养,忌辛辣。 经常呼吸新鲜空气。 保持乐观情绪,因为不良的情绪可影响人体的抵抗力。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由于结核杆菌的感染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尽量减少与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接触。 五、肺结核患者需注意事项: 1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在工作、

12、生活等方面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治疗,最后达到真正 治愈。,2 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其次是通过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而引起肠道感染,因此肺结核病人要做到。病人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能直向旁人,同时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手帕应煮沸消毒。不随地吐痰,痰吐在纸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纸张一起烧掉,或将痰吐在痰杯里加 2 煤酚皂溶液每日消毒一次。所用食具应餐后煮沸消毒。有条件者对室内空气每天消毒 1 2 次,将病人所用卧具、书籍每日在阳光下暴晒 2 小时,可杀死结核杆菌。集体生活患者应给予隔离或调整,病人应减少到集体生活场所或其他集体宿舍,以免传染给他人。 3 肺结核病人进

13、展期应卧床休息,尤其是有发热、咯血和肺代偿功能不全者;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的可进行一般活动,但需限制活动 量,保证充分休息时间;好转期过渡到稳定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 动量,可参与一定的劳务,不宜过度劳累,减少复发。,4 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进展期病人往往十分虚弱,饮食上要增加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增强体质,增加其免疫系统功能。 5 肺结核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其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联用和适量用药,治疗时间较长,一般为 1 2 年,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规定时间内有规律地用药,避免遗漏与中断。因此病人坚持按规定的方案进行治疗十分重要,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异烟肼易造成周

14、围神经炎,可服维生素 B1 、维生素 B6 预防;链霉素易产生听力和肾损害,应注意病人听力有无变化,定期复查肾功能;利福平会引起胃肠反应;乙胺丁醇会产生球后视神经炎。此外,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对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在治疗期间应定时复诊复查肝功能。,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不断使免疫功能降低,最后可感染任何病原而死亡的严重传染病。当HIV侵入人体后潜伏期约几个月或十几年,至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时,就会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而成为艾滋病人。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的药物,至今还没有研制

15、出可以有效预防的疫苗,但艾滋病完全可以预防。 二、那些体液可以传播艾滋病? HIV存在于人的体液内,例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泪液、尿液、汗液和痰等。但只有前四种体液中有足够的HIV浓度而传播艾滋病。,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问答,三、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1、与感染艾滋病毒的人进行口腔、肛门、阴道等方式的性交(性传播)。 2、经由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血液制品而传播(经血传播)。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头、针管(经血传播)。 4、已感染的母亲可在妊娠、分娩或哺乳期间将病毒传给婴儿(母婴传播)。 四、谁会传播艾滋病? 最有可

16、能感染艾滋病的人包括:1、性伴侣数目众多者。2、目前或以往曾经以注射方式使用毒品者。3、曾接受感染有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者。4、性伴侣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五、艾滋病从外表可以看出来吗? 大部份人士在感染病病毒后,外表仍无异状。有些人在发病初期会有疲倦、发烧、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泻、夜间 盗汗及淋巴结肿大(包括颈部、腋窝)等症状。任何人士 持续有这些症状时,应立即接受诊治。,六、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 (一)、 预防性传播 1. 洁身自爱,不要有婚前和婚外性行为; 2. 不搞卖淫嫖娼,不搞性乱; 3. 不要参与同性恋、口交等非常容易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活动; 4. 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传染艾滋病性病的机会,但是避孕套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安全,避孕失败可以人工流产,预防艾滋病失败染上艾滋病病毒,就再也无法挽回,因此只有洁身自爱才是最安全可靠的。 (二)、 预防血液传播 1.不吸毒。有毒瘾者要戒毒,戒毒前不要共用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 2.不去消毒得不到保证的医院、诊所打针、拔牙或做手术;,3.不到不消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