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晶闸管培训讲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650949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晶闸管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第十章晶闸管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第十章晶闸管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第十章晶闸管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第十章晶闸管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晶闸管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晶闸管培训讲学(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电子技术,第十章 晶闸管及其应用,模拟电路部分,(10-2),第十章 晶闸管及其应用,10.1 工作原理 10.2 特性与参数 10.3 可控整流电路 10.4 触发电路 10.5 单结管触发的可控整流电路 10.6 晶闸管的其它应用 10.7 晶闸管的保护及其它类型,(10-3),别名:可控硅(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出现于70年代。它的出现使半导体器件由弱电领域扩展到强电领域。,特点:体积小、重量轻、无噪声、寿命长、 容量大(正向平均电流达千安、正向耐压达数千伏)。,应用领域:,整流(交流 直流),逆变(直流

2、 交流),变频(交流 交流),斩波(直流 直流),此外还可作无触点开关等。,晶闸管(Thyristor),(10-5),符号,A,K,G,10.1.2 工作原理,示意图,(10-6),ig,ig,由二个三极管组成的电路等效,(10-7),G,1.若只加UAK正向电压,控制极不加触发电压,两三极管均不能导通,即晶闸管不通。,导通过程,K,A,T1,T2,(10-8),3.晶闸管导通后,去掉电压UGK,依靠正反馈, 晶闸管仍维持导通状态;,4.晶闸管截止的条件:,(10-9),(1)晶闸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若使其关断,必须降低 UAK 或加大回路电阻,把阳极电流减小到维持电流以下。,正向导通条件:

3、A、K间加正向电压,G、K间加触发信号。,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小结,(2)晶闸管一旦导通,控制极失去作用。,(10-10),10.2.1 特性,IG1=0A,IG2,IG3,正向,反向,导通后管压降约1V,额定正向平均电流,维持电流,10.2 特性与参数,(10-11),正向特性: 在阳极和阴极间加正向电压。,UDSM: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又称正向转折电压。,随UAK的加大,阳极电流逐渐增加。当U = UDSM 时,PN结N1P2反向极击穿,晶闸管自动导通。正常工作时, UAK应小于UDSM 。,控制极开路时: PN结P1N1、P2N2正向偏置,N1P2反向偏置,晶闸管截止。,(10-12),随反

4、向电压的增加,反向漏电流稍有增加,当 U = URSM 时,反向极击穿。正常工作时,反向电压必须小于URSM。,反向特性: 在阳极和阴极间加反向电压。,这时PN结P1N1、P2N2 反向偏置,N1P2正向偏置,晶闸管截止。,URSM :反向不重复峰值电压。,(10-13),1. UDRM:断态重复峰值电压,晶闸管耐压值。一般取 UDRM = 80% UDSM 。 普通晶闸管UDRM 为 100V-3000V,10.2.2 主要参数,(10-14),控制极断路时,可以重复作用在晶闸管上的反向重复电压。一般取URRM = 80% URSM。普通晶闸管URRM为100V-3000V),2. URRM

5、:反向重复峰值电压,(10-15),ITAV含义,3. ITAV:通态平均电流,环境温度为40。C时,在 电阻性负载、单相工频 正弦半波、导电角不小于170o的电路中,晶闸管允许的最大通态平均电流。普通晶闸管 ITAV 为1A-1000A。),(10-16),额定通态平均电流即正向平均电流(IF)。,通用系列为:,1、5、10、20、30、50、100、200、300、400 500、600、800、1000A 等14种规格。,(10-17),4. UTAV :通态平均电压,6. UG、IG:控制极触发电压和电流,管压降。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正弦半波平均电流时,晶闸管阳、 阴两极间的电压平均值

6、。一般为1V左右。,5. IH:最小维持电流,在室温下,控制极开路、晶闸管被触发导通后,维持导通状态所必须的最小电流。一般为几十到一百多毫安。,在室温下, 阳极电压为直流 6V 时,使晶闸管完全导通所必须的最小控制极直流电压、电流 。一般UG为 15V,IG 为几十到几百毫安。,(10-18),晶闸管型号,通态平均电压(UAVT),额定电压级别(UDRM),额定通态平均电流 (ITAV),晶闸管类型 P-普通晶闸管 K-快速晶闸管 S -双向晶闸管,晶闸管,(10-19),晶闸管电压、电流级别:,额定通态电流(ITAV)通用系列为,1、5、10、20、30、50、100、200、300、400

7、 500、600、800、1000A 等14种规格。,额定电压(UDRM)通用系列为:,1000V以下的每100V为一级,1000V到3000V的 每200V 为一级。,通态平均电压(UTAV)等级一般用 A I字母表示:,由 0.4 1. 2V每 0.1V 为一级。,(10-20),10.3.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一、电阻性负载,1. 电路及工作原理,10.3 可控整流电路,u2 0 时,加上触发电压 uG ,晶闸管导通 。且 uL 的大小随 uG 加入的早晚而变化; u2 0 时,晶闸管不通,uL = 0 。故称可控整流。,设u1为 正弦波,(10-21),2. 工作波形,uG,(10

8、-22),晶闸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10-23),3. 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平均值,(10-24),4. 晶闸管的选择,器件的损坏,取决于电流的热效应,而热效应与电流的有效值相关。因此电路设计中,晶闸管电流的选择,必须依据电流的有效值,而不能依据平均值(ITAV)。,电流波形为正弦半波的情况下,有效值与平均值的区别计算如下:,(1) 电流的选择,(10-25),平均值:,有效值:,(10-26),晶闸管电流选择步骤:,1. 计算给定 下的 通态电流平均值 ITAV,2. 查表(或计算)相应的电流有效值 IT,3. 计算 IT对应的正弦半波电流平均值 ITAV,5. 选晶闸管的电流额定值,(10

9、-27),(2) 晶闸管电压选择步骤,根据电源电压的峰值(U2M),计算正、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一般取:,UDRM = URRM =(1 .5 2)U2M,其中1.5 2为安全系数,根据UDRM 、URRM 选取晶闸管电压的额定值。,(10-28),5. 晶闸管的功率因数,在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由于输出信号为非正弦,即使是电阻性负载,功率因数也不等于1。,所以若忽略晶闸管的损耗和其它损耗,该电路的功率因数为:,(10-29),则:,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设 =60O,,功率因数计算举例,代入:,(10-30),则,设,= 37.2V,单相半波可控整流计算举例(阻性负载),(10-31),选晶

10、闸管,22.3 1.5 = 33.5 (A),= 233(V),可选用额定值为:300V 、50A 的晶闸管,(10-32),二、电感性负载,1. 电路及工作原理,设u1为 正弦波,u2正半周时晶闸管导通,u2过零后,由于电感反电动势的存在,晶闸管在一定时间内仍维持导通,失去单向导电作用。,解决办法:加续流二极管D,用于消除反电动势的影响,使晶闸管在u2过零后关断。,(10-33),2. 工作波形,(1) 不加续流二极管,(10-34),(2) 加续流二极管,(10-35),3. 电压与电流的计算(加入续流二极管后的情况),(1) 负载中的电压及电流,当 L R 时, ILAV 在整个周期中可

11、近似看做直流。,(10-36),4. 晶闸管的选择,晶闸管电压 (1.5 2)U2M,(2) 晶闸管中的电流,有效值:,平均值:,(10-37),10.3.2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一、电阻性负载桥式可控整流电路,T1、T2 -晶闸管,D1、D2 -二极管,(10-38),u2 0时的导通路径 (UG加入后):,u2 (A),T1,RL,D2,u2 (B),1. 电路及工作原理,(10-39),T2,RL,D1,u2 (A),u2 (B),u2 0时导通路径:,(10-40),2. 工作波形,(10-41),3. 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平均值,(10-42),例: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中,U2=220V,

12、RL=3,可控硅控制角=15180,求输出电压平均值UL的调节范围,以及可控硅(包括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的最大值和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191/3=64A,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10-43),二、电感性负载桥式可控整流电路,该电路加续流二极管后电路工作情况以及负载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性负载类似,请自行分析。,(10-44),两种常用可控整流电路的特点,电路 特点,1. 该电路只用一只晶闸管,且其上无反向电压。,2. 晶闸管和负载上的电流相同。,(10-45),T1,T2,D1,D2,u2,uL,R,L,电路 特点,1. 该电路接入电感性负载时,D1、D2 便起续流二极管作用。,2. 由于T

13、1的阳极和T2的阴极相连,两管控制极必须加独立的触发信号。,电路二:,(10-46),带反电动势负载的可控整流电路,1. 该电路的工作过程。,2. 画出uL、iL的工作波形。,(10-47),10.4.1 单结晶体管工作原理,10.4 触发电路,(10-48),工作原理:,当uE UA+UF = UP 时,PN结反偏,iE很小;,当 uE UP 时,PN结正向导通, iE迅速增加。,(10-49),10.4.2 单结晶体管的特性和参数,负阻区,uEUV 时单结管截止,uEUP 时单结管导通,(10-50),(10-51),1. UEUV 时单结管截止;,2. UEUP 时单结管导通。,(10-

14、52),10.4.3 单结晶体管振荡电路,一、振荡过程分析,(10-53),1. uE = uC UP 时,单结管不导通,uo 0。,R1、R2是外加的,不同于内 部的RB1、RB2。前者一般取 几十欧几百欧; RB1+RB2 一般为215千欧。,此时R1上的电流很小,其值为:,(10-54),2. 随电容的 充电,uC逐渐升高。当 uC UP 时,单结管导通, uo=UP-UF。然后电容通过R1放电,当放电至 uc UV 时,单结管重新关断,使 uo0。R1上便得到一个脉冲电压。,R2起温度补偿作用,UP、UV- 峰点、谷点电压,UF -PN结正向导通压降,(10-55),*二、振荡周期与脉

15、冲宽度的计算,T振荡周期;tw 脉冲宽度。,设T1=T-tw,uC上升阶段:,t=T1时,uC=UP,(10-56),因为UV E,且,(10-57),uC下降阶段:,t=tw时,uC=UV,脉冲宽度,(10-58),周期,注意:R 值不能选的太小,否则单结管不能 关断,电路亦不能振荡。,R太小时,uC下降阶段将有以下关系:,(10-59),一、电路,主电路,触发电路,10.5 单结管触发的可控整流电路,(10-60),二、波形关系,整流稳压电路部分,(10-61),单结晶体管电路部分,(10-62),可控硅桥式整流电路部分,(10-63),1. 单结管触发的可控整流电路中,主电路和触发电路为

16、什么接在同一个变压器上?,问题讨论,(10-64),2. 触发电路中,整流后为什么加稳压管?,(10-65),3. 半个周期内若干触发脉冲中,为什么只有第一个起作用?其移相范围(即控制角 的变化范围)有多大?,(10-66),4. 输出电压如何调节,其大小如何计算?,(10-67),1. 单结管触发的可控整流电路中,主电路和触发电路为什么接在同一个变压器上?,保证主电路和触发电路的电源电压同时过零(即两者同步),使电容在每半个周期均从零开始充电,从而保证每半个周期的第一个触发脉冲出现的时刻相同(即 角一样),以使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不变。,(10-68),2. 触发电路中,整流后为什么加稳压管?,稳压管的作用:将整流后的电压变成梯形(即削波),使单结管两端电压稳定在稳压管的稳压值上,从而保证单结管产生的脉冲幅度和每半个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