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礼仪培训PPT 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573830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礼仪培训PPT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西方礼仪培训PPT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西方礼仪培训PPT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西方礼仪培训PPT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西方礼仪培训PPT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方礼仪培训PPT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礼仪培训PPT 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中西方礼仪概述,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礼仪的本质特征及原则 第三节 礼仪的种类,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前5万年前1万年)、礼仪的草创时期(前1万年前22世纪)、礼仪的形成时期(前21世纪前771年)、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礼仪的强化和衰落时期(前221年1911年)、现代礼仪时期(1911年1949年)和当代礼仪时期(1949年)等7个时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一)原始社会的礼仪 由于人

2、类还处于愚昧的状态,生产力水平低下,人际关系十分简单,礼仪非常简朴。由于缺乏科学知识,认识水平极低,因此。对大自然的崇拜、图腾崇拜、祭天敬神成为原始社会礼仪的主要内容。此外,由于没有阶级,但有等级,如老幼、首领与成员等社会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有等级的,因此,这个时期的礼仪,也反映了民主、平等、等级的观念。原始社会的礼仪对于教育社会成员、维护社会秩序、规范生产和生活起到了相当于法律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礼仪,原始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二)奴隶社会的礼仪 阶级产生,礼仪被打上阶级的烙印。奴隶主为了维护其统治,将原始的祭祀仪式发展成为符合奴隶制社会需要的伦理道德规范。礼仪成为维护奴隶主尊严和权

3、威、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麻醉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如周代的“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周代的礼仪制度,标志着周礼已经达到系统、完备的阶段,并由原先祭祀天地祖先的形式跨入了全面制约人的行为的领域。奴隶社会的尊君成为礼仪的核心,奴隶和奴隶主没有平等可言,妇女的地位更是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奴隶主通过礼仪制度不断地强化人们的尊卑意识,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在这个时期,我国,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礼学家,第一次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礼仪制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礼仪概念和规范,确定了我国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三礼”等珍贵的典籍和文献,是我国礼仪的经典之作,对我国后世的礼仪建设

4、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三)封建社会的礼仪 在奴隶社会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发展。封建礼制在最大限度地运用于社会和政治统治之中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教化,使礼制的规范和要求,不仅运用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而且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意识,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言行,成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奴隶社会的尊君观念在封建社会发展为“君权神授”的理论体系,即皇权是神给的,所以“天不变,道亦不变”。这“道”指的就是著名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形成了完整的封建礼仪道德规范。到了宋代,封建礼制有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封建理学理论,并把道德和行为规范作为封建礼制的中

5、心,“三从”“四德”就是这一时期妇女道德礼仪的标准,妇女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明清时期延续了宋代以来的封建礼仪,并进一步完善。 封建礼仪中的“君权神授”夸大神化了帝王的权力,“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使人的个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限制了人们之间的平等交往。封建礼仪集政治、法律、道德于一身,是统治阶级最重要的统治工具。但是它也为调整封建社会人们的相互关系,为中华民族形成具有特色的伦理道德准则提供了标准,在历史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四)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礼仪 伴随着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中国被迫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并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侵略者进入中国的同时,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思

6、想以及资本主义的道德和礼仪也一同进入中国。西方文明和文化的冲击,导致了中国传统政治秩序的瓦解和崩溃,也导致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瓦解。在礼仪制度和规范上,一方面,中国封建礼制面临着“礼崩乐坏”,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资本主义礼仪规范只能部分地为中国国民所接受,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礼仪和资本主义礼仪相互撞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层次上融合,形成中西合璧的礼仪大杂烩。,资本主义礼仪规范的传入方式虽然不光彩,但由于其规范中体现了自由、民主、尊重、和谐等思想,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其文明程度超过了以往的各个社会,所以受到了中国进步阶层的欢迎,并逐步推广到各个阶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本主义礼

7、仪规范在中国的推广和实施,为中国传统礼仪注入了新的生机,简化了中国传统礼仪的繁文缛节,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各国礼仪道德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取长补短。,二、中国当代礼仪及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社会的礼仪,既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学习和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的礼仪。这些礼仪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中发挥了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的作用,形成了人们之间诚恳相待、助人为乐、甚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举世公认的良好社会风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同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多,西方的礼仪文化迅速传入我国,使我国礼仪规范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 同西

8、方礼仪相比,我国礼仪具有以下特点:,(一)重视血缘和亲情 (二)强调共性 (三)谦虚谨慎、含蓄内向 (四)讲究礼尚往来,三、 西方礼仪的内容与特点,(一)强调个性,崇尚个性自由 西方礼仪处处强调以人为本、个人至上,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拥有绝对的自由。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以个人为单位,个人为对象,将个人的尊严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十分注意维护个人的自尊。在接人待物时,把个人作为社交的主体,习惯以自己的立场作为行为的中心,很少因别人和环境的影响而说违心话,办违心事,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事,谁都不愿勉强别人或被别人勉强。尊重个人隐私权,“对女士不问岁数,对男人不问钱数”成为交往的惯例。,(二)

9、尊重妇女,女士优先 在一切场合,为表示尊重妇女,特别强调女士第一,尊重女士优先的原则。交际活动中,总是给妇女种种特权,关心妇女、帮助妇女、保护妇女。在社交中,不尊重妇女是十分失礼的,甚至会被大家斥为缺乏教养而激起公愤。 (三)简易务实 交往中,不提倡过分客套,不欢迎过度的自谦、自贬,尤其反对虚假、自轻、自贱。讲究效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四)平等、自由、开放 西方礼仪强调“自由、平等、博爱”,“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在交往中提倡人人平等,包括男女平等、尊重老人、爱护儿童。对儿童不是溺爱和娇惯,助长其依赖性而是尊重和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对儿童也如对成人一样,注意尊重,有事以商量的口气同儿童说,

10、不在儿童不理解时武断地下命令,儿童有错误时如实指出,一般不训斥打骂。在交往中,西方人士一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幽默风趣、开放自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富于竞争精神,具有外向性倾向。,四、 国际礼仪通则,国际礼仪指的是在国际交往活动中,符合国际惯例,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和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一)遵守最基本的共同生活准则 (二)信守时约 (三)相互谅解、求同存异 (四)入乡随俗:主随客便、客随主便 (五)女士优先 (六)以右为尊,第二节 礼仪的本质、特征及原则,一、礼仪的本质、特征 1、礼仪的本质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可以指在较大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礼貌和尊重而

11、举行的礼宾仪式,也可以泛指人们相互交往的礼节、礼貌。礼仪是对礼貌、礼节和仪式的统称。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即言语动作要谦虚、恭敬。,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敬、祝颂、问候、致意、哀悼、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和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态的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没有礼仪,无所谓礼貌,而讲礼貌必然要伴有具体的礼节。礼节的形式有:握手、鞠躬、拥抱、接吻、点头致意、举手注目等。 仪式是一种正式的礼节形式,是指为表示礼貌和尊重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活动。如迎送仪式。签字仪式、颁奖仪式等。,2、礼仪的特征 (1)共

12、同性 社会中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和各阶层人士都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凡是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就为大家所接受,不符合礼仪的,就会引起的不满和反对。 礼仪已经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为全世界人民所拥有,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2)继承性。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礼仪都是在古代礼仪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都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具有鲜明 的民族特色。(文明、进步、高尚的礼仪继承和发展) (3)简易性 即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应用性强 便于普及 (4)发展性 不断推陈出新,相互渗透、融合。,二、礼仪的原则 (1)“尊重”的原则 (2)“遵守”的原则 (3)“自律”的原则 (4)“适度”的原则,第三节 礼仪的种类,(1)按性质分,可分为: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公务礼仪、公关礼仪、商务礼仪、外事礼仪、旅游旅游、求职礼仪、宗教礼仪等。 (2)按场合分,可分为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办公室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客房服务礼仪等。 (3)按身份分,可分为教师礼仪、学生礼仪、营业员礼仪、司门员礼仪、主持人礼仪等。 (4)按表现形式分,可分为交谈礼仪、待客礼仪、书信礼仪、电话礼仪、交换名片礼仪 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