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基本理论S资料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2560115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S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S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S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S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S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S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基本理论S资料讲解(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课程提示,教学内容,参考书目,案例分析,测试题,本章小结,退 出,案例导入, 对财务会计来说,21世纪的开始,是一个不吉祥的年代。先是2001年11月18日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Enron)曝光了超过12亿美元的假帐;其后,2002年6月,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Worldcom)又公开承认它在2000年一年中,通过将大量的收益支出(本应费用化)转列为资本支出(资本化为资产),虚增了38亿美元的收入和16亿美元的利润,成为美国历史上利润造假的最大案件;时隔几天,2002年6月28日,又传出了全球最大的复印机制造商,被认为全美最可信赖的50家公司之一的施乐(Xerox

2、),从1997年起,在四年内,共虚报收入60亿,虚增利润14亿。与此同时,作为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由于涉及安然和世界通信财务报表的审计,也因此宣告破产。 上述财务作假都体现在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而造假行为则隐藏于财务会计的处理过程中,人们不禁要问:财务报表究竟还能不能据此做出可靠的经济决策?财务信息还值得投资人信赖吗?,第四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目标、会计程序和方法、我国会计规范(标准)体系。 课程难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规范(标准)体系。 解决方法:通过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所学知识,引入案例,引导学生分

3、析我国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及相关准则的主要内容。,一、会计理论,作 用,构成要素,一、 会计理论 的作用及 构成要素,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目的,(一)会计理论的作用,1、概念:以会计基本假设为前提,以目标为导向,而形成的一整套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理论(概念)体系。 2、作用主要在于作为解释和评价现行会计实务的一般依据,指导发展新的会计实务和程序(其直接依据即会计准则)。,1.会计研究方法理论。如:实证法、规范法等;,2.基础会计理论。如:会计环境、本质、目标、职能、对象、要素、假设、原则、信息质量特征等;,3.应用会计理论。包括会计确认与计量,报告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工作的组织结构、会计制度的设计

4、等,会计理论作为解释和评价现行会计实务的一般依据,指导发展新的会计实务和程序。,(二)会计理论的构成要素 分成三个部分,(一)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图示FASB,(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图示,会计信息要求,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程序 和方法,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一)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图示 FASB(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图示,1.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效益成本,可理解性,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主要有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1)“受托责任观”的主要内容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2)

5、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2、会计目标,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由此可见,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充分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相互融合。,会计确认,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会计计量,将某一项目作为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 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解决如何对会计要素在记录时和在报 表中数量描述的问题。,将经过确认和计量的项目

6、在账户中正 式记载的过程。,以财务报表或其他财务报告的形式向 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3.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目的,三、会计工作的目的,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经济环境对财务会计目的的影响,第一节财务会计的目的,会计目的的内涵 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的。 要真正发挥企业会计的作用,还必须明确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而通常所说的会计目的,也都是指企业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一)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1.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而正确的企业决策必须以客观的、有用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会计信息

7、在企业决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2.企业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为企业内部管理所需要,还为企业外部有关决策者所需要。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关系人: (1)企业的所有者;(2)企业的债权人 (3)政府部门;(4)职工与工会 (5)企业的顾客,表1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会计信息需求之间的差异,四、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由于对企业内部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对企业外部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上述差异(见表1),现代企业会计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五、经济环境对财务会计目的的影响,影响会计目的的三个因素,五、经济环境对财务会计目的的影响,企业财

8、务会计的目的由三项因素决定,即 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企业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是影响会计信息数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外界不需要的,企业便没有必要提供。 企业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 外界需要的信息,企业会计不一定都有能力提供。 企业的意愿或外界约束 外界需要且企业有能力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一定都是企业愿意或必须提供的信息。,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二节 企业会计准则,一、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社会经济背景(以美国为例): 20世纪初,股份公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典型形式。其造成的结果如下: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了股东、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和企业管理

9、当局等各种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它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都要求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企业为了获取有保障的资金来源,必须不断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以满足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决策需要。,表2美国会计准则产生的过程(1),一、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表2美国会计准则产生的过程(2),一、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基本准则,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具体准则,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准则,报告准则,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应用指南,准则解释,会计科目及主要帐务处理,第三层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二

10、、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表3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2/3),表438项具体会计准则(1),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表438项具体会计准则(2),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计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

11、法所作的限定。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包括:,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一个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法律主体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为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立场。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以及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B会计主体,A会计主体,A从B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A主体作材料购入核算:材料增加,债务增加,B主体作商品销售核算:收入增加,债权增加,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

12、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经济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不会面临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发展,破产 清算,某会计主体,两 种 发 展 趋 势,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企业能够对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期收回应收款,并按照自己的承诺偿还所负担的债务,对多期受益的费用支出进行摊配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持 续 经 营 假 设,会 计 核 算 的 时 间 范 围,月度 季度 半年度,会计分期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称为

13、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会计分期假设,会计期间,会计年度,会计中期,会计分期假设使会计核算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它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本年度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何,定期结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及时对外报送,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的对象,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进行计量。货币计量这一前提条件为会计核算指定了计量单位。,货币计量假设,会计核算应设定记账本位币。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

14、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定某种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企 业 经 济 活 动,货 币 计 量,现代企业财务会计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也称为应计制)为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权力和责任的发生与否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

15、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凡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付出,均应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凡不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款项,即使在本期收到,也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凡不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款项,即使在本期付出,也不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权责发生制的意义,企业于6月份预收货款20000元,按合同规定,产品于7月份发出。 企业于6月份预付7月份的房屋租赁费4000元。 企业7月份售出产品,价款10000元,款项将在8月份收到。 企业7月份发生费用5000元,款项将在8月份支

16、付。,权责发生制举例,7月份收入:20000+10000=30000,7月份费用: 4000 + 5000=9000,7月份利润: 30000-9000=21000,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第四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第四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定义: 对会计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的基本分类项目,称为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简称会计要素。 内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要素为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收益表要素为收益、费用与利润。 国际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与费用(与我国准则相比,没有将利润纳入基本要素的范畴)。 现金流量表要素作为资产负债表要素与利润表要素的派生或转化形态,没有纳入其中。,一、会计要素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会计要素的核算主要应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会计要素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会计确认: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