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章营运资金管理S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559733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章营运资金管理S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8章营运资金管理S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8章营运资金管理S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8章营运资金管理S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8章营运资金管理S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章营运资金管理S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章营运资金管理S培训教材(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各类流动资产的管理目的,掌握现金与存货最佳持有量、应收帐款信用政策的决策方法和各类流动资产的日常管理方法,了解短期债务融资方式,理解营运资金持有政策和融资政策。 第一节 营运资金概述 一、营运资金概念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营运资金管理,也就是现金、有价证券、应收款项和存货资产等流动资产的运行管理,以及为维持这些流动资产而进行的融资活动管理。,2,3,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各类流动资产的管理目的,掌握现金与存货最佳持有量、应收帐款信用政策的决策方法和各类流动资产的日常管

2、理方法,了解短期债务融资方式,理解营运资金持有政策和融资政策。 第一节 营运资金概述 一、营运资金概念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营运资金管理,也就是现金、有价证券、应收款项和存货资产等流动资产的运行管理,以及为维持这些流动资产而进行的融资活动管理。,5,第二节 流动资金的管理,现金和有价证券的管理 一、现金及其管理意义 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是企业现金的一种转移形式,有价证券变现能力强,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这里讨论有价证券是将其视为现金的替代品,是“现金”的一部分。,6,现金是变现能力最高的资产,其主要特

3、点是普遍的可接受性,可以用来满足生产经营开支的各种需要,也是还本付息和履行纳税义务的保证,因此,拥有足够的现金对于降低企业风险,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和债务的可清偿性有着重要意义。 现金属于非盈利性资产,其盈利能力也非常低,现金持有量过多,它所提供的流动性边际效益会随之下降,进而导致企业整体收益水平降低。 因此,企业必须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使现金收支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时间上相互衔接,以便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同时,尽量减少企业闲置的现金数量。 现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权衡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7,1.现金的持有动机 交易性需求 交易性需求指企业需要持有一定数量

4、的现金以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交纳税款、偿还到期债务、派发现金股利等。这是企业持有现金的根本动机。一般说来,企业为交易性需求所持有的现金余额取决于企业产销业务量水平,企业生产销售扩大,所需要现金余额也随之增加。,8,预防性需求 预防性需求指企业需要持有现金以满足由于意外事件而产生的特殊需求。 一般而言,为预防性需要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 二是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 三是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9,投机性需求 投机性需求指企业持有现金用于把握低价购买机会。 例如,遇有廉价原材料或其他资产供应的机会;证券市场大幅度跌落后的投

5、资机会等。 除金融和投资公司外,一般工商企业专为投机性需求持有的现金不多,遇有低价购买机会,也常设法临时融资,但拥有相当数量的现金,确实为把握低价购买机会提供了方便。,10,除了以上三种原因持有现金外,也会基于满足将来某一特定要求或者为在银行维持补偿性余额等其他原因而持有现金。 企业在确定现金余额时,一般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持有动机,但应当注意,由于各种动机所需现金可以调节使用,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并不等于各种动机所需现金总额的简单相加,前者通常小于后者。,11,现金的成本 管理成本 现金的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6、。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不能用此资金投资于其他机会所失去的潜在收益。现金持有额越大,机会成本越高。,12,短缺成本 现金的短缺成本指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 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或者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支付的交易成本,如证券交易印花税、手续费等,13,2.现金管理的目标 3.最佳现金持有量 基于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要,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而且现金持有量越大,越能满足各种需求,但企业持有现金又会产生一系列成本。现金持有量越高,相关成本越大。考虑这两

7、方面的因素,企业必须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这就涉及最佳现金持有量问题,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式和随机模式等。,14,(1)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分析持有现金的相关成本,分析预测其相关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变化,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方向变化。,15,16,成本分析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 实际工作中运用该模式确立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步骤为: (1)

8、根据不同现金持有量测算并确定有关成本数值; (2)按照不同现金持有量及其相关成本资料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 (3)在测算表中找出相关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17,18,(2)存货分析模式 该模式将存货经济批量模式应用于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 存货模式分析企业持有现金的相关成本包括 机会成本Q/2K 变动转换成本T/QF TC= Q/2K+ T/QF 现金最佳持有量,19,3随机模式 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最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企业现金需求量往往波动大且难以预知,但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

9、和下限,将现金量控制在上下限之内。当现金量达到控制上限时,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使现金持有量下降;当现金降到控制下限时,则抛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使现金持有量回升。若现金量在控制的上下限之内,便不必进行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保持它们各自的现有存量。,20,H为现金存量的上限,L为下限,R为最优现金返回线。从图中可以看到,企业的现金存量(表现为现金每日余额)是随机波动的,当其达到A点时,即达到了现金控制的上限,企业应用现金购买有价证券,使现金量回落到R线的水平;当现金存量降至B点时,即达到了现金控制的下限,企业应转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使现金量上升到R线的水平。现金存量在上下限之间的波动属控制范围内的

10、变化,是合理的,不予理会。,21,22,23,(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和成本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企业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但通常以应收账款作为研究对象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24,应收账款的发生原因: 1、商业竞争主要原因竞争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赊销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因顾客会从赊销中得到好处。 2、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时间常不一致。 扩大销售是其主要原因,故应收账的管理目标就是获得利润。 应收账款属企业的一项投资,是为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必然有成本,就需

11、要在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与其成本之间作出权衡。 只有所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实施应收账款赊销;如果应收账款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25,应收账款的成本 (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款期 (2)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发生的耗费,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用等。 (3)坏账成本 坏账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和收现期同方向变化,即应收账款越多

12、,收现期越长,坏账成本就越大。,26,(二)应收帐款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商业信用进行规划和控制而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方面的内容,制定合理信用政策是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27,1.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如果公司把信用标准定得过高,将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的标准而被公司拒之门外,其结果尽管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及收账费用,但不利于公司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扩大。相反,如果公司接受较低的信用标准,虽然有利于公司扩大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

13、占有率,但同时也会导致坏账损失风险加大和收账费用增加。,28,(1)影响信用标准的因素分析,公司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其一,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 其二,公司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 其三,客户的资信程度。客户资信程度的高低通常决定于五个方面,即客户的信用品质(Character)、偿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经济状况(Conditions)等。简称“5C”系统。,29,(1)信用品质。信用品质是指客户履约的可能性,这是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的首要因素,主要通过了解客户以往的付款履约记录进行评价。 (2)偿付能力。客户

14、偿付能力的高低,一般而言,企业流动资产的数量越多,流动比率越大,表明其偿付债务的物质保证越雄厚,反之,则偿债能力越差。当然,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判断,还需要注意对其资产质量以及负债的流动性进行分析。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相反,负债的流动性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就越小。,30,(3)资本。资本反映了客户的经济实力与财务状况的优劣,是客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 (4)抵押品。即客户提供的可作为资信安全保证的资产。能够作为信用担保的抵押财产,必须为客户实际所有,并且应具有较高变现能力。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抵押财产(最好经过投保),就可以向它们提

15、供相应的商业信用。 (5)经济状况(条件)。是指不利经济环境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影响及客户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31,各种信息资料主要通过下列渠道取得: 商业代理机构或资信调查机构所提供的客户信息资料及信用等级标准资料; 委托往来银行信用部门向与客户有关联业务的银行索取信用资料; 与同一客户有信用关系的其他企业相互交换该客户的信用资料; 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 企业自身的经验与其他可取得的资料等。,32,2确立信用标准的定量分析,目的:一是确定客户拒付账款的风险,即坏账损失率;二是具体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以作为给予或拒绝信用的依据。 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完成: (1)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

16、(2)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上述标准比较 (3)进行风险排队,并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33,2.信用条件 所谓信用条件就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 信用条件的基本表达方式如“2/10,n/60”,意思是:若客户能够在发票开出后的10日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如果放弃折扣优惠,则全部款项必须在60日内付清。 在此,60天为信用期间,2%为现金折扣率。,34,1信用期间,信用期间是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间隔。 企业产品销售量与信用期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延长信用期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从而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间,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 一是使平均收账期延长,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相应增加,引起机会成本增加; 二是引起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的增加。因此,企业是否给客户延长信用期间,应视延长信用期间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定。,35,例1: 某公司现在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拟将信用期放宽至60天,仍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