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24830 上传时间:2017-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些整理的平法问题(转)1、06G1016P45 第三条如 ex 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 5 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 X 方向,垂直为 Y 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 指的是 x 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 y 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2、06G1016 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 04G101-3P29 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 和 04G101-3 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

2、区别的。3、06G101-6P53 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B 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 3 根,那要200 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 La 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4、06G101-6P61 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答:图集中注解第 3 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 和 35d 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

3、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5、06G101-6 P51 页,内容是否与 04G101-3 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 中取值除了 L0/3以外,还有一个 a 值来控制的,在-6 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6、06G101-6 中是否是取消 04G101-3 中对 a=1.2la+hb+0.5hc 的规定?答:06G101-6 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 03G101-3 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

4、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7、根据 06G101-6 中的规定:独基底板钢筋起步S/275,是并且关系?是否可按计算般的方法起步 50 计算?答:二者之间是并且的关系,都要满足的,计算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计算的双方协商好了,也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计算。施工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规定进行布置的。8、06G101-6 中,为何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 t5400mm 时,设B 构造筋,t5400mm 时不设?答:从图示来看,在小于 400mm 以后,不管是双杯口还是双高杯口的独立基础,都要设置这样的构造钢筋,主要是当小于

5、 400mm 以后,这部分砼特别是双杯口的基础,就比较脆弱了,一旦上柱有受力变化,有可能会产生开裂等现象,需要布置构造钢筋。9、06G101-6 第 45 页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面配筋是否放置支撑筋呢?答:平法中只规定受力钢筋和构造要求的钢筋的布置情况,本题所涉及的钢筋应该属于施工工艺钢筋,平法也没有规定基础主梁的钢筋如何绑扎,现场不是也得撑起来吗!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不也得用马凳支撑吗!这些应该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而不是在平法中。10、06G101-6 第 54 页梁高加腋处箍筋与梁的箍筋不用重复布置吧?答:这个是不重复布置的,这个和框架梁加腋是一样的,直接是取代的关系,布置这个就不需要布置

6、其它的箍筋了。11、06G101-6 第 23 页“底部一平”的配筋如何解释?答:这个在平法图集中已经解释了。通俗的说就是两个基础梁相交的时候,梁的底标高是相同的,这时候梁的下部钢筋就会打架,要考虑钢筋谁通过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底部的非贯通纵筋,同时是配筋值不同的时候。12、06G101-6 第 68 页中地下框架梁 DKL 纵筋构造图中上排非贯通第二排仍按 ln/4 计算吗?答:地下框架梁的受力情况和楼层的框架梁类似,但是,二者也有区别。图示来看地下框架梁中不需布置第二排的非贯通筋,如果设计布置了,需要咨询设计。13、请解释 06G101-6 中 P11 图 2.3.2-13 中

7、钢筋标注含义答:这个的解释直接看图集中图示上面的说明即可!图集已经说的很明确了。14、06G101-6 中 58 页中(转角梁板端部无纵向延伸)大样中我个人认为转角梁外侧无需分布板主筋,只须放分布筋即可。答:本题所指的转角梁的外侧是指什么位置,如果是转角无外伸的构造,在转角的位置受力钢筋布置成网状,分布筋按照注解的第 2 条进行布置就可以了。15、04G101-3 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要求上下钢筋对接连通布置,而06G101-6 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上下钢筋可不对接,弯曲 12d 锚固即可,实用时能否把筏板基础梁梁端无外伸构造套用 06G101-6 做法?答:不可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有在设计明确

8、或以后的图集改版中提出才可以,否则,现阶段还是按照各自的构造进行。16、06G101-6 第 64-65 页的桩钢筋为什么不伸至承台梁顶部?答:这个桩钢筋伸入的构造按照 61 页的构造来考虑就可以了。其他问题1、03G101-1 第 62 页中,梁侧面纵向构造筋的构造要求是:当 hw450 时,设置纵向构造钢筋,且钢筋间距 a200。请问,如 hw =450 时,单侧设置多少道纵向构造筋?是 1 道还是 2 道?答:如果梁的净高正好等于 450mm 的时候,布置一道,那就是有两个空,450/2=225,按照图集要求已经大于 200 了,要布置两道,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用不了两道,但是,在规范中有了

9、这样的规定,所以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或者不布置,或者要布就布置两道。另外,如果是设计人员则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是预算和施工人员,按图处理就可以了。2、框架梁或梁截面较大时,拉筋的构造应如何设置?(当设计者无规定时)答:如果布置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需要布置拉筋,拉筋的规定在平法图集中已经非常明确了,直接看 03G101-1 P62 注解第 4 条。3、桩头已镶入承台处,桩顶的承台钢筋是否需考虑保护层?答:从平法的图示来看,桩的钢筋是从桩顶位置布置的,桩伸入承台50,100 这个应该已经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了。不用从承台顶在考虑保护层了,否则太厚了。4、抗震框架梁的底筋能搭接吗?在哪个位置

10、搭接?答:抗震框架梁的底筋是可以搭接的,只要不在梁下部跨中位置就可以了。5、箍筋两个弯钩的总长度应该是多少倍 d?答:箍筋两个弯勾如果是 135 度,抗震的情况下是 11.9d,不抗震的时候是 6.9d。6、当暗柱过长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是否应当伸至暗柱端或考虑与暗柱箍筋搭接?答:不管暗柱有多长,暗柱都属于墙的加强,它是墙的一部分,不是墙的支座,所以应该伸至暗柱的端部,不可以搭接。7、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与圈梁,哪个是支座?答:在砖混结构中,二者都属于整个建筑物的构造加强构件,柱肯定是梁的支座,但是,在实际作用的时候,砖混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是墙不是构造柱,所以,这种关系不像框架结构那么明显。8

11、、非框架梁 L 的底筋锚固长度是 12d 还是按 03G101-1 第 33 页第 3 点: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少于 250mm?答:这个直接取 12d 就可以了,L 的下部钢筋支座处属于受压区域,和框架梁不同,250mm 指的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9、板负筋的分布筋与另一方向的负筋搭接长度是多少?答:分布筋的功能是使主筋绑扎成网,浇捣混凝土时主筋位置不发生偏离。另一功能是提高主筋的连接长度。具体的取值范围,平法中没有明确,一般取150mm 即可。10、梁上部钢筋中(2B20)标识的钢筋在遇到有悬挑梁时,如何处理?是将支座钢筋延伸还是布置(2B20)钢筋.(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答

12、: 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有可能是漏写了,或者没有按照平法的要求来布置,这种情况一定要咨询设计人员。11、满堂基础中地基梁与承台两者之间交接处钢筋如何配置?答:基本上要看承台的钢筋是不是双层钢筋。而且基础梁不一定要贯穿承台.高抗力等级要贯穿承台.这个具体的要咨询设计了。12、非接头搭接,施工时如何保证钢筋不松动.振捣砼时,如何保证两根钢筋间隔是一定的?答:应该是非接触搭接,虽然,两根钢筋不直接绑扎在一起了,但是,钢筋可以和其它的钢筋绑扎的,固定应该不成问题。13、基础梁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倒置输入与图示不符。答:简单的来判断,基础梁的受力和框架梁的受力正好是相反的,另外,基础梁在平法集中标注中是

13、下部钢筋在前,上部钢筋在后,这个和框架梁也是相反的,应该和图示是相同的。14、梁的侧面纵筋在集中标注行已标注,而原位标注再标注时,是否重复计算?答:不会重复计算.但是会按照原位标注内容进行计算.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规定,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15、判断梁两侧是否有附加箍筋,是否可以依据谁是支座来判断?谁是支座,就可以在另一根梁的梁侧加附加箍筋?若两根梁交叉时,谁也不是谁的支座,是不是两侧都不加?答:附加箍筋主要是用在非框架梁遇框架梁的时候,在框架梁上有可能设置,这个是设计给定的。如果谁也不是谁的支座,这个更需要设计明确了。16、转换层的框支梁有 2.4m 高,梁端头钢筋的锚固是否还是要伸到

14、梁底再加一个锚固长度?答:这个问题直接咨询设计即可,如果设计没有给定,按照平法图集是要这样处理的。17、简支梁(单跨)底筋锚固长度是 MAX12D,支座中心线,还是应取 250(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 250mm).答: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部分不受拉.到支座部位弯距为零.单跨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是受压.所以与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 250mm 无关.18、03G101-1 图集中:梁下部钢筋都在支座处断开。当跨度短时,是否可以不断开。答:下部钢筋的通长做法都是在支座处断开,这个地方如果不考虑施工的麻烦程度,不断开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连通。19、筏板框架柱插筋是否只要锚固长度?还是插至筏

15、板底面?答:按照平法图集必须要插到基础底,至少四根角筋要插至底面,其余的可以只算一个锚固长度.这个在 06G101-6 中有体现,但是,实际计算的时候要按照平法要求来进行。20、基础梁为无抗震构件,反之筏板是否是非抗震构件?答:筏板也属于非抗震构件。21、满堂基础底板设双向钢筋,基础梁梁位处与梁平行的底板筋是否还需布置?答:不设置。因为筏形基础的底板跟筏形基础梁的关系,底板是节点关联.只有跟梁垂直的钢筋穿过或者锚固筏形基础.22、梁的锚固长度是按梁的砼标号还是按柱的砼标号?答:梁是节点关联,按柱的砼标号.23、框架梁端支座处锚固长度,弯锚时是按 1、伸至柱外边+15d。2、一个锚固长度。3、0

16、.4Lae+15d.?答:支座满足直锚,就按锚固长度。如果不满足直锚按照平法的要求需要按 1 来计算。24、拖墙梁的定义?配筋是否同框支梁做法?答:如果拖的是混凝土墙,这个梁就是框支梁。如果拖的是砌体结构,这个梁是墙梁,不叫框支梁。墙梁的话需要判断是什么梁,然后才能决定具体的配筋。25、框架梁钢筋伸入短肢剪力墙是一个锚固长度还是伸至墙边下弯 15d?答:如果框架梁是以墙为支座,这时候也要满足构造要求的,一般情况下墙的厚度很少能够满足一个 Lae 的,这时候要求墙的厚度不能小于 0.4Lae,满足这个条件弯折 15d 就可以了,钢筋在弯折以后超过 15d 以后的部分其实已经不再起作用了。但是,现实中可能采用弯折,总长要等于 Lae 这样的配置。其实,这样的设计情况,具体的锚固构造是需要设计明确的。26、抗震 kz 边柱、角柱从纵向钢筋构造(03G101-1 第 37 页)中,当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 1.2%时,梁上部纵筋深入柱;WKL 构造中,主外侧纵筋配筋率大于 1.2%时,柱筋伸入梁;如同时满足上述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