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精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477782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精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三级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精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三级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精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三级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精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三级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精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级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精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精讲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关系管理(新版三级),主讲:王 宏,内容概要,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 第二节 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节 集体合同管理 第四节 劳动争议的协商与调解 第五节 劳动安全卫生与工伤管理,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学习要求 掌握各种民主管理的形式: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熟悉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制度和信息沟通方法。 掌握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步骤。,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 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有多种形式有: 1、组织参与 2、岗位参与 3、个人参与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1、审议建议权 2、审议通过权

2、3、审议决定权4、评议监督权5、推荐选择权 (四)职工代表,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二、平等协商制度 (一)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不同点: 1、主体不同 2、目的不同 3、程序不同 4、内容不同 5、法律效力不同 6、法律依据不同,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二、平等协商制度 (二)平等协商的形式 1、民主对话 2、民主质询 3、民主咨询,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三、信息沟通制度 (一)纵向信息沟通 1、下向沟通 2、上向沟通 (二)横向信息沟通 (三)建立标准信息载体 1、制定标准劳动管理表单 2、汇总报表 3、正式通报 4、例会制度,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四、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 (一)薪酬 (二)

3、工作 (三)晋升 (四)管理 (五)环境,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五、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 (一)诊断公司潜在的问题 (二)找出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原因 (三)评估组织变化和企业政策对员工的影响 (四)促进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一、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调查对象 2、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调查项目,如薪酬制度) 3、确定调查方法 (1)目标型调查法:选择法正误法序数表示法(2)描述型调查方法 4、确定调查组织 5、调查结果分析,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6、结果反馈 7、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 二、企业劳动关系调整

4、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信息需求分析 (二)信息收集与处理 (三)信息提供,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三、员工沟通程序与方法 (一)形成概念 (二)选择与确定信息传输的语言、方法和时机 (三)信息传输 (四)信息接收 (五)信息说明、解释 (六)信息利用 (七)反馈,第二节 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单元 工作时间制度,学习要求 掌握劳动标准的含义和构成的措施;熟悉工作时间的概念和种类,各类标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延长工作时间的主要措施。,第二节 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单元 工作时间制度,一、劳动标准的含义 二、劳动标准的结构 三、工作时间的概念,第二节 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单元 工作

5、时间制度,四、工作时间的种类 (一)标准工作时间 (二)缩短工作时间 (三)计件工作时间 (四)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五)不定时工作时间 五、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第二节 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第二单元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学习要求 掌握最低工资的含义、制定与调整的步骤和方法,以及最低工资的给付;熟悉工资支付保障。,最低工资,最低工资含义(P379) 一、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 (一)最低工资确定和调整步骤 拟订报送批准发布公示(p379) 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二)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应考虑的因素 (三)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用方法 1、比重法(P380) 2、恩格尔系数法(P381),最低工资,二、

6、最低工资的给付(P381) 三、工资支付保障,工资支付一般规则,(P382) 货币支付 直接支付 按时支付 全额支付,第二节 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单元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学习要求: 掌握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特点、内容和制定程序; 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P385) 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 2、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 3、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P386-387)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基本内容: 1、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2、劳动纪律 3、劳动定员定额规则 4、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 5、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7、 6、其他制度,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P388) 1、制定主体合法 2、内容合法 3、职工参与; 4、正式公布。,第三节 集体合同管理,学习要求 掌握集体合同的含义、内容、订立原则和程序; 熟悉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集体合同的概念,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P395) 基层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地区集体合同(行业性或区域性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的原则,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相互尊重,

8、平等协商; 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P279-280),比较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守信。,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五步(P400-401) (一)确定集体合同的主体 【准备】 (二)协商集体合同 【协商】 1.协商准备;2.协商会议;3.集体合同草案通过与签字 (三)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审核】 (四)审核期限和生效 【生效】 (五)集体合同的公示 【公布】,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履行(P401) 受集体合同约束的主体,包括工会组织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不论是否工会会员)、用人单位所代表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监督检

9、查(P401) 企业工会应承担更多的监督检查责任。 责任(P402) 企业:法律责任; 劳动者:劳动合同责任。,第五节 劳动安全卫生与工伤管理第一单元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管理,学习要求 掌握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费用预算的项目与预算方法;熟悉岗位安全卫生教育的内容。 掌握伤残评定的方法;熟悉工伤事故分类,以及国家有关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致残待遇的标准。,伤残评定的方法(P312),申请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所在单位 30日内 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 1年内 提交材料(1)申请表(2)劳动关系证明材料(3)伤病诊断证明书 调查 决定,认定工伤的6+3种情形,工伤保险待遇,(一)工伤医疗期待遇 工伤医

10、疗期 内容: 1医疗待遇 治疗费用(含康复性治疗费用) 基金 安装假肢等辅助性器具费用 基金 2工伤津贴 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食宿费用 单位 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 单位,工伤保险待遇,(二)工伤致残待遇 1.一至四级伤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基金 伤残津贴 单位 2.五至六级伤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基金 安排适当工作或伤残津贴 单位 3.七至十级伤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基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单位,工伤保险待遇,(三)工亡待遇 丧葬补助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学习要求 掌握劳动关系的含义;熟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1、和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了解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变。,劳动关系的含义,含义: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P268) 性质: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P270),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含义: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P270) 理解: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的意志。(P270),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劳

12、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 理解:双方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报酬、休息等权利和执行劳动安全、提高职业技能等义务) 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法律事实,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就是劳动法律事实。只有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带来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事实才能成为劳动法律事实。变更和消灭劳动法律的事实一般需双方意思表示

13、一致,但在一些场合,单方的意思表示以及违法行为或事件也能使劳动法律关系变更和消灭。 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 1、劳动法律行为。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如:合法行为、违法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 2、劳动法律事件。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如: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争。),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依调节手段的不同,主要分为七种:(P274) 1、劳动法律法规;(遵循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其基本特点是

14、体现国家意志。) 2、劳动合同;(劳动者必须参加到用人单位的劳动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或承担某一岗位的工作,服从用人单位的领导和指挥,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内部劳动规则和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缔结。其基本特点是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3、集体合同;(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最低标准基础上,由劳动关系双方经平等协商确定。主要原因是通过集体协商,雇员可以向雇主施加集体影响,使雇主接受他们提出的有关工作条件的要求。) 4、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依调节手段的不同,主要分为七种:(P274) 5、企业

15、内部劳动规则;(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只在本企业范围内适用。其基本特点是企业或者说雇主意志的体现)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群众性自治性非强制性) 7、劳动监督检查制度。,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P303-304) 条件限制 时间限制 报酬限制 人员限制,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77、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C )。(

16、单项 ) (A)经济关系 (B)法律关系 (C)劳动关系 (D)政治关系,78、( C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单项 ) (A)劳动协作关系 (B)劳动契约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合作关系 79、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不包括( C )。( 单项 ) (A)企业 (B)个体经济组织 (C)社会团体 (D)劳动行政部门,80、( A )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单项 )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法规 (D)劳动合同 81、按照主体和范围不同,我国的集体合同不包括( A )。( 单项 ) (A)部门集体合同 (B)基层集体合同 (C)行业集体合同 (D)地区集体合同,82、关于平等协商和“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集体协商说法错误的是( D )。( 单项 ) (A)两者的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