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哲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469437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时期的哲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隋唐时期的哲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隋唐时期的哲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隋唐时期的哲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隋唐时期的哲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唐时期的哲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时期的哲学课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哲学,第一节 隋唐佛教哲学概述,一、佛教及其原始教义,佛教的创立者是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约565前485年),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在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 相传,悉达多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经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悟出一个真理: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起”,都是幻相,没有自性,不是真实的存在。,当时印度正处于种性奴隶制时期,全体社会成员被分成四个种性。僧侣或祭司是第一种性,称作“婆罗门”;武士和军事贵族是第二种性,称作“刹帝利”;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是第三种性,称作“吠舍”;雇工和奴隶是第四种性,称作“首陀罗”。,婆罗门教就是通过宗教的形式,为这种种姓制度进行辩护。婆罗门教的经书

2、是吠陀。梵天、毗湿奴、湿婆是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分别代表宇宙的“创造”、“护持”和“毁灭”。婆罗门教宣称,梵天从口中生出婆罗门,从肩上生出刹帝利,从膝上生出“吠舍”,从脚上生出“首陀罗”。,这种种姓制度,引起了社会下层民众的不满, 并掀起了反抗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佛教就是其中的一个教派。比如说,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就是针对着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 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四谛说”和“三法印”说等。,“四谛说”,“四谛说”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所谓“苦谛”,即痛苦的现象。佛教概括为“八苦”,具体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永不得苦、五取蕴苦。 “爱别离苦”即分离之苦。生离

3、死别乃是人生一大苦事。诗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怨憎会苦”,即怨恨之人偏偏聚首一起,使人苦恼万分。 “求不得苦”,即自己展开追求,却偏偏不能得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甚至是所求愈大,痛苦愈大。,“五取蕴苦”,“五蕴”即构成人身的五类成分,包括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五蕴”中的“色”是指人的肉体。“受”,又名曰“情”,指感觉、感情。“想”,又名曰“智”,指知觉、想象,亦即理性活动。“行”,又名曰“意”,指心理活动。“识”,指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五取蕴”中的“取”,指一种固执的欲望,执著贪爱。“五蕴”和“取”相联结,就会产生种种的贪欲,这就是“五取蕴”的意思

4、,“集”即集合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痛苦亦然。集谛主要是探讨痛苦的原因。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的“无明”。“无明”即无知,不了解佛教的“四谛说”和“缘起说”。由于无知,人的行为就受到欲望的驱使。这些欲望,主要就是贪、瞋、痴。所谓“贪”,即贪欲。古人云:贪为万恶之源,就是此意。所谓“瞋”,即仇恨。水浒传上有“恨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佛经上有“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所谓“痴”,即愚顽无知,不明事理,过于执着。凡此种种,皆使人产生无穷烦恼。,“灭谛”,消灭烦恼,求得解脱。这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如果人们认识了佛教的真理,了悟了人生的真谛,就会进入一个烦恼灭尽、“常乐我净”的境

5、界。这个境界,佛教叫做“涅槃”。唐玄奘又译为“圆寂”。,道谛就是解脱烦恼的途径和方法。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它强调通过智慧来求得慧解,从而获得解脱。它的修行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戒、定、慧。戒主要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教规。佛教教规中有“邪淫戒”一项。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因淫欲心重,常常要犯这一色戒。定即禅定,意思是心不散乱,专注一境。禅定的主要方式是坐禅、诵经。,“三法印说”。,“法印”即印证、标志。“三法印”是佛教于其他宗教相区别的标志,具体包括: 诸行无常。“行”,本是迁流转变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是迁流转变的,这称作“有为法”,也就是“行”。诸行无常”,即是说一切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

6、,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诸法无我。“法”是指事物、存在。“我”是主体和实体的意思。所谓“诸法无我”,是说一切事物或存在都是因缘而起,内部没有独立的实体和主体。 涅槃寂静。“涅槃”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远离烦恼,湛然常住,就是“涅槃寂静”。明了前面两点,是进入这一境界的前提。因为人明白了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没有自性、不断变化的,就不再为这些事物现象而烦恼,这样就进入了“涅槃寂静”的境界。,二、佛教的发展及在中国的传播,释迦牟尼逝世后100多年,原始佛教开始分化出上座部和大众部,此即部派佛教。 公元1世纪左右,又从部派佛教中分化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7、“乘”即运载、道路之义。只求个人解脱,这是“小乘”;标榜普救众生,这是“大乘”。佛教有“波罗蜜”一词,意指到彼岸。即是说,经过修行,众生可有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最早记载佛教的是汉代的史书,但当时是把佛理解为像中国的神仙似的。魏晋时期,人们借助于玄学来解释佛教,这是佛教的玄学化时期。魏晋佛教首重“般若”,“般若”即智慧。南北朝时期,社会更加动荡,民众生活痛苦不堪,佛教因而有了更大的传播。到了隋唐时期,南北实现政治统一,社会经济更加发达,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他们意识到,以前疏解佛教,“格义多违”。,佛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较大影响。历史上,文人墨客与僧人交往很多。其中最

8、有名的是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交往。苏东坡作了一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即称、讥、毁、誉、利、衰、苦、乐。意谓自己禅定已深,不受世俗评议影响。他派人把偈子送给佛印禅师。禅师看后,在上面批了两个字:“放屁!”苏东坡看了批语,大为光火,亲自乘船过江问罪。,三、佛教的实质,佛教基本上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哲学。自我意识的循环、相对主义的论证、神秘主义的证悟,这三种方式的结合,构成了佛教的一般思辨结构。,第一,佛教否定了物质现象的客观实在性,它在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背后设置了一个最高的本体。这个本体,不同的佛教派别有不同的叫法,分别把它称作“真如”、“实相”、“佛性”等等

9、。佛教的思辨论证,大体上是由人的自我意识,从人的属性变成独立的主体;然后再从独立的主体,神秘地变成“无限的自我意识”,即绝对的本体。最后,主体与本体对置起来并通过某种神秘的途径,达到互相冥合。,第二,佛教在方法论上,主要运用“缘起说”、“中观论”、“二谛义”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佛教一方面抽空了物质现象的客观实在性,大讲所谓“诸法缘起性空”,另一方面否认了人的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强调只有进行彻底的自我否定,才能找到神秘的“证悟”途径,而达到宗教境界。,四、华严宗的哲学思想,华严宗,因崇奉印度大乘有宗的经典华严经而得名。他的创立者是法藏(公元643712年)。法藏曾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深得武则天赏

10、识,被赐名“贤首”。华严宗因之又称作“贤首宗”。华严宗的哲学理论主要是“法界缘起”论和“圆融无碍”说。,1、“法界缘起”论。,华严宗的缘起说叫作“法界缘起”。这是华严宗的中心教义。“法界”是关于宇宙万有的总相、总称,相当于存在。包含理和事、事和事的相互关系。“法界缘起”就是关于理、事以及理和事、事和事的相互关系理论。理和事是其中的基本范畴。“事”大致相当于现象;“理”大致相当于本质,最高的理就是本体。,“法界缘起”论认为,法界本身就是一个大缘起,宇宙万有即是互相缘起的一片幻相,它只是一个无根无惧、无穷无尽的关系之网,没有任何独立的实体。从理和事的角度来说,法界则主要分化为四个法界:事法界、理法

11、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事法界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差别;理法界是指,相互差别的事物现象都是本体的显现;理事无碍法界是指,理和事相互之间没有障碍地统一在一起;事事无碍法界,既然每一事物现象都是绝对本体的显现,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别也就消失了。华严宗用海水作形象的说明,波浪起伏,千差万别,象征事法界。波涛万顷,体现海水,象征理法界。水波相融,无碍一体,象征理事无碍法界。波波相即,相互含摄,象征事事不碍法界。,从四法界中可以看出,事法界属于常识认识。而从理法界开始,则属于佛教的认识。如果说在理法界中,理和事还具有辩证关系的话,那么在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中,则是用相对主义的手法来抹煞理

12、和事、事和事的相互区别。在华严宗看来,达到“理事无碍法界”的境界还不是“佛智”的最高认识,“佛智”的最高境界,应是“事事无碍法界”。达到这一境界,经验界的事物现象的差别都消除了,人当然也就没有烦恼,而进入涅槃境界。,华严宗强调,四法界不是散乱无章、不想统属的。在四法界的背后,存在着“一真法界”的统摄。所谓“一真法界”也就是“心”。“总该万有,即是一心”,而“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有时,华严宗也把“心”与“尘”相对,说明“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在因和缘的关系中,因是更主要的。,2、“六相圆融”说。,“六相圆融”亦称“六相缘起”,目的是要说明“事事无碍”。“六相”指“总相”

13、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 “总相”即事物现象的整体,“别相”集镇个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同相”即各个部分的共同性,“异相”即各个部分的差异性。“成相”即事物现象的整体存在,“坏相”即事物现象的分解。,表面看来,这三对范畴是对立的,但法藏的目的是要说明这三对范畴是可以直接等同的。例如,在“椽”与“舍”的关系中,“舍”是“总相”,“椽”是“别相”。“舍”由“椽”构成,若离开“椽”,“舍”即不成。但法藏却强调,缺了一“椽”,“舍”即不成。他由此而形成了“一椽即舍”、“一即是多”的观点。这样,他就通过这种相对主义的论证,否认了事物现象之间的差别。,总之,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

14、和“圆融无碍”说告诉人们,只要达到“事事无碍”的最高境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因此,天国与人世、出世与入世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统一的。,五、禅宗的哲学思想,慧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其父因罪降职,流放岭南,遂定居新洲(广东新兴县)。慧能三岁丧父,生活困苦。不识一字,靠打柴养母。 24岁时听人诵金刚经,忽有所悟,便投奔黄梅山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学佛。,弘忍问,汝为“獦獠”,何能作佛?慧能答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慧能的答案肯定了佛性的普遍性,显示出他对佛教教义有很高的理解。 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

15、一物,何处惹尘埃?”,1、“自心是佛”的本体论。,“心即真如”,这是因为人心包含着真如本性。“真如”是佛教设想的最高本体。“心即真如”含有这样的意思:第一,心生万法。一切事物现象都依存于“心”,都是“心”所创造的幻想。 “万法尽在自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第二,佛性就是人的本性。佛性就是成佛的根据,决定着人是否有成佛的可能。佛性与人性的关系涉及到佛性的普遍性问题,涉及到是否所有的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南北朝时,竺道生提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一阐提人”就是坏事做绝的人。观点坚持了佛性的普遍性,认为就算是“一阐提人”,心中仍有佛性,有成佛的可能。竺道生因这个观点而不见容于当时的

16、佛教界。后来印度佛经传来,人们发现里面确实有这个观点。慧能的观点是对竺道生的观点的发挥。他强调,“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既然如此,人要想成佛,就得向内追求,而不是向外追求。“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人们对此要有充分的信心,“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在成佛问题上,慧能更加强调人的自我觉悟,他宣称,只要人们去掉“妄念”,即可成佛。因此,成佛不用坐禅,也不用布施,只要“心性本觉”就行了。,2、“凡夫即佛”的宗教归宿。,慧能认为,自我觉悟是成佛的途径,而这种觉悟是可以一下子实现的。他说,如果产生般若观照,就会“一刹那间,妄念俱灭”,如果识得自性,就会“一悟即至佛地”。因此,凡夫与佛的差别只在一念之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样,世间与出世间、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的差别就只是“迷”和“悟”的差别,二者的距离就大大缩短了。,“迷”和“悟”只是心的两种不同境界,“迷即迷自家本性,悟即悟自家本性。”前者执着诸法实有,后者“自性真空”,以为诸法为幻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