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42461498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本标准的目的意义滑子菇属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鳞伞属,又名珍珠菇、滑菇、光帽鳞伞,日本叫纳美菇,学名pholiota nameko,属于珍稀品种,原产于日本。一种冬、春季发生的菌盖粘滑的木腐菌,为主要人工栽培食用菌之一,每100g干菇含粗蛋白质21.8g,脂肪4.25g,碳水化合物64.8g,纤维素7.35g。子实体含丰富的多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自然界多生长于壳斗科(Fagaceae)等阔叶树的倒木或树桩上,松木或未完全死亡的阔叶树杆上也能生长。滑子菇体小、出菇多、产量高,适宜在冷凉气候条件下栽培。滑子菇属低温变温结实型菌类,2

2、017年从福建引进,在我县采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栽培,春种秋出,错季上市,填补夏季南方因高温无法生产的空白。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特色产业,紧盯主攻方向不动摇,培育壮大“错峰头”的食用菌产业,成功誉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高标准建设了天沪食用菌双创科技示范园,扶持培育臣祥菌业、天禾菌业、蘑瑞尔斯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食用菌龙头企业。目前发展袋栽滑子菇600万袋,实现产值4000万元,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因此,制定 绿色食品 设施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通过绿色标准化种植,规范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二、工作简况2018年4月-2019年9月

3、,天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日光温室滑子菇的适宜生长温度、栽培基质配方等各类试验研究12项次。通过近两年的试验研究,得出日光温室滑子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8-25之间,最低气温不低于6,最高气温不超28,滑子菇生长最适宜的栽培基质配方为木屑或玉米芯(粉碎)80%,新鲜麸皮18.5%,轻质碳酸钙1.5%,调节含水量至60-65%,用轻质碳酸钙调节PH值6.5-7.0。2019年10月天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编制人员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根据甘肃省高寒山区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生产实际,结合近年来的试验示范验证结果、绿色食品的国家、行业标准,对滑子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季节、栽

4、培场所、生产技术及采收等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了规定,于2019年12月编写形成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2019年12月2020年6月,按照制定计划要求,我们通过发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了技术部门和生产企业的意见建议。现共收到武威市农技中心、古浪县农技中心、凉州区农技中心,兰州市永登县农技中心,甘南州科委,张掖山丹县经济中心,玉门市农技中心,金昌市永昌县农技中心,酒泉市农技中心等7个市州10个县的农技部门以及天祝县天沪菌业、臣祥菌业、天禾菌业、蘑瑞尔斯菌业等生产企业关于设施滑子菇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共14条,经标准起草小组认真汇总梳理采纳,科学吸纳,补充完善后,

5、形成标准送审稿。三、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本标准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四、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标准编制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参考相应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滑子菇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甘肃省高寒山区的水热资源和气候条件,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遵循科学性与推广应用并重的原则,本着能指导生产、指标量化、易于执行的要求编制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来源于生产实践。技术规程按照如下的标准执行: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条件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749 绿色食品 食用菌NY/T

6、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2、审定标准名称此次审定的标准为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3、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突出因地制宜、实用为先的原则,根据滑子菇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甘肃省高寒山区的水热资源和气候条件,遵循其生长发育规律提出该规程。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设施滑子菇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季节、栽培场所、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后续管理相关的技术指标。规程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天祝县天沪香菇双创产业园、天祝县臣祥滑子菇产业园、天禾菌业、蘑瑞尔斯菌业、哈溪镇东滩园区滑子菇生产基地等生产企业的生产实践,还有我县技术人员开展了品种引种观察试验、品种不同接种时期试验、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观察试验等,在试验和生产

7、过程中,技术人员对生产全过程利用温度计、湿度计、地温仪、水分测定仪、二氧化碳监测仪、光照强度测定仪等设备,对滑子菇全生育期生产状态进行观察、测定、记载、总结。在此基础上,征求了甘肃省相关技术单位及农业科研院所的意见,形成了该技术规程。标准主要内容:栽培季节为春季栽培,1-3月接种、7-9月出菇,在具有遮阴设备的日光温室内采用层架式栽培方式,架高2.2-2.5 m,每架放置4-5层,每层放置2排。培养料无污染、无虫蛀、无霉变、新鲜干燥、粗细度适宜、无异味,菌种要求菌丝洁白、呈绒毛状,生长致密、均匀、健壮,后熟期呈现黄褐色或褐色,菌块丰满不干缩、不老化、不脱水,无杂菌感染,菌龄在120 d,菌丝均

8、匀,栽培袋选用14.8 cm54 cm0.06 mm的聚乙烯塑料袋,用装袋机进行装袋,拌好的料随拌随装,装袋要求紧实、不松软,每袋装拌好的培养料2.2 kg,当天拌料装袋必须当天进锅消毒。采用堆垛式发菌,菌袋摆放高度为5-6层,行距30-50 cm。将完成发菌的菌袋移至菇房,摆放在层架上,每层摆放2排。接种前8-10 h对接种室、接种工具、衣帽进行消毒处理。菌种灭菌后冷却至25以下,置于事先消过毒的接种室内接种。接种10 d后加强通风降温,温度不能超过13-15 。菌丝长5-6时翻垛一次,菌丝体长满整个培养基到形成桔黄色蜡质层时,控温在18 左右,加大通风量,提高菇棚内散射光强度,促进蜡质层的

9、正常形成。当菌丝长满并由白色转为浅黄色形成黄色菌膜即达到生理成熟,将菌袋移到出菇房,进入出菇阶段。正常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从接种到菌丝吃透培养料达到生理成熟约需120 d(天)左右。长菇期温度保持在15-18 之间,昼夜温差10-12 ,滑子菇子实体原基出现后,在10-15 下,经7-8 d菌盖长到1.5-2 cm左右,未开伞时即可采收。每采完一潮菇后,及时清除表面残根和老菌皮,停止浇水2-3 d,让菌丝恢复生长,积累养分,使菌棒含水量达到70%,棚内空气湿度达8590%,加强通风,拉大昼夜温差,促使下一潮菇的形成。在头潮菇采收10-12 d后可采收第二潮菇,第二潮菇参照第一潮菇管理,整个生长周期可采收3-5潮菇。五、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本标准起草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专利。六、标准应用实施建议本标准适用于滑子菇生产。标准的推广建议由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组织实施。七、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本标准为新标准,与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不抵触,无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天祝县地方标准起草小组 2020.8.17-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