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460543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服务贸易概论,主讲:陈万灵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经贸2010级),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服务业加大开放步伐,开始全方位、承诺性的开放。 2007年3月,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9 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及发展,9.1 中国服务业市

2、场开放概况,9.1.1 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背景与意义,1. 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发展机遇 国际产业转移的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要求中国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中国正在进行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必然通过对外开放,扩大对外服务贸易。 2. 加快服务业开放的意义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服务业创新力,加速国内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开放我国的服务业还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促使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商品和服务开放市场,从而促进我国商品与服务的出口。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能够增加企业的多样性、竞争性,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服务业的水平,同时也为中国服务

3、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机会。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可以改造传统服务企业,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扩大服务业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引进国际高端制造业。对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成本,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十分有利。,3. 中国已经具备了扩大服务业开放的基本条件 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比重下降,通讯、信息、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需求上升。 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中国对跨国公司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 通过服务业吸收外资和发展服务贸易的潜力巨大:拥有质

4、优价廉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较高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较强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 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在制度创新和特殊功能区域开放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意识。 一些国际机构已经将我国列为对跨国公司服务转移和外包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研发转移重要目的地。,9.1.2 WTO主要成员对中国服务业开放的要求,在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中,关于中国市场准入和服务贸易的要求比较高。 1、市场准入:外国对金融、电信和分销服务等部门的要价较高。2000年中国欧盟达成双边协议,要求: 银行部门扩大开放区域,允许外国银行全面经营人民币; 开放证券市场,允许外资进入证券发行和代理业务市场; 扩大保险市场开放,消除地域限

5、制,提高外方持股比例; 开放基础电信服务,允许外方持股比例达到51%以上; 外商在华独资承揽海运业务; 允许外资兴办旅行社,允许外国人来华导游; 允许外资公司经营外贸进出口业务、批发业务和售后服务业务。,2、关于国民待遇:给予外商国民待遇,取消针对中国服务提供者的数量和非数量限制。 (1)对外商服务提供者给予国民待遇,开放所有服务市场。比如电信、运输、金融和分销等服务业的开放。 (2)取消对股权持有的限制,允许外资公司与中国公司一样待遇,可以不受限制的建立分支机构等商业存在。 (3)取消地域限制。外资公司可以在全国开展业务。 (4)解除业务范围和数量上的限制。 (5)取消外资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限

6、制条件,比如,最小营业规模、资产规模、雇用当地员工人数。 (6)消除对外资公司和中国公司之间不同的市场准入要求差别。,3、关于透明度:要求中国经济政策公开、透明,对外开放和法制建设同时进行。 政企分开,消除垄断经营; 关于服务业管理的规定和法律必须遵循公开、透明和非歧视原则; 行业管理必须中立,按照客观、公正标准控制服务质量; 提交服务业开放的时间表; 承诺时间表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9.1.3 中国主要服务行业入世开放概述,1. 对内开放 对于中国服务业来说,对内开放即允许不同所有制经济都能进入除涉及国家安全的所有服务行业。但事实上,相当多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保险、电信、邮

7、政、城市供电、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基本上排斥非国有资本的进入。由于这些部门垄断难以打破,政府的管制又不够有效,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效率还比较低下。,2. 对外开放 在外资公司现有准入水平下,中国逐步取消对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旅游、营销、会计、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与商业和计算机相关服务,电影和视听等绝大多数限制;并加入全球基础电信协议和金融服务协议,服务业全面开放。 开放框架要求:外商进入服务行业时间;投资比重及控股份额;经营范围限制;经营地区限制;服务标准要求。,(1)银行服务业开放 审慎性发放营业许可证。加入WTO后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所有权、经营方式、外资金融机构企业设立形式以

8、及对分支机构许可发放方面的非审慎措施。 外汇业务及时开放。中国在加入WTO之时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放开外汇业务,取消地域和服务对象限制。 人民币业务分阶段开放。中国将在四年内,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分五批放开20个城市的地域限制,五年后取消所有地域限制。 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客户限制。 金融咨询类业务及时开放。自入世之日起,外资机构即可获得在中国从事有关存贷款业务、金融租赁业务、所有支付及汇划服务、担保及承兑、公司并购、证券投资的咨询、中介和其它附属服务。,(2)商业服务业市场开放时间表 批发服务开放:2001年1月前,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占大多数股权,届时,

9、取消地域或数量限制;2003年以前,取消企业股权及形式限制;2002年1月以前,允许外资拥有控股权。允许在所有省会城市、重庆及宁波成立合资企业。 零售服务开放:在入世后,合资企业允许在5个经济特区,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郑州、武汉成立;在北京及上海,允许设立4家合资零售企业,在其他地方,可最多成立2家合资企业;北京的2家合资企业可在市内开设分店;在2003年1月前,取消所有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2万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商店、分店在30家以上的连锁店,仍允许外资持有50%以下股权的合资企业经营。,(3)旅游业开放时间表 旅行社在入世3年内允许外资在合资旅行社中占有多数股权

10、;6年内允许外国设立独资旅行社,并取消地域限制和对成立分支机构的限制; 饭店业入世后,外资可以占有合资酒店的多数股权,4年内准入不再受限制,且可由外资独资。,(4)中国电信服务业开放时间表。 入世1年内,初步开放网络服务(主要是ISP); 入世第2年,逐步放开增值服务的地域限制,重点是移动通信、无线寻呼、Internet服务; 入世第3年,有线网及光缆开始放开、全面取消增值服务地域限制。取消半导体、计算机、计算机设备、电信设备和其他高技术产品的关税限制; 入世第4年,允许外资在基础电信中持股比例由放开初期的25%逐步提高到49%;在寻呼业务、数据压缩转发等电信增值服务领域,外资持股比例由放开初

11、期的30%逐步提高到50%以内; 入世第5年,逐步取消外资在寻呼机、移动电话进口,以及国内固定网络电话服务等领域的地域限制。完成开放网络服务; 入世第6年,有线网及光缆完成全面开放。中国电信服务业传统垄断格局基本打破,形成竞争性市场。,3. 中国服务业开放评价 服务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美国近80%,香港地区达到了90%,发展中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中国为50%左右。中国45%左右。 中国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金融和电信市场长期以来是具有完全垄断特征的市场,金融服务由国家银行垄断,电信服务由国家电信垄断。 服务业对外开

12、放不足:我国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晚于制造业,开放程度也远低于制造业。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在分销、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建筑、法律、旅游、交通等众多服务贸易领域的承诺得到落实。在WTO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已经开放了100多个,占62.5%。中国服务贸易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服务贸易领域还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外资占有的市场份额不足百分之十。近几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约占外资存量的23,房地产约占20%,其他服务业为10%。 2012年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1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3.7%。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38.4亿美元,同比下降2.6%,

13、占全国总量的48.2%,超过制造业4.5个百分点。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88.7亿美元,同比下降6.2%,占全国总量的43.7%,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9.1.4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1、中国服务贸易的特点 (1)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4亿美元,2008年已达3060亿美元,25年间增幅近70倍。 入世后,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2002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高于中国的经济平均发展水平,服务业在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

14、00亿美元,达3060.3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2.0%。 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2009上半年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1265.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4.2%(参见表9-1)。,表9-1 中国历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表1 2002-2012年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2)服务贸易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9802007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增长了8.23倍。自2003年以来,全球服务贸易加速增长,服务出口与进口的每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增长。 在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中,中国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发展快于其平均速度(参见表9-2)。

15、,表9-2 2007年世界前十位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国家(地区) 单位:亿美元,(3)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为0.6%,出口在世界出口规模排位第28位,进口在世界进口规模中排位第40位; 2005年升至3.1%,出口排位第8位,进口排位第7位。 2007年升至4.0%;出口排位第7位,进口排位第5位。 201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继续位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出口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进口居世界第三位(前二位依次为美国、德国)。中国进出口以及出口、进口世界排名

16、与上年持平。 2012年,在世贸组织日前公布的当年各国服务贸易新的排名中,中国升至第三位。位于美国和德国之后居第三位,出口仍然居世界第五位,进口居世界第三位。,(4)中国服务贸易常年逆差,服务贸易逆差较大。 1997年服务贸易逆差33.99亿美元,2004年逆差已上升至96.99亿美元。2005年服务贸易逆差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到2007年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迅速,且进口的增速有减缓趋势,故而逆差规模显著下降,达到79.05亿美元。随后逆差又继续拉大,2008年逆差额为118.12亿美元,2009上半年为166.57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增速起伏较大(参见图9-1)。,图9-1 1997-2009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进出口差额来源分布: 1)顺差行业分布:建筑服务、旅游、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服务业。 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有八个服务贸易行业实现顺差。其中建筑服务、旅游、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服务业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