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红色经典_界说_改编及传播_侯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红色经典_界说_改编及传播_侯洪(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o123 79电 视 文 化 批 评TV Culture Criticism关于 “红色经典” 的界说“红色经典” 概念最先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 同时也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可和提倡。 当然, 也有学者不同意 “红色经典” 这个概念。 然而作为一个时代政治文化的符号, 我们无法抹去 “红色经典” 的存在。 在这个组合式概念中, “红色” 作为一个定语, 限定了 “经典” 的出场语境。 这一称谓实际上包含了相当复杂的价值和情感涵义。(一) 红色 : 革命的象征符号“红色” 对中国而言不单具有美学和心理学上的意义,而是具有很强烈的政治意指作用。 “红色” 这一符号的能指其 所指指向的是 “
2、革命” 这一含义。 在诸多被归入 “红色经典” 的文学艺术作品中, 广泛意义上的 “革命” (包括建国后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造和建设) 题材是 “红色经典” 创作第一, 也许也是唯一的选择。 如 三家巷 (欧阳山) 在 “一代风流” 的总标题下, 力求展示 “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 ; 红旗谱 (梁斌) 的题目意旨即 “红色革命的谱系”, 作品既是对革命 “起源” 的叙述, 也是对革命 “阶段” 的展开 ; 创业史 (柳青) 明确的创作鹄的即 “写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回答 “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即展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过程。 ( 1 )“红色” 在
3、这里对 “革命”的表征是充分的、 完满的,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又排斥了“经典” 原来具有的开放品格。(二) 经典 : 典型涵义与特定涵义关于 “经典” 的涵义, 比较典型的认识有三种。 第一种认为 “经典” 是 : “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 很有价“红色经典” : 界说、 改编及传播侯 洪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副教授)张 斌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2002 级硕士研究生)提要 : “红色经典” 的改编及传播不仅是一个媒介事件和消费层面的 “狂欢”, 也不是简单归于政治即可以说清楚的。 这是中国的国情, 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的历史现实。 中国的现代化不仅只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建构和与国际
4、接轨,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守护和现代传统的思考和重建。 鉴于此, 本文将对 “红色经典”及其改编与传播做一较为周详的考察和思考。关键词 :“ 红色经典” 改编 传播( 1 ) 吴培显 “红色经典” 创作得失再评价,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 2 期。看来, 圆形人物必须令人信服, “如果不能令人信服, 那么, 充其量只是伪装的圆形人物”。 ( 14 ) 电视剧 红色娘子军 的导演袁军放言, “南霸天” 最容易脸谱化, 因此, 电视剧要对此做出很大的调整和修正 : “必须首先给南霸天摘掉脸谱, 再给他设计一些人的正常行为, 比如, 南霸天对母亲和长辈的尊敬, 南霸天对
5、下属的态度和南霸天的智慧等。 该人物代表着恶势力, 代表着剥削阶级, 可这些都应该由人来具体体现。 南霸天内心是魔、 行为是鬼, 可他首先还是个人, 是人就会有人该有的特征 : 吃喝玩乐、 喜怒恩怨、 七情六欲如果真能作出这些, 这个人物也就立住了。” ( 15 ) 此番 “高论” 实不敢恭维。 毋庸置疑, 艺术创作倘若把意识形态批判模式泛化, 人物的人性内容就会被阶级性内容所取代 ; 但是, 从抽象的人性论来观照人,从深厚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冲突中剥离出赤裸裸的人性,好像只有写到 “好人不好, 坏人不坏”, “坏蛋也有温柔敦厚的一面”, 这才抵达了形象的 “本真” 其实际的结果只能是导致人物脱
6、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具体的情境而成为抽象的流于苍白、 无力的概念化的人。 马克思主义美学向来都强调只有具体的人性, 没有抽象的人性, 而且, 也从来不以人性去说明历史, 相反, 要以历史来说明人性。雷达先生曾说, 人物处理虽颇为复杂, 但在理解和表现上不能 “失之肤浅和简单化, 不要以为注入一点小资情调,作一点翻案文章, 颠覆一下原有的人物关系, 来个大逆转,让高大降为平庸, 坚贞变为放荡, 刚强变成窝囊, 就算完成了人性化处理, 显然错了”。 ( 16 )电视剧改编 “红色经典” 是对改编者思想、 艺术双重准备的考验, 其难度决不亚于作品原创。 当年曲波、 罗广斌和杨益言等有着亲身经历的历史积
7、累和丰厚的生活积累 ; 后来他们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京剧时, 改编者也是反反复复地打磨、 修改, 下了很大功夫。 因此, 就当前电视剧改编 “红色经典” 而言, 要胜出经过历史考验的原著,更需要改编者有深厚的艺术素养、 成熟的艺术技巧、 敏锐的艺术眼光和真诚的创作态度, 只有这样, 改编者才能在现行的艺术生产环境和艺术生产机制中娴熟地驾驭艺术之舟, 才能找到改编剧清晰的、 良好的艺术定位, 才能在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两个方面取得双赢。( 14 ) 英 爱 摩 福斯特 小说面面观, 苏炳文译, 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68 页。( 15 ) 白宙伟 新版 红色娘子军 不避讳谈感情, 北京晚
8、报 2004 年 3 月 18 日。( 16 ) 雷达 当今文学审美趋向辨析, 文艺报 2004 年 6 月 23 日、 30 日。2004 年第 6 期80值, 用于教育, 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照系的作用。” 第二种认为 : “经典包括那些在讨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 第三种认为经典 “是指一个文化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 ( 2 ) 这三种关于 “经典” 的阐释角度和立场是各不相同的。 “红色经典” 更多的是从第一种涵义上来说的。 因为 “精选” 就意味着确立经典, 这种话语权力是赋予作品经典地位最为重要的因素。 那么, 是谁赋予了 “红
9、色经典”的经典地位呢?显然是主流政治话语。 这一话语以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性认定了 “红色经典” 的合法性。 正因为这样, 有人反对 “红色经典” 这一提法。 认为 “经典 是被历史所证明它代表着人类整个文化传统的根本的一些文本, 只有经过漫长时间的考验, 千锤百炼, 精益求精, 才能够成为 经典”, 认为 “红色经典 这个概念本身对经典 这个词是一种嘲讽和解构”。 ( 3 )(三) “红色经典” : 特殊的话语表述“红色经典” 是一种特殊的话语表述, 它是一个政治概念和一个艺术概念的结合。 首先它是一种特定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述。 1942 年毛主席发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后, 一大批反映解
10、放区事业和解放区人民的优秀作品出现了, 比如 小二黑结婚、 三里湾、 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 等。 这种创作倾向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出现了很多反映革命历史的长篇作品。 所以有学者认为, “红色经典, 是指 1942 年以来, 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指导下, 文学艺术工作者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 民族作派、 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作品”。 ( 4 ) 这些作品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高度的评价。 这 “不仅是指艺术形态, 而且更主要的是指它跟 历史 之间的关联, 即它在承担对革命历史的讲述上的艺术有效性, 在确立 经典的历史叙述上的价值”。 ( 5 ) 很明显, “红色经典” 地位的确立
11、并不仅仅是由于这些作品在艺术上的成就, 它是一种特定意识形态在文学艺术中直接执行评价和提倡的结果。其次 “红色经典” 的出现并非特定意识形态一厢情愿的安排, 其中也包含了文学艺术消费者的价值认同。 在福柯看来, “一个语词只有进入特定话语的范畴才能获得意义, 也才有被人说出的权力。 否则, 便要被贬入沉寂。 特定的话语背后, 总体现着某一时期的群体共识, 一定的认知意愿。” ( 6 ) 这就意味着 “红色经典” 这个概念之所以被接受, 是由于它的内蕴切合了 “群体共识”, 而这种共识在这里就是政治文化。 何为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 信仰和感情。 这个政治
12、文化是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 经济、 政治活动的进程所形成。 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 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 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 ( 7 ) 政治文化不是社会总体文化, 但作为社会总体文化包容下的一部分, 却可以把它看作是社会群体对政治的一种情感和态度的简约表达。 政治文化揭示了由不同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并用 “群体无意识”的概念揭示了民族群体的政治心态。 这种心理结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 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情感, 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自然生成的, 而是通过不断的宣谕、 教化等强加的方式形成的。 因此
13、, “红色经典” 的形成和这种 “群体无意识” 的价值认同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红色经典 指的是约定俗成的, 群众公认的, 岁月久远的, 影响较大的, 描写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经典作品”。 ( 8 )“红色经典” 的改编“红色经典” 诞生之后, 诸多艺术样式都在这里寻找资源。 因此, 对 “红色经典” 的改编就不可避免。 在这个过程之中, 有成功也有失败。(一) 成功与失败改编 “红色经典” 的一个成功例子是 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 作品的诞生距今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 这部作品自诞生后多次被改编成不同的艺术样式。 其改编形式之多、 改编持续时间之长、 艺术影响力之大, 在
14、 “红色经典” 中首屈一指。 红色娘子军 最先的艺术形式是地方戏海南的琼剧, 后来又有同名的报告文学出现。 1960年, 由梁信编剧, 谢晋导演, 祝希娟、 王心刚、 陈强主演的电影 红色娘子军 在全国公映后, 举国轰动。 洪常青、吴琼花、 南霸天等银幕人物形象深入千家万户之中。 红色娘子军军歌 也全国流行, “向前进, 向前进” 的旋律一时成为最动听的曲子。 1962 年 红色娘子军 获得捷克卡罗维 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同年获得首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 最佳导演等 4 项大奖。 1964 年在印度尼西亚第 3 届亚非电影节上获得 “万隆奖” 第 3 名。1963 年中央芭蕾舞团决
15、定改编 红色娘子军。 以外国的文艺样式来表现中国的革命事迹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创举。 1964 年 9 月 26 日, 芭蕾舞 红色娘子军 在北京天桥剧院上演, 周恩来总理对这个改编的舞剧表示称赞。 毛泽东、 刘少奇、 朱德等人观看后和演职员合影留念, 对舞剧的政治方向和艺术成就表示了肯定。 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 自此大获成功, 1970 年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 在法国、 意大利等国演出的时候引起强烈反响。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教授玛丽尼拉认为 红色娘子军 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越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的局限, 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 9 )红色娘子军 的改编过程是成功的, 赢得了主流意识、 大众
16、意识的一致接受。 目前, 小说版和电视连续剧版的 红色娘子军 正在创作之中。近来上演的电视连续剧 林海雪原 则是 “红色经典”改编的一个失败例子。 长篇小说 林海雪原 创作出版后,1961 年被导演刘沛然搬上了银幕。 由王润身饰演的杨子荣( 2 ) 荷 D 佛克马、 E 蚁布思 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6 月版, 第 36 、 50 、 51 页。( 3 ) 陈思和 我不赞成 “红色经典” 这个提法, 南方周末 2004 年 5 月 6 日 C14版。( 4 ) 孟繁华 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年10 月版, 第 55 页。( 5 ) 洪子诚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三联书店 2002 年版,第 19 页。( 6 ) 法 米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