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2415767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X年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X年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X年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X年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导语:我们把您比作火红的太阳 , 可您心中的太阳却是 我们新的一代。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 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 1 活动安排:五次活动,每 次 60 90 分钟,每周一次。活动对象:初二年级我是谁认识你自己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 的我以及他人眼中的我活动准备:纸、笔。活动过程:1、暖身活动。你了解自己吗?请在纸上快速写下10 个“我是”2、分享。请学生将自己所写的和大家一起分享。3、教师点评。了解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知己是知 彼的前提。只有对自己的角色、特点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 在以后的生活中扬长避短

2、,更好地进行生涯的规划,获得更 美好的明天。这次活动将引导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4、自我认识活动。将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已。甲开始自我介 绍,已负责记录。甲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 点。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的记录纸张,在背面的右上 角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次活动的感受,并讨 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何者比较困难?为什么会如此? 两人之中必须有一个人负责统整讨论的结果。完成之后,由 负责统整的人向其他人报告讨论的结果。汇报结束,请每位同学强其签名的纸传给右手边的同学。 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自己对此同学的了解,在纸上 写下:我欣赏你因为

3、写完之后则依次向右传,直到签名纸张回到本人手里。5、分享。每个人与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反馈后的 感想与收获。6、教师总结。了解与接纳真实的我是很重要的。其实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高估或者低估了自己,并把这种看法认为 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的。通过活动,我们发现了许多我们不 曾发现的东西,对自己有了更丰富和全面的认识,我们需要 通过自己和他人的眼光来更好的发现自己。积极赋义 1、 将学生分组,约 6、7 个同学为一组,组 员围成圈坐好。让同学们拿出上次活动所写的自己以及别人 对自己的评价的纸,对每个成员写下的不好的性格特征进行 积极赋义,如:多疑积极赋义就是自我保护意识强;竞 争意识不强积极赋义就是不

4、争强好胜;鲁莽冲动积 极赋义就是勇敢积极;畏首畏尾积极赋义就是小心谨慎。 每组一人作记录,将小组所作的所有积极赋义的例子进行团 体分享,并讨论某些性格特征什么情况下具有积极作用,什 么情况下具有消极作用,如何避免其消极作用。2、教师总结。苦瓜向来喜欢抱怨自己,抱怨老天,因 为不仅生就一张凹凸不平的脸蛋,味道尝起来更是苦!所 以它平日就是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夏天来了。苦瓜遇见甘 蔗,它对甘蔗说:老天真是不公平,你的脸长的这麼平直光 滑,汁液又这麼甘甜可口,人人都喜欢,而我,咳!甘蔗经 他一说,只是谦虚的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说:是阿!天生的 我就是讨喜欢的甜味,和你是相反的,不同型的。可是如果没有你

5、的苦,人们怎麼知道我的甜呢?再说, 你天生的苦, 并不坏呀! 只有你才能让大家从小记得这种 吃 苦的滋味,吃下了你,也就不怕吃苦了。还有,从小也会 记得摆一副苦瓜脸是不好看的,这可是你与众不同的特色呀! 瞧!你是多麼特殊!苦瓜心想:我比别人特殊多了!从此他 总是高高兴兴的展现自己,劝大家别怕吃苦,吃下它也就不 怕吃苦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一种性格都有 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性格本身无所谓好坏, 环境不同, 同一种性格特征带来的结果截然不同。所以,只要能在适当 的场合恰当地应用,任何一种性格的人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寻找自信支点 1、 自我寻宝。 让学生发现自己更多的优 点,找到自

6、信的依据,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寻宝方式:我 开始喜欢我自己,因为寻宝要求: 必须实事求是; 必须是自己的优点或特长,也可以是自己的进步; 每个人至少找到自己的 5 个珍宝。2、优点轰炸。 小组成员轮流坐到中央,其他成员从他身上找特别的地方,然后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赞美对方。团体分享:当别人赞美你时,你的感觉如何?你赞美别 人时,通常赞美哪些地方?你能给所有的人不同的赞美吗? 你在赞美别人时,感到自然吗?为什么会这样?是否有一些 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 处的认识?3、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点,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寻找自信的支点,

7、开发自身的潜能,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克服自卑,树立自信。1、秘密大会串。请同学将目前最感到困惑的事情写在一张纸上,写好后 折叠起来交给教师。教师从手中的纸条中抽出一张,将纸上所写的问题念出 来,让所有同学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之间可以讨 论,示范和提供书面资料等方式来帮忙解决问题。教师依次念出所有同学的问题,并让同学依次帮忙解决。2、自信百宝箱。给所有同学发一张心卡,让同学在心卡上填写“在自信心方面,我无法做到”团队所有的成员对心卡上无法做到的事献策,不评价,重数量。3、教师总结。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借助团体的力 量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温馨祝福,结束活动1、总结收获,自信人生。

8、由学生反思总结收获。2、歌曲相信自己 ,在歌声中回顾走过的风雨成长心 路,感受团体的力量, 胳膊挽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共同唱起 相 信自己。3、温馨祝福。互赠祝福,感受团队的力量,祝愿自信 人生到永远。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 2 团体名称人际关系提升训练营团体性质异质的、封闭式的人际关系提升小组团体规模由 10 到 15 人组成参加对象 在校大学生。希望组员是异质的,所以会尽量平衡他们 的性别、年级和专业,但是年龄跨度上不能太大。需有比较 强烈的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提升人际交往技巧、端正交往态 度的愿望,能真诚地对待小组活动,并且性格友善和坦诚, 能和他人和睦相处。将不选择刚刚经理了重大事件或性情过

9、于极端的组员,并且确保组员之间是陌生的。团体活动时间、活动地点、费用 每周一次,共五次,每次约 2 小时。 封闭、安静的、有活动椅子的活动室。活动的费用待定。组长介绍袁晓霞:女, 学习过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及其他一些心理学课程,为人真诚、开朗、乐观、热情,沟通能力 和协作能力比较好,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受过专门的训练。团体目标通过为组员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小组气氛,引 导他们回顾过去的经历, 思考自己的性格、 价值观、 优缺点、 人生目标等一系列和人际有关系的内容,希望组员在团体中 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觉,在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 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自己与

10、 人交往的能力。理论依据“印刻”理论著名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组鹅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母鹅自己孵化,这部分小鹅出壳 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物是母鹅。根据常识,这部分小鹅会跟 随母鹅,同它保持亲近和依恋的关系。事实也确实如此。另 外一部分鹅蛋是人工孵化的,小鹅出壳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 物是实验者本人。这部分小鹅便把实验者当成母鹅,紧紧追 随,把研究者当成母亲来亲近和依恋。这种有机体在其生命 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早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称 为“印刻”,通过印刻而形成的依附行为,对有机体产生持 久、深刻的影响。人类的生物发展水平虽然比动物要高得多,但人类也有 同“印刻”相类似的

11、过程。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自幼儿与狼, 兄等动物产生了强烈的依恋而逃避人类。此外,人类的婴儿 也会在“敏感期”出现对母亲的依恋。人的交往和人际关系 的需要,正是在这种最初的依恋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能理论”另外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对群体的依恋是人的本能或遗传,是人类祖先时代就已经形成的能力。人类的祖先古猿 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差,要想保存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就必须 以群体的方式活动,依靠群体的力量来抵御灾害, 获得食物。 经过长期的进化,这种群集的习性传递给后代,使人类先天 具有与人共处, 交往的需要。 他们研究了人类的近亲恒河猴, 发现在它们身上也存在对同伴的依恋现象。实验证明,恒河 猴的依恋行为取

12、决于对象是否能够提供温暖、舒适的机体特 点,而不在于能否提供食物。动物的依附,合群倾向和表现,为人际这人际交往这一 人类行为的形成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对我们认识人际交往 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和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首先,生理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其次,安全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再次,爱和归属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 爱和归属的需求,既是交往的结果,又是进一步交往的推动 力。又次,尊重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 最后,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人际交往需求理论心理学家威廉

13、姆斯库兹提出,人有三个方面的需求 爱、归属和控制,这些需求推动人们去进行交往。这一理论 称为人际需求理论。爱的需求反映的是一个有表达和接受爱、友谊的愿望, 这种愿望促使他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归属的需求反映的是希望自己存在于群体之中,与他人 在一起的愿望。控制的需求反映的是人希望拥有一定的权利,对他人发 生影响的愿望。上述三种需求反映出人际交往是人的心理的需要,但对 其具体的行为表现应有恰当的认识、适度的爱、归属和控制 需要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而过分的亲密、交 往和控制与过分的冷漠、孤独和无视秩序都会对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成人早期:亲密对疏离此时,年轻人通过青春期的发展,已确立了稳定的自我 同一性,这就为他们建立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打下了基础。参考文献1、刘晓新 . 毕爱萍 . 人际交往心理学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XX2、余琳 . 崔芳. 涂玉香 . 高健. 大学生心理 健康 . 武汉大学出版社 ,XX3、吴远 . 缪志红 . 施春华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 心理咨询 . 河海大学出版社 ,XX4、林崇德 . 发展心理学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5 、郑日昌 . 大学生心理咨询 . 山东教育出版 社,19996、樊富珉 . 团体心理咨询 . 高等教育出版社 ,XX 团体方案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