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澄海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294860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澄海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汕头澄海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汕头澄海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汕头澄海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汕头澄海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汕头澄海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澄海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汕头市澄海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作者: 日期:汕头市澄海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斟酌甄别 罢黜相形见绌 拒载刊载B奴隶颤栗 跻身济济一堂 店铺铺张C赝品梦魇 滂沱气势磅礴 复辟辟谣D拜谒摇曳 忌惮箪食壶浆 屏蔽屏气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小偷门”“错字门”“会所门”北京故宫几年接连曝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丑闻,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余波未过,又传出故宫所藏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器被摔碎的消息,口耳相传,这消息立刻传遍各地,

2、国人无不痛心疾首。虽然故宫一再宣称正在积极进行修复,但常识告诉我们,其文物价值已经不能与原件相提并论了。A瞠目结舌 B口耳相传 C痛心疾首 D相提并论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将充分利用能源消费和约束碳排放的“倒逼”机制,研究通过碳排放交易,提高产业的转型升级。B人大会议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传统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C美国近来加强与日、菲、澳的军事联系,令亚太多国深感忧虑。对此,中国军事专家罗援少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加紧重返亚太,尤其是军事重返,应首先对中国保持军事透明。”D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其

3、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作为中国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会过得快乐吗? 。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骆驼, , 。之所以说是生活目标而不是人生目标, ,而我们很多人短时间内实在弄不明白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 ,所以,为一年的生活定下目标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标 。 迷茫和绝望会充满了心田 快乐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标不再给快乐留下丝毫的空间但是我们想清楚一年之内到底想干什么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是因为人生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情A B C D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4、成5-9题。(共22分)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意欲遁去。公

5、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弯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

6、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节选自聊斋志异妖术,有删改)注禳: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弯:拉弓。指开弓射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决人生死 决:判断 B公疾斫之 斫:用刀斧砍C. 倚剑危坐 危:端正 D. 烛之,则纸人 烛:燃

7、烧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将代问之 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B及地则高如人 此则人之变也C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D皆为犬血模糊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7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 )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 公方骇,鬼则弯矣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 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

8、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C于公面对狡诈可怕的纸人、土偶、木偶的攻击,毫不畏惧,奋起搏斗,既表现出大勇又表现出大智。D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最终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9断句与翻译。(10分)(1)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2)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3分)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4分)10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

9、题。(7分)寻 春王阳明十里湖光放小舟,谩寻春事及西畴。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日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注】意到:估计(我)到近旁。(1)颔联中“江鸥”的形象有何特征?(3分) (2)王阳明的诗歌常将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请结合本诗简要说明。(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只按前4题计分)(8分)(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韩愈师说)(2)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3)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4)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

10、(5)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柳永蝶恋花)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经济动车与文化警觉沈苇几年前,在苏州的一次诗会上,我说苏州园林已经消失了,令在座的诗人们感到惊讶、不解。我接着说,消失的不是苏州园林里的亭台楼阁、假山瘦石、草木花卉,而是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情怀。苏州园林成了旅游景点和文化空壳。今天,我们的财富和能力足以建造更多的苏州园林,甚至能把整座城市变成园林,但我们的心灵已远离了苏州园林所代表的那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开着宝马、凯迪拉克的 “名人”急冲冲出入于今天的 “苏州园林”,但他的目光不再注意墙角边一朵小花的开放和凋零,他的心灵再

11、也体验不到水塘里一尾锦鲤游弋的快乐。我觉得火车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旅行工具。相对于汽车,火车有空间感;相对于飞机,火车则有时间感。所以,在中国火车全面提速的早几年,我甚至想给铁道部长写信,建议他给兰新铁路减速。因为我生活在新疆,而我的老家在浙江,每次回家和返疆,都要乘坐往返于乌鲁木齐和上海之间的54次、51次列车。提速前,这趟列车要走三天三夜:第一天,大家为了 “占领”行李架可能会发生争吵、冲突;第二天,面对面有些尴尬,从沉默到试探性地沟通、说话;第三天,敞开心扉,有了无障碍交流,有的开始分享一只烤鸡,一起喝起了啤酒在火车上结识朋友、产生爱情,是时常发生的事情。火车提速到两天两夜后,第一天和第二天

12、情形照旧,第三天却没了一起乘坐了火车,一起经历了漫漫长旅,车上与车下,都是陌路。 “慢”的乐趣消失了,这使人感到遗憾和惆怅。我想给铁道部长写一封信,不是要反对进步、阻挠发展,而是包含了一个 “游子”朴素、诚恳的文化动机。这两件事情,表面上看是社会进步带来生活方式改变的两个例子,具有抽样分析、个案讨论的价值。但环境的变化已触及到每个人内心,并且是切身的、具体而微的。时代步伐和个人节拍之间,出现了失调;粗犷强悍的经济运动与细致完美的文化建设之间,也出现了明显失衡,文化困惑由此产生。难道社会已分成了几张皮: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心灵的但社会仍是一个整体,必须在一个共同体中协调向前,尽管它有点气喘吁

13、吁、慌不择路的样子,却是包裹在一张皮里面的。我们深陷于资讯、影像与复制之中,置身于雅克厄鲁尔所说的 “极度视觉化的时代”,一切都从属于视觉化,在视觉化之外什么都没有意义。 经济是个手段,不是心智完善以及抵达完美人性的目标。文化朝向这一目标,所以文化需要工具和手段。我们将文化遗产划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那么,从文化现实来说,文化又可以分为外部文化和内在文化。内在文化指向心灵、情感、思想、人性,这也正是文学需要呈现和探讨的。只有人类内在的天赋秉性得以有效、和谐地发展,人性才能获得尊严、富足和愉悦。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工具和手段,追求文化的高质量、高品位,并抵达文化内在的终极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宗教、科学、诗歌、哲学都肩负着这一基本的责任和使命。但目前的情况是,文化共时性 (古典当代、传统创新)被忽略了,文化关系 (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生了错位,文化工具和文化手段往往被当作了文化目标。一方面,太多的聪明人把文化搞得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他们高谈阔论文化,其实是打着文化的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