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表论文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251818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表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表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表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表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表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表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表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表论文) 作者: 日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概念、系统的主要功能、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特点及主要技术特征,并且简要论述了IEC67850标准及其特点。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化变电站;IEC61850标准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担负着电能转换和电能重新分配的繁重任务,对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

2、提供高质量电能服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开始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实施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可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基建投资,并为推广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了手段。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电气量测系统(如光电式互感器或电子式互感器)、智能电气设备以及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朝着数字化方向迈进

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现在下述6个子系统的功能中:1)监控子系统;2)继电保护子系统;3)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4)电力系统的低频减负荷控制子系统;5)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子系统;6)通信子系统。这部分内容比较丰富,且有许多文献对之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本文不再详述。2 传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2.1系统结构目前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从设计思想分类有以下三种1:(1)集中式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其外围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处理运算,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功能。其特点是:对计算机

4、性能要求较高,可扩性、可维护性差,适用于中、小型变电站。(2)分布式按变电站被监控对象或系统功能划分,多个CPU并行工作,各CPU之间采用网络技术或串行方式实现数据通信。分布式系统扩展和维护方便,局部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正常运行。该模式在安装上可以集中组屏或分屏组屏。(3)分散分布式间隔层中各数据采集、控制单元(I/O单元)和保护单元就地分散安装在开关柜上或其他设备附近,各个单元之间相互独立,仅通过通信网互联,并同变电站级测控主单元通信。能在间隔层完成的功能不依赖于通信网,如保护功能。通信网通常是光纤或双绞线,最大限度的压缩了二次设备和二次电缆,节省了工程建设投资。安装既可以分散安装于各间隔,也

5、可以在控制室中集中组屏或分层组屏,还可以一部分在控制室中,另一部分分散在开关柜上。2.2存在的问题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1)一次和二次之间的信息交互还是延续传统的电缆接线模式,成本高,施工、维护不便;2)二次的数据采集部分大量重复,浪费资源;3)信息标准化不够,信息共享度低,多套系统并存,设备之间、设备与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困难,形成信息孤岛,信息难以被综合应用;4)发生事故时,会出现大量的事件告警信息,缺乏有效的过滤机制,干扰值班运行人员对故障的正确判断。3 数字化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科技发展规

6、划已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研究数字化变电站并建设示范站,且目前已有数字化变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行,如云南省曲靖市翠峰110千伏数字化变电站。3.1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数字化变电站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完全数字化的变电站,基本特征为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运行管理自动化等。数字化变电站有以下主要特点:(1)一次设备智能化采用数字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开关(或配智能终端的传统开关)等智能一次设备。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间用光纤传输数字编码信息的方式交换采样值、状态量、控制命令等信息。(2)二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间用通信网络交换模拟量、开关量和控制命令等信息,取消控制电缆。(3)运行管理系统自

7、动化应包括自动故障分析系统、设备健康状态监测系统和程序化控制系统等自动化系统,提升自动化水平,减少运行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3.2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技术特征34(1)数据采集数字化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标志是采用数字化电气量测系统(如光电式互感器或电子式互感器)采集电流、电压等电气量,实现了一、二次系统在电气上的有效隔离,增大了电气量的动态测量范围并提高了测量精度,从而为实现常规变电站装置冗余向信息冗余的转变以及信息集成化应用提供了基础。(2)系统分层分布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集中式向分布式的转变,第二代分层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大多采用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和开放式互连规约,能够更完整地记录

8、设备信息并显著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上根据IEC61850通信标准定义,可分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三个层次。各层次内部及层次之间采用高速网络通信。(3)信息交互网络化与信息应用集成化数字化变电站采用低功率、数字化的新型互感器代替常规互感器,将高电压、大电流直接变换为数字信号。站内设备之间通过高速网络进行信息交互,二次设备不出现功能重复的I/O接口,常规的功能装置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以实现数据及资源共享。目前国际上已确定IEC61850为变电站自动化通信标准。此外,数字化变电站对原来分

9、散的二次系统装置进行了信息集成及功能优化处理,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常规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保护、故障录波、量测与计量等装置存在的硬件配置重复、信息不共享及投资成本大等问题的发生。(4)设备操作智能化新型高压断路器二次系统是采用微机、电力电子技术和新型传感器建立起来的,断路器系统的智能性由微机控制的二次系统、IED和相应的智能软件来实现,保护和控制命令可以通过光纤网络到达非常规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系统,从而实现与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数字化接口。(5)设备检修状态化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可以有效地获取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以及各种IED装置的故障和动作信息,实现对操作及信号回路状态的有效监视。数字化变电站中几乎不再存

10、在未被监视的功能单元,设备状态特征量的采集没有盲区。设备检修策略可以从常规变电站设备的“定期检修”变成“状态检修”,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6)系统结构紧凑化和建模标准化数字化电气量测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可以将其集成在智能开关设备系统中,按变电站机电一体化设计理念进行功能优化组合和设备布置。在高压和超高压变电站中,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及其他自动装置的I/O单元作为一次智能设备的一部分,实现了IED的近过程化(process-close)设计;在中低压变电站可将保护及监控装置小型化、紧凑化并完整地安装在开关柜上。IEC61850确立了电力系统的建模标准,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定

11、义了统一、标准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实现智能设备的互操作性、实现变电站的信息共享和简化系统的维护、配置和工程实施等方面。3.3 IEC61850标准5IEC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工作组制定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是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唯一的国际标准,也将成为电力系统从调度中心到变电站、变电站内、配电自动化无缝连接的通信标准,还可望成为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工业控制通信标准。与传统的通信协议体系相比,在技术上IEC61850有如下突出特点:1)使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2)使用分布、分层体系;3)使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特殊通信服务映射SC

12、SM技术;4)使用MMS(manufacture message specification)技术;5)具有互操作性;6)具有面向未来的、开放的体系结构。4 结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对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变电站正在兴起。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数字化变电站具有以下优势:减少二次接线,提升测量精度,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避免电缆带来的电磁兼容、传输过电压和两点接地等问题,解决设备间的互操作问题,变电站的各种功能可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避免设备重复,自动化运行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2杨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J.电力系统通信,2007,28(12):1-5.3高翔,张沛超.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4汪秀丽.数字化变电站综述J.水利电力科技,2007,33(2):7-15.5任雁铭,秦立军,杨奇逊.IEC 61850通信协议体系介绍和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8):62-64.6丁书文,黄训诚,胡起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