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与探索

上传人:305****881 文档编号:142249963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与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与探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与探索 作者: 日期:突出产业支撑 城乡互动发展努力打造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中共旬邑县委 旬邑县人民政府(2010年9月)旬邑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0镇、4乡、187个行政村、28万人口。作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大红旗单位”的旬邑县,曾经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经验。近年来,在省、市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旬邑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2、、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和谐。旬邑始终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从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入手,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从做强县城、做大重点镇、做好中心村四个层面,促进城镇化步伐;以实现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一元化为目标,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质量。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率先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率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统筹产

3、业布局 增加农民收入 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带动力量,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旬邑县始终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农民增收的首要任务来抓,以建设现代绿色果业为重点、百万头生猪大县为依托,采取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措施,大力实施“粮食稳产增收、果业提质增效、畜牧规模扩张、蔬菜增效增收、劳动力转移就业”五大工程,形成了以果带畜、以畜促果、畜菜互动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夯实了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实施粮食稳产增量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旬邑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全县耕地总面积73万亩,其中粮食面积32万亩。积极实施粮

4、食稳产增量工程,按照“良种引路,良法跟进,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思路,调减低产小麦面积,扩大春播地膜玉米面积,优化粮食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良种统供、测土施肥、科学播种、旱作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五项关键技术,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一批小麦、玉米百亩核心攻关田和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积极推行“良种到田,良法到户,技术到人”生产模式,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2009年落实惠农政策资金825.2万元,其中地膜玉米补贴176.3万元,农机具补贴150万元,粮食总产10.9万吨。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实现苹果产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管理粗放型向生产标准化转变。按照“稳定规模

5、、优化管理、提质增效、创优品牌”的思路,以发展现代果业为目标,以苹果标准化生产为抓手,以生产有机苹果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现代农业苹果示范园建设项目,逐步形成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体系化、管理现代化,最终实现产业化。每年更新改造果园1-3万亩,全县苹果总面积稳定在50万亩,苹果套袋100%,优果率达到85%以上,农民人均苹果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苹果成为旬邑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已建成绿色苹果基地25万亩,无公害苹果基地15万亩;建成有机苹果示范园11个、1.7万亩,出口注册苹果园3万亩;抓建生态果园示范村5个、7842亩。为了适应果业标准化生产和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的需要

6、,全县发展果农协会134个,入会果农1.2万多人。积极发展碘硒果、牛奶果、SOD果等有机特色果及开发生产精品艺术果,增加果品附加值,紧紧围绕苹果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等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建设了北山果业、蓝海果业、通达果业、绿野果业等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延长了果业产业链,全县已建成冷藏库24个,总储量12.8万吨。2015年,全县绿色果品生产基地达到30万亩,出口注册基地达到10万亩,有机苹果达到5万亩,杂果林面积达到7万亩,农民人均苹果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实施畜牧规模扩张工程,努力形成以畜促果、以果促畜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为了适应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果品的需要,旬

7、邑县抢抓百万头生猪大量建设机遇,按照“扳块推进、规模扩张、标准化养殖、良种化繁育”的思路,以养殖大户为龙头,以万头示范村为重点,大力推行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提倡果园养猪和家庭适度规模养殖,以行政、市场、科技三带动为动力,扩基地、强龙头、兴中介、重销售,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使畜牧业发展有了新突破。2010年整合畜牧支农资金230万元,全县建成千头生猪育肥场2个,600头商品代种猪场6个,百头育肥场360个,生猪存栏达到21.2万头,存栏100头以上养殖户1028户,能繁母猪存栏1.8万头。积极推广“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建设模式,努力形成以畜促果、以果促畜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到20

8、15年,建成千头祖代种猪繁育场3个,600头商品代种猪场110个,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120个,生猪存栏达到65万头,畜牧产值达到12亿元。实施蔬菜增收增效工程,发展“一村一品”,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坚持把“一村一品”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开发。以培育大棚蔬菜基地村、种菜大户为突破口,推广蔬菜无公害栽培,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区域化种植和管理,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大棚蔬菜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积极开发马栏老玉米、土豆和底庙大葱、西甜瓜以及清塬

9、土鸡蛋,湫坡头食用菌等特色产业。2010年开工建设蔬菜大棚420座,建成320座,面积达到280亩,其中20座以上连片大棚蔬菜生产基地5个,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全县目前建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2个,市级示范村14个。到2015年建成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1500座,蔬菜种植面积4.8万亩;“一村一品”示范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示范村农户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大力发展劳动产业。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县劳动服务中心等培训单位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供务工和创业信息,使劳务输出成为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劳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积极实施“阳光工程”、

10、“人人技能工程”,根据市场需求,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深入开展深层次、多专业以及中高级技能培训,实现劳务输出技能化、组织化、长期化。2010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5万人,全县累计转移就业7.9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00多个,开展创业培训150人次,城镇再就业培训300多人次,外出务工人员岗前培训5155人,职业技能鉴定382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9户561.5万元,创办企业20多家,直接扶持就业1316人,吸纳就业4626人。深化农村改革 消除体制障碍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抓点示范、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林权、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消除体制障碍,促进城乡融合发

11、展。一是加快土地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引导群众采取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土地逐步向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集中,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保障。止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4万亩。同时,扎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完成93.07万亩林地确权发证任务,占应改革面积的100%,签订合同书1.2万份,完成签订合同面积84.27万亩,占应签订合同面积的100%;发放林权证9600份,完成发证面积89.4万亩,占应发林权证面积的96%,进一步明晰了林地产权,搞活了林业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二是推进房产制度改革。今年我们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发证率90%以上。

12、这一制度改革,不仅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而且促进了城乡人口快速流动,使更多的农民走进城镇,购房置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为了消除二元户籍管理造成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别,我们率先在全市启动了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了户籍一元化管理。制定出台了旬邑县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户进城实施办法、旬邑县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退出与利用实施办法、旬邑县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办法。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有序转移,逐步缩小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差异,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障碍。四是实施财政金融制度改革。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和“金财工程”建设,全面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财村用乡监管”, 规范了乡村财

13、务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特别是着眼破解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筹资难题,启动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统筹城乡建设 加快城镇化进程 切实缩小城乡差距城镇化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载体。围绕打造宜居生态魅力新旬邑,旬邑县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巩固县城、发展乡镇、提升农村。坚持以县城为龙头,以镇区为纽带,以农村为重点,从县、乡、村三个层面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有力地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抓好县城建设,提升县城文明水平。近年来,旬邑县县城建设上,大力实施“西进东扩”战略,建成开通了迎宾大道、阳光大道、旬

14、东大道,县城“三纵五横”公路网基本形成,拉大了城区框架;完成了商业水街河道衬砌、四道橡胶坝防洪工程,实施了县城供水水源和东区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完成了翠屏山山体亮化和截污干管、集中供热和天然气二级管网铺设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2010年,投资3.2亿元,重点抓了商业水街、旬中新校区、供热管网、城市天然气、旬邑宾馆、西区入口景观建设和中山街、西大街改造,彬旬引线坡段绿化,8月份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县城省、市复审验收。同时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建设拆迁安置房,投资1亿元,建设10栋9.1万平方米居民小区,集中安置城关镇东西关、小塔村居民600余户。按照“一城两区”的格局拓展县城规模,县城总规划面积12.0

15、3平方公里,到2015年主城区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太村组团区达到5.31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5.5万人,重点镇达到2万人。抓好镇区建设,强化服务功能。镇区是农民进城的首选之地,旬邑县针对城乡建设“两头强、中间弱”的实际,加大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镇区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化水平。2009年,投资620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资1800万元,启动实施了大规模的镇区建设工程,完成了底庙等11个乡镇街道,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实施了原底等11个乡镇机关取暖、洗澡、改厕工程。太村重点镇总投资13062.7万元,2010年完成投资8614.3万元,已完成4500平方米商品楼主体建设,实施长4950米的创业大道延伸段、兴业路及书院路修筑工程,铺筑了排水渠,安装了路灯,栽植了绿化苗木,初步构建起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年底,完成撤乡并镇任务,将现有的10镇4乡合并为11个乡镇。抓好中心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近年来,旬邑县以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为目标,按照“抓点、连线、扩面”和“巩固、提升、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结合土窑洞搬迁、移民搬迁、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重点建设中心村,促使小村向大村集中,大村向社区集中,社区向镇区发展,实现了板块推进、城乡融合、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