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苏教必修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223223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苏教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苏教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苏教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苏教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苏教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苏教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苏教必修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 “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清竹枝词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后世评价:“中国第一奇书” “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红楼梦的命名:,从通灵宝玉的来历取名为石头记; 从黛玉以泪报答宝玉滋润之恩角度取名还泪记; 从一僧一道的神秘角度命名为风月宝鉴; 以书中主要的女主角得名的金陵十二钗。,题石头记,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关于红楼

2、梦旨义思想历来众说纷纭,鲁迅定义为“人情小说”, 脂砚斋凡例评: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红楼梦一书与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胡适红楼梦考证: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 蔡元培红楼梦索隐:揭清之失,悼明之亡。,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一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才华在红楼女子中无人可及,冰雪聪明,最终却泪枯而死。,第五回写贾宝玉在“太虚幻境”喝的仙酒和仙茶分别叫做“千红一窟

3、”“万艳同杯”,实则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红楼梦是女性的悲歌。,元春在宫中病死,探春远嫁,迎春被丈夫折磨而死,惜春出家,黛玉病死,宝钗守寡,史湘云丈夫得痨病,妙玉被强盗劫到海上不屈而死,凤姐病死,秦可卿上吊而死。晴雯赶出贾府病死,袭人想嫁贾宝玉却嫁给蒋玉涵,香菱难产而死,鸳鸯上吊而死,司棋投井而亡,尤二姐吞金自杀,尤三姐自刎而亡,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 其一:黛玉 宝钗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条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也有四句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株枯木是林字,悬着玉带,分明是林黛玉。林黛玉有咏絮之才。咏絮才,用的是晋代谢道韫典故。 谢安

4、雪天吟诗: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郎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分明便是薛宝钗。宝钗有停机之德。停机德,是汉代乐羊子的妻子,在乐羊子中断学业回家时,她停机断布,以厉丈夫继续求学。宝钗有这样的德行,结果如何?金钗雪里埋而已。象宝钗这样德才兼备的大家闺秀,一心想出人头地者,真还不如死了好受。,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贾宝玉难忘林黛玉),收尾 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

5、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 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 身前身后漫评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 千古文章。,芹,印,曹,雪,14,翠幄 仪门 敕造 便宜 惫懒 放诞 伺候 作揖 嫡亲 狡黠 杜撰 内帏 两靥 忖度 阜盛,W,y,Ch,bin,bi,dn,c,y,d,xi,zhun,wi,y,cn,f,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6、注音,课文情节介绍,第一部分:林黛玉到荣国府。 1.第一段,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 2.林黛玉与贾母、两位舅母、李纨和众姐妹见面。 3.初见王熙凤。 第二部分:写黛玉拜访两位舅舅,并从侧面介绍宝玉。 1.写黛玉拜访大舅,虚写贾赦。 2.写黛玉拜见贾政,借王夫人之口交代宝玉。 第三部分:写黛玉陪贾母吃饭,与宝玉相见。 第四部分:安排林黛玉住处。,分析人物形象,活动二,林黛玉,1.“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贯穿了林黛玉进贾府的始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这种心理的细节。 她为什么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何谓细节,细节是指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刻画人物时, 或点化肖像, 或描摹神

7、态, 或描写动作, 或揣摩心理。 可以是一个细小的场景,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第3段)迎春三姐妹来时 (第5段)王熙凤出场时, (第7段)在邢夫人处, (第9段)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 (第10段)在王夫人房中, (12段)在贾母房中吃饭时, (12)、(14)段关于读书的两次回答 ,林黛玉为什么会“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来到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 所以,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 细心、谨慎、多虑、善

8、感、自尊是她的性格特点。,2. 除了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之外,课文中也有对黛玉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在文中找出相关句段,看看体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1、众人眼中:“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2、王熙凤眼中:“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3、宝玉眼中:“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

9、胜三分。”,林黛玉,体质的病弱 气度的不凡,美貌多情 娇弱多病 聪慧灵秀,外貌描写,容貌的标致,3.黛玉是作者曹雪芹呕心而成的主角,本应不惜笔墨详写精绘,全书却很少写其服饰,对黛玉的肖像是“虚多实少,绝去形摹”,此处更是“穿戴竟无一字提及”,这是为什么呢?,略写服饰,增加人物寄人篱下的辛酸感,增强其凄凉的悲剧色彩。 显其神而略其形,用虚笔写意展示黛玉的肖像,突出其才情女子超凡脱俗的空灵感,使形象更加美好理想,更浪漫富有魅力。 脂砚斋评:“不写衣裙装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可见宝玉之脱俗。 周汝昌先生强调:红楼梦写人物,专门抓人物的精、气、神,就能让你感觉到她就在那儿,就是活的。

10、,林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聪慧灵秀、知书达礼、有教养、为人处处小心谨慎的少女形象。,“机关算尽太聪明”的荣府管家,王熙凤,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王熙凤的什么性格特征? 1、写出场 2、绘肖像 3、见黛玉 4、回王夫人,写出场: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脂批: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得此机括耶?,绘肖像: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

11、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脂批: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得为熙凤。,清代言妇女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清李渔)。 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一身的妆饰,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侧面反映了她的内心的空虚。与其说是褒赞,勿宁说是贬谪。,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见黛玉,见黛玉: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

12、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一箭四雕,讨贾母的欢心, 使黛玉感到温暖, 让邢、王二夫人感到愉悦, 让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觉得内心平衡。,回王夫人:,精明能干、机变逢迎 脂评:“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话机变欺人处耳”。,“月钱已放完了”。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回王夫人,写出场,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绘肖像,华丽珠光宝气 三角眼吊梢眉,姿容俏丽 刁钻狠毒 庸俗虚荣,见黛玉,察言观色 机变逢迎,一笑、一哭 举止言行,果断能干,王熙凤,放诞泼辣 地位特殊,王熙凤,肖像外貌描写:美而艳,贪而俗,威而刁

13、“凤辣子”的称呼:泼辣 语言动作描写:精明能干、善于逢迎、狡黠机变 王熙凤的形象: 精明能干、善于逢迎、泼辣狡黠、深得贾母欢心、独揽贾府大权的贵族妇女形象。,是是非非王熙凤,冷子兴: 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周瑞家的: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秦可卿: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 贾珍:从小儿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 兴儿: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

14、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红楼梦曹雪芹,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贾母对王熙凤戏谑的介绍,说明了王熙凤( ),A、性格泼辣 B、深得贾母喜爱 C、在贾府中具有特殊地位 D、心肠狠毒,狡黠刁钻,A、B、C,贾宝玉,在黛玉眼中,他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本文对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哪三个重点?,1、出场前的侧面勾勒,2、出场后的肖像描写,3、西江月二词的总结,1、出场

15、前的侧面勾勒,1.王夫人的介绍-“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2.母亲说过-“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宝玉的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是封建社会的叛逆。,2、出场后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 “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照应“还泪之说” 宝玉“摔玉”-对天命的反抗,反对束缚,追求男女平等。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照应“还泪之说”。 要求住在碧纱橱外-便于和妹妹厮混。,3、西江月二词的总结,第一首说他不通仕途经济,第二首是说他对封建制度的危害,是一个“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子孙。 手法-反语,似贬实褒。

16、主要性格-叛逆,反抗封建传统束缚,追求独立,追求个性解放。 形象-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而是“于国于家无望”的逆子贰臣。,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孽根祸胎 混世魔王 疯风傻傻 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 内帷厮混,与世俗格格不入,出场后的肖像描写,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眉清目秀英俊多情,西江月二词的评判,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于家于国无望。,独立不羁封建叛逆,(似贬实褒),对贾宝玉性格的刻画,练习巩固,宝玉人物形象,宝玉形象小结: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蔑视世俗,善良多情,有独立精神、叛逆性格的贵族公子。,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贾宝玉出场时,插入后人评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词,其作用是 A、反映了作为公子哥的贾宝玉的性格的另外一面,“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B、说明贾宝玉徒有英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