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醛酮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2214247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有机化学醛酮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大学有机化学醛酮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大学有机化学醛酮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大学有机化学醛酮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大学有机化学醛酮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有机化学醛酮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有机化学醛酮ppt课件(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醛 酮,.,12.1 醛酮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异丁醛,酮按所连的两个烃基命名:,二苯酮,醛, 标记取代基位置。,-甲基丁醛 -甲氧基丁醛 -苯基丙烯醛,.,醛的命名: 选择主链确定母体:选择含有醛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并根据碳原数目确定为某醛。 编号:从醛基开始编号。 书写名称:将取代基按规定书写名称(与烷烃相似)。,2. 系统命名法:,.,酮的命名: 选择主链确定母体: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并根据碳原数目确定为某酮。 编号:从离羰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并标羰基的位置。 书写名称:将取代基按规定书写名称。,.,羰基在环上,称为环酮; 羰基不在环上,将碳环作取代基,环

2、己酮,环己基乙酮,芳香醛酮:将芳基作取代基,3-苯基丙醛,苯乙酮,.,6-甲基-5-氯-3-庚烯-2-酮,3-庚烯-2,5-二酮,2,3,5,6,3,5,2,当主链中有 C=C 时,则称烯醛、烯酮,.,12.2 生成醛酮的部分反应(醛酮的制备),一. 从烯烃到醛酮,a) 烯烃的氧化,.,b) 羰基合成(烯烃醛化),工业上制备多一个碳的醛,RCH=CH2 + CO + H2,RCH2CH2CHO,+,主要,次要,*,.,二. 从炔烃到醛酮,a)与水加成(直接水化),制酮,*,产物的结构特点:除乙炔可得到乙醛外,端基炔 将得到甲基酮,二烷基炔将得到非甲基酮。,反应遵循“马氏规则”,.,B) 硼氢化

3、-氧化(间接水化),制醛或酮,*,RCH2CHO,反马氏加成产物,产物的结构特点: 端基炔最终产物为醛;非端炔的最终产物为酮。,.,三. 从芳烃到醛酮,制芳香酮,A) 傅-克酰基化反应,*,.,B)Gattermann-Koch反应,制芳香醛,*,R,+ CO + HCl,可视为:,酰基化试剂,.,四. 从醇到醛酮,醇的氧化:,RCH2OH,RCOOH,R2CHOH,RCHO,RCOR,(O: KMnO4, HNO3, K2Cr2O7/H+ 等),*,制酮,制醛,.,五.从羧酸及其衍生物到醛酮(还原),.,12.3 醛酮的结构,共平面,强极性,+,.,IR谱: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出现在185

4、0 1700cm-1处,若羰基与双键处于共轭体系,其吸收峰将向低波数区移动。,在1700cm-1左右处均有一个强而尖的吸收峰, 为 CO(羰基)的特征吸收峰。,.,a. 在1700cm-1处均有一个强而尖的吸收峰,为 CO(羰基)的特征吸收峰。b. 醛基在2715cm-1处有一个强度中等的尖峰,这是鉴别分子中是否存在 CHO的特征峰,可用于CHO存在与否的鉴别。,.,NMR谱:醛基质子特征吸收峰的化学位移值 =910,以此可证实CHO的存在。,.,醛酮的结构与反应性,-活泼H的反应 (1)烯醇化 (2) -卤代(卤仿反应) (3)羟醛缩合反应,.,12.4 醛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

5、、还原反应,活泼氢的反应,.,12.4.1 羰基加成,.,亲核,决定反应速度的关键步骤是第一步, 亲核试剂的进攻引起的,称亲核加成反应。,.,醛酮亲核加成的活性:,判断原则:,1)空间位阻:羰基附近位阻越小,越有利; 2)电子效应:羰基碳上的正电性越强,越有利。,.,影响亲核加成反应活性的两个主要因素:,(A) 电子效应,羰基碳上连有-I、-C吸电基团将使羰基碳原 子的正电性,从而有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 反之, 连有+I、+C供电基团,将使羰基碳原子 的正电性, 不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B) 空间效应,羰基碳原子连有基团的体积,空间位阻, 不利于亲核试剂进攻,反应活性相对。故:,.,

6、练习:按羰基的亲核加成活性排序, , ,.,12.4.1 羰基亲核加成,一. 与HCN加成,-羟基腈,H2O/H+,多一个C的-羟基酸,.,可逆,不可逆,反应机理:,.,(2) 能发生此反应的羰基化合物是:,(1) 碱性有利于反应。,反应特点:,.,(3) 醛酮的相对活性:醛酮与HCN加成反应的活性与醛酮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有关: 脂肪族醛酮: 脂肪醛(酮)与芳香醛(酮): 芳香醛:,.,1,2,3,4,.,二. 与NaHSO3加成,反应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及八碳原子以下的环酮,(饱和水溶液),.,应用:,-羟基磺酸钠易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的NaHSO3 溶液而析出无色针状结晶,故可定性鉴

7、别。,B) 用于分离、提纯;提纯醛、甲基酮、8C环酮,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产品中加入稀酸或稀碱,可 使加成产物羟基磺酸分解为原来的醛酮。,.,C)制备-羟基腈,.,三. 与格氏试剂加成,其中的: 是一个高度极化的共价键,其烃基部 分具有很强的亲核性,可与醛、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四. 与炔钠加成,.,五. 与ROH加成,反应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一般采用无水条件下通入HCl气体来催化反应。,.,缩醛,(Cat.为无水强酸或干HCl),.,缩酮,O,酮与醇的作用比醛困难,但在酸催化下与 乙二醇作用容易得到环状的缩酮。如:,分子内也能形成半缩醛、缩醛。,.,应用:,可用来保护羰基。,缩醛(酮

8、)结构与醚类似,其性质与醚相似,对碱、氧化剂、还原剂稳定。但缩醛(酮)又与醚不同,在稀酸中易水解成原来的醛(酮);反应是可逆的。,.,e.g.:,.,e.g.:,BrCH2CH2CHO,(1),BrCH2CH2CH(OEt)2,BrMgCH2CH2CH(OEt)2,.,CH2=CHCHO,(2),CH2=CHCH(OEt)2,.,五. 与氨衍生物加成消去反应,氨衍生物,.,羟胺,肟(wo),肼,腙,.,苯肼,苯腙,氨基脲,缩氨脲,.,H2N-OH H2N-NH2 H2N-NH-C6H5 H2N-NH-C6H3(NO2)2 羟 胺 肼 苯肼 2,4-二硝基苯肼 (产物:肟)(产物:腙)(产物:苯

9、腙),氨基脲,(产物:缩氨脲),2) 反应范围:绝大多数醛酮都可以与NH3及其衍生物反应,应用: 1)产物为固体,具有固定的晶形和熔点。提纯醛酮;鉴别醛酮,.,黄色晶体,2,4-二硝基苯肼 (羰基试剂),常用于鉴定醛酮,与肼和苯肼等反应的产物为结晶固体,可用于醛、 酮的定性鉴别。常用的羰基试剂为2, 4-二硝基苯肼。,.,3)保护羰基,.,2. 与Wittig试剂加成,季鏻盐 Wittig试剂,10,.,1)可用于合成特定结构的烯烃(因卤代烃和醛酮的结构可以多种多样)。 2)醛酮分子中的 C=C、CC对反应无影响,分子中的COOH对反应也无影响。,3)魏悌希反应不发生分子重排,产率高。 4)能

10、合成指定位置的双键化合物。,Wittig试剂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广泛用于烯类的合成 这类反应具有以下特点:,.,-H以正离子离解下来的能力称为-H的活性或-H的酸性。,影响-H活性的因素: Y的吸电子能力。 -H 周围的空间环境。 负碳离子的稳定性。,判断-H活性的方法: pKa值,12.4.2 -H原子的反应,.,酮式、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烯醇式含量 1.5 10-4 2.0 10-2 7.7 10-3,在一般情况下,烯醇式在平衡体系中的含量是比较少的,但随着-H活性 的增强,烯醇式也可能成为平衡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一. -卤代及卤仿反应,1. -卤代,定义: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醛酮的

11、-H被卤素取代的反应。,.,酸、碱皆可催化醛、酮-H 原子的卤代反应。 但酸催化和碱催化,结果不完全一样:,可以控制在一卤代阶段,酸催化,碱催化,难以停留在一卤代阶段,.,注意: A) 在酸性下,一般生成一卤代物,但在碱性催化下可以生成多卤代物。 B) 同一-碳原子具有3个-H的醛酮,在氢氧化钠等碱性下,3个-H都会被卤代物生成三卤代物RCOX3,生成的三卤代物RCOX3由于受3个卤原子和羰基氧的影响,易断裂成酸和卤仿:,.,CH3CHO + Cl2,CCl3CHO,HCCl3 + HCOONa,NaOH,生成的三卤代物,因CX3为强吸电基团,使得 羰基碳原子的活性大大增加,在OH的作用下离

12、去CX3,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羧酸和卤仿。,.,2. 卤仿反应,定义:含有-甲基的醛酮在碱溶液中与卤素反应,则生成氯仿、溴仿、碘仿(统称卤仿)的反应称为卤仿反应。,注意:1、卤仿反应的试剂: X2+NaOH or NaOX,若X2用Cl2则得到CHCl3 (氯仿) 液体 若X2用Br2则得到CHBr3 (溴仿) 液体 若X2用I2则得到CHI3 (碘仿)黄色固体 称其为碘仿反应。,.,卤仿反应应用:,A) 制备少一个C的羧酸,.,CH3CHO + I2,HCOONa + HCI3,黄色结晶,有特殊气味,B) 鉴别:若反应用 (I2+NaOH)作试剂,生成具有 特殊气味的黄色结晶碘仿(CHI3),

13、称为碘仿反应。,.,又因次碘酸钠是一个氧化剂,故能被其氧化成 乙醛或甲基酮的醇也可发生碘仿反应。即:,.,CH3CHO,CH3 CH2CHO,碘仿反应可用于乙醛和甲基酮或 能被其氧化成乙醛或甲基酮的醇的鉴别。,.,二. 羟醛缩合反应,1. 一般羟醛缩合反应及其机理,(1)定义:含-H 的脂肪醛在稀酸或稀碱(10%NaOH)作用下,一分子醛的-H 加到另一分子醛的羰基氧原子上,而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羟基醛,该反应称为羟醛缩合反应。,.,-羟基醛稍微受热即发生分子内脱水而生成 ,-不饱和醛,(2)反应机理:, H2O,.,从反应机理可以看出,羟醛缩合实际上也是 亲核加成反应。 碱催化的

14、作用:在于使一分子醛转变为一个 亲核试剂 (碳负离子)。,羟醛缩合反应在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一个碳链成倍增长的反应。,.,(3)羟醛缩合反应的分类,(i) 自身缩合: 分子间缩合 (ii) 交叉缩合: 甲醛的羟甲基化反应 克莱森-斯密特反应 (iii) 分子内缩合,.,,-不饱和醛,2 CH3CH2CHO,CH3CH2CHO,(i) 自身缩合: 分子间缩合,碳链倍增,.,注:自身羟醛缩合的产物,除乙醛得到的是直链的-羟基醛外,含-H 的其它醛(三个或三个以上碳的醛) 得到的都是-C上有支链的-羟基醛。,,-不饱和醛,2 CH3CH2CHO,.,酮的缩合反应,比醛难(需用特殊装置),含-

15、H 的酮在碱性条件下也可发生自身缩合,生成 -羟基酮,进而脱水生成, - 不饱和酮。但因反应的 平衡常数较小,-羟基酮产率很低。若设法使产物生成 后迅速离开反应体系,使平衡向右移动,也可得到较高 产率的产物。,., 甲醛的羟甲基化反应,(ii) 交叉羟醛缩合,两种不同的含有-H 的醛,在稀碱作用将发生交叉缩合,生成四种产物的混合物,难以分离,无实用价值。,若两种醛其中之一不含-H ,这种交叉缩合有实用价值。例如:,., 克莱森-斯密特(Claisen-Schmidt)反应,无-H的芳香醛和有-H的脂肪醛或酮 在NaOH存在下,进行混合的缩合反应,得到、-不饱和醛酮,称为克莱森-斯密特反应。,8

16、8 % -93%,.,羟醛缩合的应用,.,(iii) 分子内缩合,结构适当的二羰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分子内缩合,生成环状的, -不饱和醛(酮)。,五元、六元环最稳定,.,又如:,形成六元环最稳定,.,12.4.3 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一. 氧化反应,(2)脂肪醛比芳醛容易氧化。然而,将醛暴露在空气中,则是芳醛比脂肪醛容易氧化。,(1)醛有一个与C=O直接相连的H原子易氧化,许多氧化剂都能将醛氧化成酸(KMnO4, K2Cr2O7, H2CrO4, RCOOOH, Ag2O, H2O2, Br2(水)),., Fehling 试剂:CuSO4水溶液和酒石酸钾钠碱溶液的混合液,Tollens试剂:Ag(NH3)2OH溶液 氧化,醛容易被氧化,还表现在它们可被弱氧化剂氧化。,银镜反应,Tol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