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209943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 日期:我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苏州市农林局 郁寅良二四年六月十八日未来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健康的土地上,用洁净的方式,生产安全的食物,以满足全球食物消费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因此,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食用农产品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21世纪的中国农业将以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为主体。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和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用农产品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由于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用农产品的安

2、全指标、质量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呼唤安全放心的食用农产品,人们需要健康消费!对此,我们苏州的现实情况如何呢?存在哪些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措施来加以解决呢?下面我就目前掌握的有关情况,结合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现 状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1、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Safe Crop)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它必须同时符合三方面的要求:要有

3、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生产过程中要符合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污染物含量不超标;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特定包装、装璜、标记等规定。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机构由各省(市、自治区)设立。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2、绿色食品绿色食品(Green Food)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要求原料或产品的生产过程不用或基本不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它化

4、学物质。认证机构是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各省(市、自治区)的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初审。其标准分为A级和AA级。AA级标准高于A级标准,但AA级绿色食品不等于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倍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和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3、有机食品有机食品(Organic Food)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高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

5、。有机食品在其它语言中也叫生态食品或生物产品。有机食品与我国绿色食品的最显著差别是,前者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和转基因种苗,后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和种苗。因此,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比绿色食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采用相应的替代技术。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为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有机食品的标志采用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我们可以感觉到两种景象,其一是一只手向上持着一片绿叶,寓意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两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将绿叶拟人化为自然的手,寓意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呵护,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美好的生存关系。有机食品概念的提出正是这

6、种理念的实际应用。人类的食物从自然中获取,人类的活动应遵重自然的规律,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食用农产品生产由于种种原因,只注重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其内在质量的提高,因而导致食用农产品普遍质量不高,安全性差,集体食物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推迟了几十年之久。进入90年代后,农产品的开发才有了实质性的启动。据资料显示,全国1991年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为125个,1997年为900个。绿色食品的实物产量1990年为34.72万吨,1998年为3

7、40万吨,原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达3500万亩。在技术上,绿色食品开始由初级产品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产品由单一化向系列化发展,也由一般化向名特优新方向发展,许多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开始纷纷加盟开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品种显得太少,技术含量不高,初级产品的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仍需大大提高;产品经营者以小规模的乡镇企业为主,资金投入跟不上形势发展,食品的贮藏、保鲜及加工、包装技术既不能满足国内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偏好,也不能在国际市场形成较大竞争优势;农产品出口呈现较多依赖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状况和产品的新、特的特征,也没有自己的名优品牌。这些都表明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

8、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为减轻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带来的冲击,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蔬菜工作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作了专题报告,号召各级政府要全力打造放心菜篮子,安全餐桌子。国家农业部提出了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省、市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及配套措施。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我国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使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以江苏为例,为贯彻落实中央及有关部门的要求,省政府于2001年3月27日发布实施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试行办法,接着又发布实施了江苏省绿色食品基地管理办法。此外,省政府每年拨出财政资

9、金5000万元,用于奖补和检测等。这些举措对我省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到2003年底,全省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的总数达2438个,产地规模达1784万亩,产品达2050个。获全国统一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1011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通过绿色食品生产认证的企业数151个,产品达237个;通过有机食品生产认证的企业数21个,产品达31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总量位居全国之首,一跃成为全国的排头兵。同样,苏州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并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配套措施。在生产环节上,市政府于2002年6月出台了关于在

10、全市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的通告,为配合这一通告的实施,一方面,市农林局公布了禁止使用的9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推出了被替代的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另一方面,市县两级组建了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加大了对甲胺磷、久效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执法查禁。以2003年为例,市县两级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560 人次,开展了农业投入品执法大检查,共立案查处了14起违法案件,回收禁用农药60多吨,没收和暂扣禁用农药3580公斤,查缴假药和禁用兽(渔)药1000多公斤,取缔无证经营兽(渔)药企业25家,使全市农药的使用纳入了有序的轨道,农药使用量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全

11、市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面积占应防治面积都达到了90%以上,农药年使用量比上年减少了18%。此外,市政府还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列为2002年的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并每年拨出财政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基地建设、检测和产品奖补。按县(市、区)级财政11配套要求,两级财政年总投入达2000余万元,有效地促进了我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速度和标准化建设。到2003年底,全市累计制定省、市农业地方标准55项(其中2003年为37项),累计备案农业企业标准980多项,涉及种植、畜禽和水产养殖等多个产业,全市农业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建成了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69个(其

12、中2003年为150个),产地规模达78万亩;通过有关部门认证的无公害产品达363只(其中2003年为193只),在地市级单位中位居全国之首;拥有绿色食品标志数达53个,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有机食品实现了零的突破,已有5个企业11只有机食品(其中9只为第一年转换期)。今年上半年,全市又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22个,无公害产品认证41只,申报绿色食品认证45只,申报有机食品认证8只。在流通环节上,市政府十分重视抓市场建设,引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2003年5月10日,市政府召集农林、工商、质监等部门,专题研究加快我市市场准入工作,提出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落实好这项工作

13、。要求到2003年底,全市90%以上的农产品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为此,有关部门在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等经营场所,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并做到“四有两定”:即有专门检测场所,有专职检测、检查人员,有市场准入宣传栏,有每天检测、检查记录;定专职人员岗位责任制,定每天检测检查频次。据统计,全市5个县(市)现有各类一定规模的农贸市场206个,已实行准入的市场187个,市场准入率已达90.8%;吴中、相城、园区、高新区现有一定规模的农贸市场51个,实行准入的市场38个,市场准入率为74.5%。其中吴中区和高新区的准入率已达100%。同时还在市区建立了55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销售专柜或基地

14、直供点。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打造“放心菜篮子和安全餐桌子”工作的顺利实施。为配合这一工作的顺利实施,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还开展了“365食品安全行”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的监督监管。为了加大对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安全管理力度,防止食用农产品污染和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政府于2004年4月28日发布了苏州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并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这必将对我市食用农产品的生产、消费安全发挥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问 题以上我们简要分析了我国、我省和我市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历史和现状,总的来说,虽然起步较迟,但发展速度较快,有的在全国处于领先,有的则在全省处

15、于领先。这应该值得我们庆贺。但是,目前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反映,我们为什么不太容易买到安全放心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来作一简要分析。一、从生产环境来看,污染比较严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和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乃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消费面临严峻挑战。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源可谓广泛纷杂,但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三个来源。1、工业污染。工业污染主要来自工厂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如工厂排烟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氮、氟化气体等;因大气污染引发的酸雨等;工业废渣往往含有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工业废水中则因产品、原料及反应废物等的不同而含有各种不同的有毒有害物质等等。目前,工业的点源污染虽然已大大减少,废水自理能力明显增强,排放总量得到一定控制,但要达到根本性的好转尚需时日。如一些企业经营者严重缺乏环保意识,在利益驱动下,治理污染消极,超标排放的现象仍较普遍,有的甚至采取夜间偷排等卑劣手段。苏州市区东南水域每年发生的大量死鱼就是一个例证。2、农业污染。农业的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农药污染。农药使用是农产品最严重的污染源。60到70年代使用的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