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209383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 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作者: 日期:广东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 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课时作业基础自测1.(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隋明余庆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注: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 (1)首句“三边烽乱惊”有版本将“惊”写作“警”,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答:_(2)有人说这首诗很好地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的隋边塞诗中特有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你的理由。答:_答案:(1)用“惊”好,“惊”是“惊扰”“惊动”之意,写出敌人来势汹汹,一方面引出下文的我军的英勇抵抗(“十万且横行”),同时敌人的疯狂进攻与后面我军的沉着应战形成对照,也反衬我军的英勇无畏。而“警”为预警,只写出了烽火报告军情这一事实。(如果答“警”好,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同意。“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可看出本诗意境开阔,状写行军作战气势雄浑。内容主要表现隋军军容强盛与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展望隋军胜利的前景,格调昂扬向上。确实体

3、现了一种“大国之气”“强国之音”。2.(2009年东莞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村即事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1)填空:本诗的体裁是_,全诗表达了_、_(在横线上填写两个双音节词)的生活情趣。(2)有人说“不系船”是全诗关键,请简要说明理由。答:_-答案:(1)七绝(七言绝句),悠闲、自在(“自由、自在;安闲、自得”均可)。(2)因为“不系船”三字是全诗的总起,领起后面三句:第二句上承该句点明船停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不怕,就算是夜里起风把小船吹走了,也不过吹到浅水

4、边的芦花丛里(很容易找回),三四两句给与了明确的回答。从而全诗“安闲自在”的情趣全出。3.(2010年潮州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淮村兵后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注: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1)诗中“无主”、“茫茫”两个词有什么作用?答:_(2)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如何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答:_答案:(1)诗人在盛开的桃花前加上“无主”二字修饰,给乐景平添了凄凉;在繁茂的春草后缀以“茫茫”加以修饰,也暗示了荒凉之意。(2)诗人借对寂寞而开无主的桃花、迷茫的春草和晚鸦的描写,把蓬勃的春景写得如

5、此不堪,不写荒凉而荒凉自现;后两句以“几处”破败的住家为点,又以“一一是人家”为面,点面结合,写出战乱后江淮农村的荒凉破败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遭受兵乱之苦百姓的同情,对侵敌(战乱)的仇恨。(意思对即可。)4.(2009年惠州三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注: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煮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1)试结合全诗分析首句的“冷”字好在哪里。答:_(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试结合

6、全诗加以分析。答:_答案:(1)“冷”字是全诗写景叙事抒情的关键。首句写郡斋天气的冷,联想到山中天气的冷;由天气的冷,联想到在山中艰苦修炼的朋友的孤独、凄冷。于是诗人欲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慰藉。通过一个“冷”字,虚实结合,把诗人对山中朋友的想念很巧妙地表达了出来。(未答到最后一点,但前面各点的分析较具体,也可)(2)作者的感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写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想送酒去安慰都是这种情感的表现。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即作者心中的寂寞之情。“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身处郡斋的寂寞,想送酒去安慰山中的道士,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

7、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化解。5.(2009年江门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长安秋望杜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注:外:上。南山:终南山(1)“镜天无一毫”一句描绘出了秋天怎样的景象?答:_(2)简析本诗所表现的诗人的精神性格。答:_答案:(1)明净澄洁、秋高气爽、高远寥廓。(2)诗人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心境与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三四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峻拔向上的精神性格。6(2010年韶关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问题。

8、苦寒行南宋 刘克庄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特点:生活苦寒。十月边疆气候恶劣,官军衣单身寒,苦等军衣不来,夜冷难眠,苦寒难受。(意思对即可。)(2)对比。士卒夜长冷难睡与贵人不知屏外寒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士卒苦寒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之情。(答“反衬”,分析有理也可。)7.(2010年惠州调研)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

9、,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请赏析颔联与颈联在写景上的差异。答:_(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写景的含意是什么?请对此加以分析。答:_答案:(1)颔联写一路所见,是近景。意境高古、清幽(或“幽雅”);颈联写入望的远景。景象阔大、幽渺(或“幽深”)。(2)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对卢岵处士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卢岵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高洁,以及作者的景慕之情。8.(2009年梅州、揭阳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宋)方回蕨拳注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注

10、: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答:_(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2)这两句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9.(2009年茂名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尽韩偓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

11、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注:这是韩偓晚年寓居南安之作。韩偓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变故,晚年寄身异乡,亲朋息迹。(1)颔联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2)试分析尾联“流莺”这一意象的作用。答:_答案:(1)南方暮春时节景物的凄凉(春天即将逝去的凄清景象)。作者借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随风带雨的片云,表现了诗人漂泊无定,无所归依的凄凉(落寞)情绪。(2)结尾处故意宕开一笔,借流莺的殷勤相顾,略解自己的春愁,表面上冲淡了全诗的悲剧色调,实际上将那种世无知音的落寞感含蓄得更为深沉,表达得更耐人寻味。10.(2010年江门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注: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摇落:零落。(1)作者登临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_-(2)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景的?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秋景秋意,勾起了作者怀乡思归的感情;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朝代兴亡变化,江山依旧,人、物不同的感叹之情。(或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不禁感伤不已,生发昔盛今衰的惆怅之情。或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抒发了对物换星移, 江山依旧,人事无常、人世沧桑的悲伤之情。)(2)颔联通过对山高水深、游人罕至的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