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207675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国债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国债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国债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国债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国债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国债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国债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日期:2012年12月4日序号(学号):长春大学 课程论文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程名称财政学姓 名系 别专 业班 级指导老师论文评分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国债市场,是国债发行和流通的统称,是买卖国债的场所。国债市场作为发行和买卖国债的关系总和,是中央政府筹资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场所。也成为政府宏观控制政策的重要场所。国债市场按照国债交易的层次或阶段可分为俩个部分;仪式国债发行市场;二是国债流通市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是国债市场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从发行市场看,国债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前提和基

2、础环节。从流通市场看,流通市场是国债顺利发行的重要保证。由于流通市场为发行市场发行的证券提供了变现的场所,式国债的流通性有了实现的可能。国债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降低发行成本,又有助于投资者降低成本。所以要求国债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要有机的衔接起来实现发行和流通一体化。关键词 国债 发行市场 流通市场 监管 一、 对我国国债市场及其功能的认识(一) 概念 国债市场,是国债发行和流通市场的统称,是买卖国债的场所。国债市场按照国债交易的层次或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国债发行市场,在狭义上看,是指国债发行者将新国债销售给投资者的场所;在广

3、义上,这是泛指实现国债销售的完整过程。国债发行市场的组成有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运行形式。通常情况下,国债的发行者和国债的投资者之间不发生之间关系,一般是通过国债发行的中间机构来完成国债的发行和认购。国债流通市场,狭义上是指国债持有者将其持有的已发行、未到期的国债转让给新者的场所;广义上,国债流通市场不仅仅之转的整个过程。按照国债市场的组织形式可将其划分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两大类。场外市场是相对于场内市场而言的,繁殖在证券交易所进行的债券交易。场外市场是不固定场地和交易时间的无形市场,在场外市场上,投资人之间之间或间接采用协商议价方式进行交易。(二) 国债市场的职能1.实行国债的顺利发行和偿

4、还。国债作为财政政策的工具,国债市场具有顺利实现国债发行和偿还的功能。2.合理有效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国债作为金融财政工具,国债市场具有调节社会资金运行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的功能。具体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国债市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重要主成部分。由于国债风险小、同质性强、规模大,是其他金融资产定价的基准和众多衍生金融资产的基础资产,同时也是交易者对冲风险的重要工具。国债市场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国债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完善,有利于降低不良资产率,使其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国债市场是连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渠道。国债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最重要的操作工具。二、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

5、问题 1.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分割。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两个市场。两个市场之间的交易有很大的限制,只允许资金从银行间市场流向交易所市场,相应地债券从交易所市场流向银行间市场,相反的交易不被允许。两市场间的分割降低了债券的流动性,由于投资者不能进行跨市场套利交易,造成两市场间债券的交易价格出现差异,同券不同价、不同收益的现象经常出现。两个市场上存在不同的利益水平,都不能成为市场基准利率。结果,统一的市场基准利率无法形成,影响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债券交易的效率。2.债券品种单一,结构不均衡。我国目前所发行的国债主要是中期国债,仅在19941996年之间

6、发行了一些短期国债,并且已经全部兑现,实际上现在市场上并不存在短期国债,今年刚发行长期国债,数量少,没有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我国目前中期债券偏多的结构,使财政政策相机微调的作用大打折扣,中央银行利用货币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也不理想,不能满足为调剂资金头寸而进行短期投资的投资者的需求,影响了国债交投的活跃程度和市场化进程的发展。3.目前国债的流动性仍偏低。由于我国发行的国债中凭证式国债的比重较高,并且大部分为个人投资者持有,他们购买国债的目的就是代替储蓄,追求平稳的收益,不像投资于股票是为了获取投机收益,因此,大部分投资者都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进行兑现。另外,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的分割,也降

7、低了债券交易的活跃程度。 5.投资者结构不合理。西方国家个人的金融资产多委托给机构投资者管理,国债市场的参与者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个人直接拥有的国债一般不会超过10。相比之下,我国国债的持有者和交易者还是以个人为主,原因是专业性的国债投资机构尚未建立,国债市场没有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等。三、 促进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 扩大市场交易主体,提高国债交易活跃程度。1998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保险公司人市;1999年初325家城乡信用社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1999年9月部分证券公司和全部的证券投资基金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2000年9月人民银行再度批准财务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至

8、此,代表中国批发债券市场的银行债券市场,其组织成员达到了印3家金融机构,基本覆盖了我国的金融体系。第二,对国债的发行进行长期规划。现在财政部国债发行是按年度发行额管理的,这是制约短期国债发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国债发行如果实行额度管理,在长期内统一规划国债的品种与数量,将有利于国债期限结构的改善,改变目前偏重于中期国债,长期和短期国债不足甚至空缺的状况。第三,发展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债券投资基金。由于债券投资基金具有专业投资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它们的投资风格更加稳健,有利于国债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但我国目前仍十分缺乏专业的债券投资基金。在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建立债券做市商制度。做市商的双向报价

9、,有利于发现市场价格,形成市场基准利率。第四,提高国债发行计划透明度。提高国债发行计划的透明度可以使投资者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行为,也能避免国债发行市场上对个人投资者的不公平行为。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做到了按季公布国债发行计划。今后需要继续加以完善,为市场有序、平稳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五,合理调整国债期限结构。今后需要根据财政筹资和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为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提高人民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所需要的短期国债的比重,同时,为完善市场基准利率的期限结构,应增加长期国债的发行量。第六,发行逐步实现市场化定价。1999年以来,加大了通过招标发行国债的规模,不仅增

10、加了市场中可流通的现券量,而且提高了国债发行的市场化程度,这种方式今后要继续保持,并且在发行方式上应不断完善。第八,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我国现行的国债市场监管体系的主要问题,是组织结构和职能上的分散和冲突导致了约束力严重不足。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对监管的组织体系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改革,其总的方向是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多头监管体制越来越被证明不适应国债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完善与创新监管工具一是道德自律。中国国债市场上的各种违规行为实际上是道德危害的表现。因此,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国债市场上各行为主体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其对法规的遵从成为自己的内在要求,这不仅能大大减少监管当局的监管成本,而且会增加社会收益。四、小结四、 本文在对国内外国债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国债的涵义、国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债市场作为政府发行和买卖国关系债的总和为国债中央政府筹资的重要渠道,是政府调控政策的重要场所以及对发行和流通市场的阐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且进行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