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场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42205510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场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动场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动场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运动场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运动场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场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场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场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1) 施工测量前准备(1) 校对测量仪器:将本工程应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及工具经国家计量单位校核,保证测量工具的准确性。(2) 根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复测,确保坐标桩的准确性。2) 建筑物定位和基础工程测量放线(1) 依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总平面图施测,进行建筑物定位,复测无误后,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2) 轴线控制网布设: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依据工程测量规程进行控制网布设。控制桩设置在安全、易保存位置,相邻点间通视良好。(3) 验线控制轴线网施测后,由施测人员自检,自检合格后由工长复检,再由专职质检员专检验线。3)主体结构

2、施工测量放线本工程轴线控制桩及极坐标中心控制桩,埋桩深度.5m,不得在道路或堆放材料的附近埋设。随着结构层的升高,将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施工依据。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本工程轴线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将不超过12,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15000。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采用拓普康TS-700 智能型电子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测量时,严格按规程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来进行。4)施工高程测量(1) 水准点引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由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敷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现场水准

3、点布置数量不少于3 个,以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2) 现场水准点精度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测量规程高程控制网拟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3) 施工中的楼层标高控制场内敷设的水准网控制点,在间隔一定的时间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核,对检测后的数据仔细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标高传递基准点。用水准仪往返测验,以便检验和纠正。当施工层墙柱拆模后在墙柱上测设相对该层+1.000m 标高。在结构层施工,传递引测标高时,应用钢尺自基准点+1.000m 处向上垂直丈量,做为该楼层抄平的依据。结构施工测量允许偏差1轴线控制网边长相对

4、中误差1/150002基础垫层标高15mm每层 3mm3轴线竖向投测总高 5mm4外廓主轴线长度(L) 90L 20 mm 5细部轴线2mm 6墙、柱、梁边线3mm8标高竖向传递总高 5mm5)沉降观测(1) 在施工过程中及工程竣工后,要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准备工作:工具和仪器应采用精密水准仪及与之配套使用的水准尺。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应依据稳定性良好的水准点进行,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为相互检查核对,专用水准点埋设数量不少于3 个,埋设地点必须稳定,不受施工机具车辆碰压,防止水准点高程变动。将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进行往返测量,其闭合差不得超过0.6n (n为测段的测站数)

5、,水准点高程可根据国家或城市水准点引测,应与该地区水准点联测。本工程使用高精度瑞士徕卡N3 型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依据设计图规定,项目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埋设。沉降观测终止,视沉降量大小及沉降速度确定,通常以月沉降量超过1mm时,可以认为沉降基本稳定。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2) 沉降观测注意事项: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观测工作。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建筑物沉降情况,应做到四固定;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3) 沉降观测点成果整理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计算出每次观测的沉降量,前后几次观测同点高差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日期、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供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负责人员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