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20007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优化工业投资环增促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创 新 机 制 强 化 服 务优 化 工 业 投 资 环 境 促 发 展关于优化赣县工业发展环境的专题调研(草 稿)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科学发展调研工作的通知(赣政办字2008244 号)文件精神,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县外经贸局、县监察局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围绕“ 优化工 业发展环境 ”这一课题,制定了 调研工作方案,通过深入企业和基层乡村走访调查、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等方式,于 08 年 10 月至 11 月上旬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专题调研活动。现就调研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目的要求开展此次调研活动的目的要求是:(一)如何减少中间环节,实行并联审批,

2、简化办事程序,建立项目立户,建立项目落户-开工- 建设 投产办事程序一卡告知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如何建立企业办事“ 高速公路” ,建立坭行为责任追究制,杜绝办事拖拉、扯皮,效率低下、程序繁琐的现象,建立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二)动员和引导各部门的领导和干部进一步学习、吃透上级各种文件精神,在保证行政安全的情况下,充分用活用足各种政策,寻 找破解难题的“ 绿色通道” 。二、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我县在优化工业展环境工作中存在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行政服务效率不高。一是集中审批不到位。民众反映,有的单位按规定应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的审批事项,仍在原单位受理接件;一些单位不愿

3、意放权,设在大厅的工作人员只起到挂号收件的作用,审批决定需要送回单位领导说了算,一定程序上存在办事拖拉、扯皮、民众办事“ 两头跑” 的现象。二2是“暗箱操作”仍存在。有的部门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项公开了,可对一些实质性的环节、程序、内容等却不公开、不承诺,审批中间环节多,办结时限长,收费标准不统一。三是服务能力不够强。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显得力不从心,分析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不到与时俱进。(二)经营环境内耗严重。一是办事难。 “办事难、难办事”现象依然突出,个别部门仍然存在“吃、拿、卡、要”的现象;二是负担重。各类检查、评比多,企业频于接待,还得经常参与一些协会的会议、活动、

4、赞助等,企业负担重;三是融资难。企业贷款门槛高,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和信用的限制,申贷难度大,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作用未完全发挥。(三)法制环境不够良好。企业反映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有保障,但执法不公,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现象普遍;条管单位保护主义、部门利益主义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工作工作的诚信度。三、对策和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和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在优化工业发展的硬环境的同进,更要花大力气优化和整治工业发展软环境;既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又要在制度上铁心硬掌、重拳出击抓整治,解决工业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调研组认为,重点要

5、解决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解决两头受理的问题一是完善平台建设。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建设,争取兴建赣县行政服务大楼,真正作为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的一项“民心工程” 建设好, 为全 县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心集中办公提供必须的场所,确保今后“ 两集中,三到位 ”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为赣县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一流政务服务平台。二是调整窗口设置。下发并落实好关于调整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设置的通知,通过调整窗口设置,增强重点项目窗口审批服务功能,确保窗口有事办,能 办事,快办事,办好事。三是窗口充分授权。切实推行“ 一3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各窗口单位必须对 窗口充分授权,实行“首席代表制” , 进驻单

6、位确定窗口首席代表,以书面形式对其授权,全权负责窗口审批办证,并使用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刻制的行政审批专用章,效力与单位公章同等,避免办事两头跑。四是统一票据管理。依据县政府赣县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工作暂行规定(赣政200618 号)“ 依法收取的费用由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取,纳入县财政结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县政府决定,凡是窗口单位,其票据统一在中心领取、登记、发放、核销,并在县工商银行财政专户缴费,不允许窗口单位直接从财政领取票据,以杜绝多头受理和开票、收费不统一等现象的发生。(二)解决办事拖拉的问题一是建立特事特办制度。对一些暂时手续不全的特急重大项目,可以边建设边办理相关

7、手续。经工业园管委会牵头初审认可的企业,可边开工边建设边报批;对符合有关设立登记规定的新增企业,在取得前置审批前,可核发筹建营业执照,待取得前置审批许可后,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变更登记。二是开通服务“绿色通道”。 开通“临时 身份证、机构代码证 、车辆运输证、土地办证” 四个重点 项目绿色通道,通 过简化办 事程序、减免资料和收费、缩 短审批时限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办结时限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缩短 30%,确保即办件即时办结,承诺件提前办结,做到能办快办,不拖拉,不延误。尤其是土地办证,企业和民众反映较强烈,应尽快督促其职能完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并确保充分授权,减少办事程序和审批环节。(三)解决

8、程序繁琐的问题一是拓宽并联审批范围。进一步拓宽并联审批范围,变流水式审批为同步式审批。下发赣县中心城区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办法(试行)和赣县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实施方案,对赣县城区建设项目和全县企业注册登记实行并联审批,按照“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工作流程操, 实行“ 一个窗口受理与出件,一次性书面告知,一个窗口办结”,使办事程序得到4进一步简化,有效解决部门两头受理、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问题。二是推行一周三审办结制。对实行联审批联办的审批项目,在实施并联审批时,根据并联审批工作的情况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实行每周一、三、五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参与的一周

9、三审的联合办公制,整合审批程序和环节,缩短时限,提高效率,确保在 7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事项的审批工作。三是制作赣县行政服务指南。加大政务公开,促进效能建设,制作服务指南,将审批事项的内容、程序、提供资料、收费依据和标准、办结时限等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四)解决内耗严重的问题一是严禁审批搭车行为。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借审批向监测企业推销商品或提供强制服务。严禁各种形式的吃、拿、卡、要等行为, 职能监管部门及各类协会组织不和随意召集企业参与会议、活动、 赞助等。涉及项目的设计、施工、测量、勘探、评估、审计等,由监测企业或产权单位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自主选择实施单位。二是共建银企诚信合作平

10、台。由政府牵头协调,在县中心企业担保中心内设立民营信用担保机构,并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化解制约企业发展的“ 瓶 劲” ,充分发挥各类商业银行的融资作用,在资金上扶持工业发展。 三是杜绝乱检查行为。 实行检查准入制。有关职能部门对工业企业及重点项目进行的各类检查,按隶属关系须向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以下简称“效能办”)提出申请,经效能办审查批准后方可持准检证进行检查。 对涉及违法案件查办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的税收、安监、环 保、 质量监督等非常规性专项检查,执法部门事后要将检查结果报效能办备案,严禁以处罚为目的的乱检查,严禁以罚代管。同时实行企业“ 宁静日” 制度,确定每月

11、 1-25 日为企业宁静日,期间各级执法部门原则上不得到监测企业进行检查,特殊情况要履行报批手续。四是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企业项目落户相关手续办结后,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对征地拆迁、开工建设、周边环境等环节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掌握项目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促进项目进展。(五)解决执法不公的问题5一是实行处罚批准制。对监测企业进行各类行政处罚,须先报县效能办审查批准后再下达处罚通知书,并 统一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下限进行处罚。二是严禁公路“三乱”。对为持“绿卡” 企业运送产品和原料的车辆,除违反装载规定等严重违法行为或涉嫌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外,一律不得随意拦截、 检查、处罚,协调过路、 过桥费按

12、50%征收或免征收。 对企 业生产的特种经营性产品和特种设备的运输,交管部门要特事特办,及 时提供便捷服务,不得随意设卡、处罚。严厉打击对企业敲诈勒索、扰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实行涉企案件领导分包责任制。对 侵害监测企业的民事、经济案件,由政法部门领导分包负责,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责任期限,做到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到期不能结案的,向企业说明理由。(六)解决监管不力的问题一是强化行政审批监管。为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管,县行政服务中心更名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已经市、县两级批准,建议县编制部门尽快下达新的“ 三定方案” ,明确机构性质、职能,进一步强化“管理办” 的行政服

13、 务监管功能。二是加强机关效能监管。纪检监察机关要全程参与审批项目的清理,监督项目办理和收费行为,定期组织督查;实行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在服务大厅设立“效能监督提示牌” ,对窗口行政服务效能进行每周一督 查,并建立“ 月通报制”,对违规窗口工作人员实行效能告诫,通报窗口单位,督促限期整改。三是 实行投诉否决制度。对年内有效投诉 2 次及 2 次以上的单位,一经查实,部门或单位被列入行风评议留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对被投诉查实的工作人员,实行一次查实下岗制,当年考核确定为不称职;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辞退或开除党籍、公职处理,同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四强化窗口人员素质。各窗口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且必须具备执法资格证,两年内一般不得更换,下派和鼓励后备干部到窗口工作,加以锻炼,并由行政服务中心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调研组认为,通过落实好以上工作措施,在全县上下营造人6人都是环境、个个创优环境,工作以商为主、陪客以外商为主、服务以企业为主,一切围绕外商想、一切围绕外商干、一切围绕外商忙的良好氛围,我县的工业发展环境一定能够创优。附:赣县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实施方案、 关于调整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设置的通知、 关于要求兴建赣县行政服务大楼的请示、 赣县土地。 。县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课题调研组二 00 八年十一月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