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海南大学法学院611法理学与宪法学(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42194865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101 大小:93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海南大学法学院611法理学与宪法学(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NEW)海南大学法学院611法理学与宪法学(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NEW)海南大学法学院611法理学与宪法学(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NEW)海南大学法学院611法理学与宪法学(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EW)海南大学法学院611法理学与宪法学(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海南大学法学院611法理学与宪法学(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第一部分海南大学611法理学与宪法 学考研真题 2009年海南大学611法理学与宪法学 考研真题 2008年海南大学611法理学与宪法学 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法理学与宪法学 考研真题 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16法学基 础(法学理论75分、宪法学75分) 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16法学基 础(法学理论75分、宪法学75分) 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16法学基 础(法学理论75分、宪法学75分) 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武汉大学821法理学考研真题 及详解 2012年武汉大学823法理学考研真题 及详解 2011年武汉大学823法理学考

2、研真题 2011年武汉大学825宪法学考研真题 2010年武汉大学822宪法学考研真题 及详解 2010年黑龙江大学法学院804法理学 和宪法学考研真题 2009年黑龙江大学法学院804法理学 和宪法学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海南大学611法理学与宪法学考研真题 2009年海南大学611法理学与宪法学考研真题 2008年海南大学611法理学与宪法学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法理学与宪法学考研真题 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16法学基础(法学理论75分、宪法学75分) 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6法学基础(法学理论75分、宪法学75分) 法理学

3、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律原则 2程序法 3规范作用 4权利能力 5司法解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司法公正原则。 2法的核心是行为规范。 3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25分) 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角度,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及意义的理解。 宪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不成文宪法 2宪法惯例 3无记名投票 4特别行政区 5结社自由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公民、国民与人民的关系。 2简述我国人大代表的罢免程序。 3简述国务院责任制度的特点。 三、论述题(共25分) 论述我国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的途径

4、。 参考答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6法学基础(法学理论75分、宪法学75分) 法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律原则 答: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 原则。 (1)法律原则的特征包括: 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特点; 稳定性程度比较高; 没有具体权利和义务的设定,也没有确定的法律后果的设定,而只是 一些抽象性、一般性的公理; 覆盖面较广,适用性非常广泛; 其逻辑形式主要体现在:结构上比较简单,命题的陈述都是一些陈述 性命题。 (2)法律原则主要有两类: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2程序法 答:程序法通常

5、指以保证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保证主体的职权 和职责得以履行所需程序或手续为主要内容的法。 (1)程序法的类属 法以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这种分类是基于 它们的主要内容而成立的。 (2)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区别与联系 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区别 a.定义不同 b.涵盖的内容不同 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程 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 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c.主要功能不同。 实体法的主要功能在于规定和确认权利和职权以及义务和责任;程序法 的主要功能在于及时、恰当地为实现权利和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规则、 方

6、式和秩序。 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联系 事实上,实体法中有些程序方面的内容,程序法方面也有权利和义务或 职权和职责的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割裂其间的联系。 3规范作用 答: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行为规范,对人的意志、行为发生的 直接影响,对人的行为所起到的保障和约束作用。 (1)规范作用的类属 依据作用的形式与内容,可分为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这种划分先由英 国学者拉兹提出,后经过我国学者的改造。 (2)规范作用的内容 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包括指导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和 强制作用等。 4权利能力 答: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法律关系有主体的资格限制。权利能力是权利主 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7、的能力,它反映了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的资格。 (1)权利能力的分类 公民的权利能力分为一般的权利能力和特殊的权利能力。 (2)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区别 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也就是主体享 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行为 能力是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它以自己的意思能 力为前提,即判断行为后果的能力。 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联系 行为能力以权利能力为基础,自然人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法 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一致的。(此处要是考到题目,大家完全可 以用民法的知识来扩充,将自己

8、知道的全部写上去,当然术语的应用要 上升到法理学的高度) 5司法解释 答: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 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做的解释。 (1)司法解释的内容 司法解释包括: 审判解释; 检察解释; 审判、检察联合解释。 (2)司法解释的类属 司法解释属于我国法律的正式解释。我国法律的正式解释大体可以分为 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司法公正原则。 答:(1)司法公正原则的含义 司法公正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的过程中应坚持和体 现公正和正义原则。 (2)司法公正原则的内容 司法公正原则是社会正义的重

9、要组成部分,包括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 其中,程序公正为司法公正原则的重点。程序公正不仅仅要求程序本身 是完善的,而且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诉讼观念,树立全新的认识。 (3)司法公正原则的意义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其主要意义在于: 司法公正是法的精神的内在要求。公正是法的精神和固有价值。 公正对司法的重要意义也是由司法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司法的性质是 裁判,由裁判所引申出来的就是司法的消极性和被动性。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是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2法的核心是行为规范。 答:(1)法的含义 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其内容涉及法律权利、权力与义务。 (2)法的核心 法的核心部分是行为规范,当

10、然也包括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技术 性规定。作为规范,法指令人们应为之事、可为之事和不可为之事,给 人们的行为提供共同的标准尺度,为调整社会关系提供基本的框架。 (3)法的内容 法的内容是法律权利、权力、义务。以规范为核心内容是法区别于其他 现象的重要特征。宗教以教条、祭祀为重要内容,道德以观念为主要内 容,而政策则以原则性规定为主要成分。作为法定的行为规范,法在形 式上具有规范性、一般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3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有哪些? 答:(1)大陆法系的含义 大陆法系是指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在罗马法基础上建立起来,以 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以及在

11、 其法律传统影响下仿照它们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总 称。 (2)英美法系的含义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法律,特别是普通法为传 统、基础形成、发展起来的西方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总称。 (3)二者的区别 法律渊源不同 大陆法系以罗马法为基础,侧重于成文法,比较注重立法和法典编纂; 普通法系以判例法、不成文法为主,提倡非法典化 法律分类不同 大陆法系有公法私法之分;普通法系有普通法衡平法之分。 法官权限不同 大陆法系强调法律条文,法官对法律没有解释权,必须按照条文办案, 不能创立法律;普通法系主要以判例法为基础,法官有法律解释权,可 以创造法律。 诉讼程序不同 大陆法

12、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奉行职权主义,突出法官的职能, 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普通法系的诉讼程序奉行当事人主义,以原告、 被告以及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法官在诉讼程序中起到消极、被动的 作用,只是双方争论的“仲裁人”,不能参与争论。 此外,两大法系在法律结构、法律术语、法学教育、司法人员录用和培 训、司法体制等方面,也有许多方面的差异。 进入20世纪以后,两大法系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借鉴、相互 汲取的程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和深化,因而差异逐渐缩小。但由于两者所 承袭的传统以及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仍有重大区别,它们恐怕在短期内 难以完全合一。 三、论述题(共25分) 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角度,论

13、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及意义的理解。 答:(1)民主的涵义 民主的含义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人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 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民主的特征 作为一种制度,民主最大的特征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 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法治的涵义 法治的含义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 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这是亚里士多德著名的论断。 法治的分类 现代法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围绕法治的价值问题,现代法治 理论主要分为两派,即“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从实质意义上讲,法 治就是

14、法的统治,它是以民主为前提,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确保 权力正当运行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 (3)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民主与法治并非天然统一 首先,民主也可能产生专制,即使是我们所推崇的西方式的民主。在这 种情况下,法律沦为工具,法治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其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主与法治的矛盾更是在很多方面得到体 现。 一方面,民主社会也并不一定都是法治社会。二战后,一些国家模拟西 方模式,建立起多党制、议会民主的国家。然而民主不仅没能给他们带 来秩序安宁,相反却是官员腐败、治安恶化,社会秩序、民主制滑向崩 溃,更何谈法治! 另一方面,法治社会并不一定都是民主社会。不论

15、是古代的中国,还是 回归前的香港,都是法治社会,却并非民主社会。 民主与法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a.民主与法治本质上分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系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 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而法治 则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基本含义可概括为“法律至 上、权力制约、司法公正”。 b.民主与法治是现代宪法机制良性运作的双翼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统一的。这体现为:民主为法治奠定基础,法 治为民主提供保障,这也正是现代民主法治所追求的目标。 具体来讲,法治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民主创造可操作的、稳定的 运行和发

16、展空间,为民主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民主机制形成的法律 制度,更能体现公共利益的导向,使法治为保障人权、自由及促进人们 的幸福生活服务。 c.民主与法治也非绝对的天然盟友 缺乏民主的法治,法律往往沦为工具,法治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成 为“形式法治”。而缺乏法治的民主,由于缺欠宪法与法律制约,往往 借“民主”之名,实施多数人暴政,人权无法得到保障,难免走向另外一 种极端。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以法治支持民主秩序,并借助民主来 完善法治。 (4)民主与法治应当协调发展 民主与法治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综观世界各国民主与法治的发展经验,并不存在绝对普适的制度构建模 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发达的法治制度,但却缺乏民主表达机制。 或者有发达的民主机制,但却未形成完善的法治。中国是个大国,利益 格局复杂,加之改革开放正处于推进的关键时期,积极稳妥将民主与法 治协调推进是一种务实的做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重要经验。 a.我国政府所确立的施政方略的客观需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