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2194744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门】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热门】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热门】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热门】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热门】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门】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门】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门】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 【热门】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为大家的教学实习教学总结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个秋季与众不同,在河源市和平中学的这个秋季更是非凡,因为这里多了一支年轻而洋溢着热情的实习队,而我是这八位女生之一,中学教育教学实习总结。尽管,对于初来咋到的我们而说,这个不寻常的秋季早早就伴随着冷风,甚至是刺骨的寒风,刮得我们措手不及。但是,这个秋季并不因此褪色,我们依然硕果累

2、累。 从摸索着如何上好一节课到自信地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从对学生们的一无所知到深入了解学生、并针对问题学生而谋求良策,从如何管理班级的懵懵懂懂到集体活动的指挥自由,无一不让自己发现语文教学技能的提高和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增强。这是主动与指导老师互相探讨的成果,是经常与队友互相交流心得的进步,也是积极与学生们互相沟通交流的盛果。 在和平中学实习的两个月中,是作为师范生的我收获异常丰盛的季节:收获跌倒后成长、收获付出后的感动、收获满载着的祝福。 一、教学心得 从见习的第一个星期开始,如何科学而高效地进行教学是我专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见习阶段,除了听语文课外,同时也去听物理、英语、历史和数学等学科的课。到

3、了实习阶段,便开始自己一边着手备课、上课,一边听听指导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语文课。在整个过程中,发现身为教师,会经常面临几大问题,要上好一堂课或有效巩固知识等便必须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以下便是我针对几种教学状况,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和见习心得而谈的几点教学心得。 1、教学状况:教学课堂经常沉闷,不少学生一副索然无味样或昏昏欲睡状 状况分析:倘若教学课堂学习氛围不好,几乎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台下先是鸦雀无声,后是呼呼大睡声的话,毋庸置疑,教学效果会相对低许多。遇到这种情况,或许教师经常会匆忙地将主因归结于学生基础太差,或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或学生假后疲惫等客观原因。因此,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自身问

4、题。我认为,教学课堂经常沉闷,教师的责任更大,主要问题并不在于学生。教师要上好一节课,最重要的是要善于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让优生和差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习总结中学教育教学实习总结。这便是一项非凡的教学艺术! 当我刚开始语文教学的时候,专注更多是自己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流畅,有没有犯知识性错误。备课期间,徘徊在脑海中的几乎都是站在教师角度上,某个知识点该如何讲解得条理清晰而又引人入胜。正当自我感觉良好之际,听课的队友一语惊醒梦中人“你的课堂几乎都是教师在讲解,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也正如指导老师点评那样;“这样讲课固然

5、不错,但教师讲得太辛苦了。”猛然间,意识到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学,积极去参与,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也联想到为何有些老师反映的课堂沉闷问题。 具体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呢?这又成了我后期语文教学和听课过程中琢磨的重点,有如下两点总结体会: (一)、上课开始的前几分钟是整节课氛围的奠基。上课起立时,发现座位上的学生无精打采或还是一副我欲大睡模样的话,教师便要发挥教学机智了:或可以请同学们保持站立姿势,原地做头部、腰部、颈部和肩部的运动(教师念口号,可陪学生做);或请同学们一起站着朗读几句斗志昂扬的名言警句或诗句(例如,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

6、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贝多芬);或课程导入准备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或有益笑话,或设针对课文巧妙地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总之,想办法提起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上扮演重要角色,而不只是忠实的听众。 (二)进行课文教学之时,教师要做个高明的渔夫,边抛问题边引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最后收网总结。每个学生的注意力最长可以集中二十分钟左右,倘若课堂上一直都是老师在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一个劲地讲下去的话,学生容易疲惫或分神,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个紧密联系的问题,环环相扣,以学生为主导,探索发现问题,并最终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分析曹操短歌行内容和

7、主旨时,可以将“反复表现诗人心境的重要字眼是什么?”“诗人为何而忧?”“诗人如何解三忧?”“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串联起来。学生在自行朗读全诗和自我解读诗歌内容过程中,与同学和教师一起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此刻,教师便是渔夫,把课文问题抛洒出去之后,让鱼儿在网中自由地跳跃,最后在收网之时,过滤掉不成熟或错误的观点,筛选出正确的,有创意的想法。所以,老师最后需要做的是着重分析课文重点、难点内容,纠正学生错误的思考方法和有偏误的观点,鼓励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2、教学状况:学生“上课一听便懂,下课一做就懵”状 状况分析:不知不觉,这已成了部分学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学生向老师反馈教学效果的常用语

8、言。确实,有些学生多次沮丧地反映,“老师,上课我好像听得懂你讲的内容,但是课后我一做作业就不会了。”这里面,固然有学生因素,例如学生上课未能真正理解重点知识或公式原理的内涵,或是课后没有好好复习巩固,都可能会造成这一状况。但是,教师也不能不对此来反省自己的教学过程。 两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实习时间不长,但收获却不少。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所谓方法包括教法与学法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教材,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做到每一堂课都要精心选择最佳的教法与学法,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9、,一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废除“注入式”,坚持启发式,“不在全盘授与,在于相机诱发”;二是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学习方法,讲清学习规律;三是培养学生“学贵有疑”的精神,让学生真正从单纯的“记忆型”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跃入“思维型”的新天地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例如:书写规范行为,会话讲普通话行为,读书时做读书笔记行为,制定学习计划行为,读报纸、收听广播新闻行为,完成课业后好书桌行为,制作和创造行为,反省与评价行为等等。教师要善于对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进行校正和引导。 语文课虽然要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

10、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就认识而言,记忆是低一级的训练,理解是高一级的阶段,再高一级就是创造性的理解。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理解的能力,这就不能满足于老师讲多少,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想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具有独立地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聪明,成为一个会观察、会思维、会想象的学生了。” 备课是上课的先导,要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把力量用在备课上。不仅要钻研教材,而且要把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教材的难易

11、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使备课为课堂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积极思维、由浅入深地认识事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过去,我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提出问题,没有学生举手,只好自己回答。可是听霍老师的课却完全两样,霍老师提问以后,学生十分活跃;不但积极举手,而且发言还有创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霍老师告诉我:提问就是要让学生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就要动脑筋,如果问题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会觉得没意思;如果太难,学生会感到如同大海捞针,摸不着边际,失去信心。提问也是一种学问,要紧扣课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学生抓住要害,想一想能说出一、二。学生有好胜心理,是愿意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

12、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 从 1990 年起,我系作为南京大学首批教改试点单位,在本科教学中率先提出并施行“ 3+0.5+0.5 ”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具体内容是:对 4 年制本科生,首先利用前三年的时间进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然后让他们走出课堂,到 _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半年的教学实习;最后再用半年时间进行一些课程的补充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完成 4 年制本科教育。在“ 3+0.5+0.5 ”模式中,学生教学实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1990 年至 1998 年,我系共有 226 位本科生参加实习,实习中,广大同学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能

13、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同时教学实习也为推动我系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一)实习目的 安排教学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社会实习虽然安排在一个完整的学期进行,但并不具有绝对独立的意义。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

14、高度对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习依据。 2 、了解和熟悉机关运行。对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近几年来,我系在教学实习单位的安排上侧重于政府机关,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习,了解实际的行政管理运作状况,熟悉机关管理的基本节,实际体会一般行政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3 、预演和

15、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 实习要求: 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鉴于此,我们对学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1 、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求教,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2 、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安排在某一具体的岗位,工作可能很琐碎。我们要求学生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与此同时,也要把眼光放高远,从机关工作的全局出发,了解机关运行的基本规律、行政人的基本心态、行政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行政,增强适应能力。 1 、 以“研究者”的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