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42163988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一、规划修编背景随着2004年初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全区域、全方位加快福建发展重大战略,福建将改变过去20年主要着眼于本省行政区划内经济建设的“行政区自我崛起”的发展路线,致力于走以省际区域对接和区域整合为内容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路线。龙岩市提出了建设“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的目标。同时随着沿海厦、漳、泉经济圈的崛起和快速发展,漳泉肖铁路、龙梅铁路、赣龙铁路和漳永公路的建成,以及漳永高速公路和莆永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漳平市作为闽西南和内陆联结交通枢纽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1989年

2、版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提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规划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已接近完成或提前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需要提速提质,迫切需要制定新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建设蓝图,以适应和促进漳平市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已实施17年的上版总体规划进行新一轮修编势在必行。二、规划范围和期限1.规划范围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分为市域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中心城区范围三个层次。市域:漳平市域全境,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975km2。城市规划区范围:具体范围为北至和平镇的和春村和西园乡的卓宅、东至芦芝乡的芦芝村和桂林街道的厚福村、南至桂林街道的南美坪和高明村、西至市域边界,总面积约为145km2。中心城区范围:东

3、至芦芝乡东坑口村,北至和平镇下安坑,西至大菁洋,南至桂林街道厚福村,总面积约为26k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为13.12km2,其余作为发展备用地和风景林地。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20年以后。三、市域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城乡统筹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战略定位:闽南金三角的“后大门、后续基地、后花园”。战略导向:面向闽南,主动服务沿海、承接沿海、融入沿海;着力实施项目带动,环境推动;努力建设两大基地(即建成以能源、建材、轻纺等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基地,以木竹、花卉、茶叶等为主导的生态农业基地)。2.市域产业布局(1)经

4、济区划分将市域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分别为北部矿产采掘和加工、旅游、特色农业经济区;中东部特色农业及其加工贸易经济区;中部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综合经济区;南部特色农业及水电开发经济区(具体见表1)。表1 漳平市四大经济区概况表经济区地域范围经济职能区域经济方向北部经济区新桥镇*、双洋镇*、赤水镇、吾祠乡、灵地乡矿产采掘和加工、旅游、特色农业以煤炭、石灰石等采掘、加工工业为主;旅游业重点开发天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洋历史文化名镇和新桥农民画等观光旅游;特色农业为茶叶、烤烟和食用菌等。中东部经济区溪南镇*、象湖镇特色农业及其加工贸易以发展茶叶、烤烟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及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中部经济区城

5、区*(菁城街道、桂林街道)、和平镇*、拱桥镇、西园乡*、芦芝乡、南洋乡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综合型工业包括城区火电、林产加工和印刷、服装、机械加工、精细化工等工业,郊区煤炭、石灰石采掘加工工业和水电开发,城区也要争取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为商贸、金融、信息等第三产业;旅游业重点开发九鹏溪和九龙江的水上休闲观光旅游。南部经济区永福镇*、官田乡特色农业及水电开发特色农业是指发展花卉、反季节蔬菜、高山茶等特色农业种植以及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贸易、科研和观光旅游;水电主要开发永福溪(下浙溪)和几个主要水库的水电站。注:标*的为重点建设城镇。(2)产业布局根据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以及中心

6、城镇和交通网络的布局,全市形成2条产业发展轴线、1个产业密集区、4个产业集聚点。市域形成2条产业发展轴线:产业发展主轴线是鹰厦铁路、规划的漳(州)永(安)高速公路和208省道西港线沿线,重点发展新桥镇的矿产采掘、加工业和运输业,城区的电力、林产加工、建材、机械、轻纺产业集群,永福镇的特色农业及其加工业;产业发展次轴线沿203省道漳下线和规划建设的莆(田)永(定)高速公路,主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及贸易业。1个产业密集区,即城区工业和三产产业密集区,包括城区、和平与西园2个郊区城镇以及郊区的几个工矿点。4个产业集聚点:即新桥、永福2个中心镇和双洋、溪南2个小城镇。四、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户籍人口:

7、近期2015年28.00万人,远期2020年28.40万人。常住人口:近期2015年27.90万人,远期2020年28.40万人。城镇人口及城镇化水平:近期2015年城镇人口15.1万人,城镇化水平54.1%;远期2020年城镇人口17.4万人,城镇化水平61.3%。五、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功能结构中心城区:是闽西南的次中心城市,省铁路交通枢纽,以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为主的现代化江滨园林城市。片区中心镇:永福镇是特色农业综合开发型城镇,要建成环境优美的高山花园城镇;新桥镇是工矿、交通、贸易型城镇,大力发展商贸运输业,工业以能源工业、林产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建成工贸型的画乡城镇。历史文化名镇:

8、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双洋溪众多有价值的历史文物,要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划分出核心保护区和周边的景观协调区进行严格保护和协调;双洋镇由双洋和赤水合并以后作为一镇两区的生态旅游型历史文化名镇。城市近郊工业城镇:和平镇建成郊区工业型城镇,其工业区是漳平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园镇建成城郊工贸型卫星小城镇。一般镇:溪南镇由溪南和象湖合并以后作为一镇两区的特色农业综合开发城镇发展,重点发展水果、茶叶、林产加工、食用菌等,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和边贸小城镇。2.城乡居民点空间组织城镇空间结构:与产业发展轴相吻合的“十字”型城镇发展轴线,主轴沿鹰厦铁路、西港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漳(州)永(安)高速公路南北向贯穿市域,

9、包括中心城区、西园镇、和平镇、新桥镇与永福镇;次轴沿漳下线和规划建设的莆(田)永(定)高速公路东西向贯穿市域,包括中心城区、西园镇、和平镇与溪南镇;点状发展城镇,即双洋镇和赤水、象湖、拱桥3个建制镇区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中心村以小学学区为服务半径且距规划镇区有一定距离,全市规划40个中心村,规划人口在8001500人,中心村应由三级或四级公路相连;基层村是农村长期存在的居民点,有适宜的耕作半径,基层村要由4级硬质公路相连。3.城镇规模到2020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2万人;中心镇:永福镇区规划远期发展到1.5万人;新桥镇区规划远期发展到1.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均控制在110m

10、2以内。双洋镇一镇两区规划远期发展到1.0万人左右,其中双洋镇区人口达到0.8万人左右,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m2以内。近郊的和平镇区规划远期发展到0.6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m2以内;西园镇区作为规划登榜工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规划发展到3.7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8万人;登榜工贸区发展到4.2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溪南镇一镇两区规划远期发展到0.7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m2以内。六、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1.规划区人口规模城市规划区规划远期2020年人口17万人左右。城市规划区规划城镇人口为16万人左右。2.规划区空间结构规划区形成“一城两镇两区”的空间

11、结构,即一个中心城区、两个郊区城镇组团、两个工业园区(集中区)共同组成漳平“大城关”。中心城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发展成为现代化江滨园林城市;规划近期人口为8万人,远期人口为12万人。近郊城镇组团:规划和平镇以漳平工业园区的和安工业小区以及和春工业集中区与为依托,建成工业型郊区卫星城镇,规划远期人口0.6万人,用地规模达到3平方公里左右;规划西园镇(近期乡改镇)以西园新区与登榜工贸区为依托,建成工贸型郊区卫星城镇,规划远期人口达到3.3万人,用地规模达到8平方公里左右。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规划的城市工业园区和城郊乡镇工业集中区是规划区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

12、。青山绿水开敞空间:规划区内除了以上几个建设区域外的山体都要作为城市风景林地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依托九龙江,体现漳平“滨江园林城市”特色。3.规划区对外交通与道路框架铁路和公路客货运站:现状铁路线不变,铁路编组站和货运站用地适当扩建并转化部分用地作为城市发展之用,原址改造漳平火车客运站;在火车站西侧建设长途汽车客运中心,结合漳平商贸城建设新建短途客货运站;规划杭广快速铁路从规划区西北部通过,并在遂林的北部设有客运站,通过连接线同蒲永高速公路西园互通口的连接线相连接起来。高速公路:规划区的北部和东部分别有莆永(莆田永定)高速公路和永漳(永安漳州)高速公路通过,莆永高速公路在登榜工贸区的北侧设置立交

13、互通口,通过连接线与规划环城北路相连;永漳高速公路在桂林厚福设置立交互通口,与规划的环城东路相连,两条高速在和平镇区北部设有立交互通枢纽。道路框架:规划区以规划城区环城路为主骨架形成“三横四纵”的交通框架。三横为北部的永漳公路及与漳龙公路连接线、中部的环城北路和南部的环城南路(漳龙路);四纵为西部环城西路(漳龙路)、铁路西侧的和平北路和平中路和平南路、铁路东侧的永漳公路城区段(富山路)以及东部的环城东路。4.近郊区规划远景城市发展用地控制:远景城市将和平镇区与登榜工贸新区(包括西园新区和登榜工贸区)纳入城区范围。城市发展备用地主要有漳平工业园区东部的工业备用地,桂林东部的厚福居住备用地、南部的

14、居住备用地,和平镇区北部的居住备用地。农村居民点改造用地: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点逐步进行调整合并,主要向规划的城镇区和规划村(保留农村居民点)集中;规划将有32个自然村进行村改居,保留13个自然村为规划村,19个自然村要撤并;规划村改居和撤并的自然村不得新建改建住宅,要按照城市发展进程进行统一改造或搬迁;规划村必须编制村庄规划经批准后才能按照村庄规划进行建设。交通控制用地:规划的交通用地内不得进行城市建设活动。杭广快速铁路、莆永高速和漳永高速公路在未建设之前两侧各控制100m,待建成后两侧控制50m;其余公路两侧各控制30m做防护绿地。规划建设环城北路、环城西路、环城南路、环城东路共四条环城路。

15、一般农田范围:为郊区范围内的城市远景发展备用地和零星的农地,有特殊需要经批准后才允许开发建设。农副产品基地:包括蔬菜基地和副食品基地,规划设置西园蔬菜花卉基地、和平畜牧业基地、拱桥蔬菜加工基地和南美坪蔬菜禽蛋基地等4个农副产品基地。风景旅游区及风景林地:规划利用九龙江开发水上风景休闲旅游区,建设以滨河风光带为主题,集观赏、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风景旅游线路;充分利用城市周边良好的山林绿地发展风景林地和风景游览区,包括长排坑风景区、高明寺风景区等,并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在城区东侧的山凹中布置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厂和医疗垃圾的处理由龙岩市统一建设和处理;规划要求

16、殡仪馆、火葬场搬迁到西园新区南侧的漳龙公路的西侧山坳中;现状漳平污水处理厂扩建,在西园新区南侧新建西园污水处理厂;在保留现状变电站并适当扩容的基础上,新建登榜220kV变电站,110kV和220kV高压走廊原则上沿公路一侧的防护绿带及永久性生态绿地内布置,避免从城市建设备用地穿越,特别要控制从漳平电厂出来的往北至长排坑位置的300m左右的高压走了;现状水厂扩容,规划在北部利用九鹏溪新建第二水厂,但是这两个水厂均要协调溪流梯级电站、风景区发展与水源保障的矛盾问题,规划将东南侧的三重岭水库作为备用水源。七、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性质:全省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闽西南的次中心城市,以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为主的现代化江滨园林城市。城市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