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305****881 文档编号:142160950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射阳县高级中学2013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作者: 日期:射阳县高级中学2013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地理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射阳县高级中学 胡飞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读图1,回答第12题图11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2第四阶段人口增长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图2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

2、增长率图2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B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C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D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4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少C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图3为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6题。5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图3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6若此图表示当前发展中国家人

3、口迁移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农村到农村 B.农村到城市 C.城市到农村 D.城市到城市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回答78题。年龄段(岁)0-1415-2930-4445-5960男性人口(万人)5.0425.1414.684.941.76女性人口(万人)3.8437.1011.634Ol1.787该市迁人人口的特征有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A. B. C. D.8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

4、力A. B. C. D.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910题。9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开放程度10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A.矿产枯竭 B.经济落后 C.教育需求 D.政策扶持1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市区就业困难 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下降大城市环境恶化 老城区低价上涨A. B. C. D.图4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1

5、3题。1950年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1975年 1980年图412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 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13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图5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图5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15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图6“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

6、市圈城市体系。读图6,完成1617题。16图5显示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A2级 B3级 C4级 D5级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等级低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18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合理的有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近19下列关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和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都位于平原地区B世界城市主要分布于中低伟地区,我国多数城市分布

7、在湿润、半湿润地区C河流入海口和发源地的位置都是建城的最佳地点 图7D我国许多城市是沿江湖河道发育壮大起来的20下列各项城市事物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A.城市道路 B.城市建筑 C.城市交通工具 D.餐具21.图7为某城镇地租等值线图(abc),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处中,最有可能为商业区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22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具有的特点是()A.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B.工业区不断向市中心迁移C.在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和低级工业区 D.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8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

8、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题。图823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24两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A.台风活动频繁 B.锋面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 D.季风的不稳定性25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培育良种 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改良土壤图9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城市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图926.X、Y、Z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对应A.花卉、乳牛、粮食 B.蔬菜、养鱼场、乳牛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养猪场、观赏鱼27.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距离分别

9、是A.20km 60km B.40km 60km C.40km 80km D.60km 80kma b c d 时间人口自然增长率(%)2 1 0图1028.根据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图(图10),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b;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d;德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巴西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A B. C D.图11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图”。读图完成2930题。图1129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环境极差 B.地价太高 C交通不便 D.设施不全30区域可能属于A工业区 B住宅区C商业区

10、 D行政区图12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3132题。图1231.我国A. 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B.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D.1987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1985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32.目前,我国人口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 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图13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3334题。33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

11、是Aa Bb Cc Dd34图中建污水处理厂最合适处是A甲 B乙 C丙 D丁图13图14图14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536题。35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是A小麦种植业和牧牛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36该种混合农业的优点不包括 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B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C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D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合理读图15“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和图16“中国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图”,完成3738题。37图16中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15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 A a B b C c D d38图15中C处农业类型布局在五大湖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C大城市周围地租高 D大城市工业带附近,市场需求量大图17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回答3940题。39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