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5下说课稿

上传人:ydw****in 文档编号:142159959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5下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5下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5下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5下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5下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5下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5下说课稿(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北京的孩子逛北京说课教案说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北京城市的美好风光,民俗文化,增进爱国之情。2.通过欣赏感受歌曲的京腔京韵,培养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说教学重、难点1.聆听音乐,感受歌曲中的“京味”与北京城市的变化。2.“京味”从何而来?引导孩子从“旋律、歌词儿化音”中去发现、并模唱会成为难点。说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中国气息浓厚的作品,京味儿十足,歌词都是和实际北京生活相关的内容,表现了北京的孩子对自己城市的热爱。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说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谈话导入从北京奥运会主题开始谈起,引导到感慨北京的变化真

2、大这个话题上。(教师播放2008奥运会开幕式视频。)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做一个事先的准备,收集有关北京的人文古迹与现代文明建筑,师生共同交流。例如:故宫、长城、天安门、水立方、鸟巢等,对于北京城的孩子则可以强调自主交流。教师简单介绍北京: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而北京建城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北京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54.2平方公里(中国城市第1名)。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历史上曾为五代都城,在从辽朝起的8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我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

3、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传统文化有:庙宇、胡同、四合院、中轴线、城池、京剧、燕京八景等。(教师播放故乡的北京视频。)教师总结:祖国的心脏是北京,北京城以其独特的文化与位置名扬海外。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名叫北京的孩子逛北京。二、歌曲学习1.初听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词。(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音频)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对照歌词再次聆听歌曲,留意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景点和人文?并做好记录。师生交流。2.用富有特色的北京话朗读歌词,体会京腔京韵。这一教学环节设计针对南方教师与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可以着重抓住儿化音来进行练习,例如:胡同儿、动物园儿、一份儿等。还可以在学生朗读

4、地基础上加上打击乐器来伴奏,以增强音乐的“动感”。3.二度欣赏,感受歌曲的旋律变化。师:请大家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哼唱歌曲的旋律,留意旋律有何特点,跟我们以往听到的儿童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演唱、教师伴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歌曲带有着浓郁的“京腔、京韵”的旋律特点,将祖国的国粹“京剧”的音调运用在歌曲的创作上,加上这又是一首描写北京新城的歌曲,更增添了这首歌曲的地域特点与民族性,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让我们对伟大祖国又有了一份热爱之情!4.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动画,学唱歌曲。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富有“京味”特色的感觉尝试演唱吗?三、巩固与拓展看歌词,欣赏故乡是北京音频。(歌词)走遍了南北西东

5、,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的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芦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唱不够那红墙碧瓦的太和殿。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的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不说那高耸的大厦,旋转的厅。电子街的机房,夜市上的灯。唱不够那新潮欢涌王府井。道不尽那名厨佳肴色香浓。单想那,油条豆浆家常饼。便勾起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故乡情。四、课堂小结北国风光无限好,音乐作品皆动听!还有更多的音乐作品,我们今后会慢慢学习和欣赏。美丽的家乡说课稿中卫市第五小学教师:韩慧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国之春第

6、三课时的内容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家乡选自歌剧傲蕾一兰,丁毅、田川词,王云之、刘易民曲,作于1979年,歌剧主要是描写了达斡尔族姑娘傲蕾一兰不畏强暴,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动人故事。热情歌颂了她的民族主义精神。美丽的家乡是两段体,C大调,四二拍,同时歌曲第二部分采用了合唱的形式,这也是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北方无限的好风光。在音乐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特点以及表现的内容。结合文化历史、舞蹈,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

7、能力。二、说教学目标根椐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标,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在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并且学会用简单的达斡尔族舞蹈为歌曲伴舞。2、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发现自己家乡的美,激发、升华学生对自己家乡热爱和赞美。3、能力目标:为歌曲划分段落,并注意乐句间的联系与旋律的行进特点。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进行以及声部的和谐。难点: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二声部合唱时,音高要准确,声部要和谐。四、说教法、学法:方法;1、多种视唱教学法。2、情景创设法。

8、3、多种直观教学法。4、通过演唱、舞蹈、创编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更深刻的理解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五、说教学过程本课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组织教学、歌曲学习、拓展延伸、总结下课四个环节。一)组织教学:课前的师生问好,我采用了音乐游戏问好的方式,也是一个合唱的和声基本训练。此环节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又锻炼和加强了学生的音程和声练习和演唱的基本发声练习,并且为后面歌曲的合唱做了预习和铺垫。导入采用了老师演唱黑龙江边洁白的玫瑰花方式,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唱,并且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字幕的方式把歌曲歌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老师所唱的歌曲产生兴趣,并且引

9、出傲蕾一兰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来学习歌剧傲蕾一兰中的另一首歌曲美丽的家乡,并且对即将学习的歌曲产生渴望和兴趣。二)、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1、初次完整感知歌曲。并且为歌曲划分层次。学唱前先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且能够为歌曲划分出正确的层次,五年级学生按照大纲,应该具备为歌曲或乐曲划分段落层次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听,让学生充分感知乐曲的旋律特点以及节奏的变化,为歌曲划分层次。歌曲播放了两遍,进一步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有了很深的影响,为后面的歌曲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音乐教育重在感知和体验。第二个任务就是让学生体验歌曲歌词的美,并且通过学生介绍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简单的了解了达斡尔族的民俗

10、风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2、学唱歌曲学唱歌去采用了分层学习的方式,(1)先学习歌曲的第一部分。歌曲的第一部分旋律教师采用了自学法,即随琴视唱乐谱。重点引导学生准确的应用重音记号。在学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衬此部分的旋律和节奏的特点,通过对比法让学生感知1和2结束的不同,即未结束和结束的感觉。并且引入歌曲写作中的“重复”,启发学生在今后的旋律填空与旋律续写中运用这种“重复”的手法。并且在演唱第一部分的旋律时提醒学生注意音准与附点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歌词采用自主填词法。即随老师伴奏张嘴不出声唱歌词、轻声演唱、用圆融的声音唱给老师听。再次环节中始终提醒学生正确的演唱口型和方法。(2)

11、学唱歌曲第二部分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歌曲的两个声部并且说出它的特点即高低声部的节奏只有一个小节不相同,其余完全相同。然后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A学生先随琴试唱高声部与低声部的旋律并注意纠正学生高声部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与音准。B学生分组随琴同时视唱高低声部。C分组分别填词演唱歌曲的高低声部。D学生分成两组高低声部进行合唱练习。E互换演唱,指导学生合唱中的六度和声音准.此环节最重要的是高低声部音准以及声部的和谐指导,始终灌输合唱统一的理念,声音的和谐统一很重要。所以在演唱方法上也需下很大的功夫。(3)最后完整演唱歌曲。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难点,互相解决。并且通过情绪的对比

12、,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三)、巩固与拓展巩固环节采用多种演唱方式,如学生接龙演唱,师生接龙演唱。拓展内1:学跳简单的达斡尔舞蹈。采用(1)教师教,学生学。(2)随歌曲边唱边舞。拓展2:唱唱赞美我们家乡的歌。,让学生唱一唱自己知道的赞美宁夏中卫的歌曲,如:家乡的硒砂瓜、我们的家乡宁夏川、六盘山高黄河水宽、宁夏川好地方、数花等歌曲。这个环节是上节课后的课后作业,也就是让学生自学和搜集一些这样的歌曲,教师适当提供了一些内容。此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演唱赞美家乡的歌曲引导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四)、课堂总结提升。通过教师谈话即: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有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我

13、们的祖国56个民族,各民族兄弟姐妹风雨同舟,并肩向前。老师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将来共同建设我们更美丽的家乡。来提升学生思想的境界也是学生思想的升华的环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欣赏北国之声,本节内容我将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完成。一、(首先)说教材分析驯鹿、冬猎、鸿雁欣赏课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的第一章第一课内容,该内容描写北方少数民族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特点,表达了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感情。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启发作用及地位。二、(其次),为了贯彻新教学理念的宗旨,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本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4、。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特点以及表现方法。2、方法目标:通过音频播放领悟合作学习。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喜爱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感。三、(然后)根据课程结构特点和教学目标,拟定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知并熟悉月琴、柳琴等乐器的音色是本节内容的重点,而难点是感受乐曲的表现的情绪和内容。四、(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教法学法,从小学生的学习感受能力和知识素质特点来看,我主要采用聆听欣赏、联想体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细心聆听乐曲,捕捉作品生活画面,积极参与协作归纳,抓住曲调重点,渗透歌曲旋律难点,让学生获取从音乐学习中带来的兴趣和再生资源。五、说教学过程:(一)、播放北方少数民族

15、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二)、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它们是选于Xxx作曲家的北国之声。(三)、欣赏驯鹿(1)播放录音,分组、合作、相互交流、讨论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的内涵。(4)请学生拍手,用0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四)、欣赏冬猎(1)播放录音,合作交流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然后,我就对此曲进行总结。(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