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征文3篇与读书分享体会演讲五篇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142160809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师风征文3篇与读书分享体会演讲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师德师风征文3篇与读书分享体会演讲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师德师风征文3篇与读书分享体会演讲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师德师风征文3篇与读书分享体会演讲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师德师风征文3篇与读书分享体会演讲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德师风征文3篇与读书分享体会演讲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师风征文3篇与读书分享体会演讲五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德师风征文3篇与读书分享体会演讲五篇师德师风征文3篇(篇一)说到“师德”两字,立刻想到的就是大学门口矗立的石头上雕刻的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八个大字。当然,当时对这两句话认识是肤浅的。随着时间的飞逝,工作的磨练,对师德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师德的认识。长期以来,一说到师德,我们往往更多的是强调两点:“爱心”和“奉献”。这两点当然都是应该提倡并强调的,但关键是如何理解“爱心”和“奉献”。一、教育之爱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技巧。如果爱心不体现于日常教育中面对一个个具体难题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这样的爱心是空洞的。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然是对的,因为真正的教育总是从爱出发,或

2、者说爱是教育的起点和条件;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因为表达这种爱需要智慧。面对具体的学生,没有哪个教师敢说他会比这孩子父母更爱这个孩子,也就是说最爱这个孩子的人应该是他的父母而不是教师,可是爱孩子的父母却不等于就懂得教育,他们还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因为教育的爱必须通过教育的智慧表达出来。如果抛开了教育智慧而空谈爱,是没有用的。教育决不是“一爱了之”那么简单。我们现在谈“师德”,往往把“爱心”简单化,其实,“有爱”不等于“会爱”,而“会爱”就是一种教育智慧。二、必须尊重学生。爱是一种情感,而情感是不能规定和强迫的。一个老师如果爱学生,当然会令他的教育效果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但我们不能强迫每一个老

3、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的爱每一个学生。对于个别屡教不改的后进生,我们有些老师无论如何爱不起来,这也不能勉强。但是,我想说,作为教师,可以也允许你不爱学生,但你必须尊重学生。这是底线。爱是内在情感,尊重则是外在的行为。举个例子,你可以不给贫困学生以经济资助,但当学生向你问好时你应该回礼,当学生走进办公室时你应该说声“请坐”。前者是爱心的驱使,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老师都一定要做到,但后者则是师生相处的规范,是一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我承认我爱学生,但这种爱是我个人的事情,如果有老师不爱学生,但他很尊重学生,并且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这样的老师不算最优秀,但也无可厚非。教师就是一门职业,按职业规范操作,就很好了

4、。至于少数教师要做到呕心沥血、忘我爱生,那当然应该鼓励,应该作为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来宣传,但不应该强迫每一个老师必须做到。三、教师的“奉献”其实也是教师自己的收获。教师职业的奉献特点是不容否定的,比如我们这个职业不像大多数职业那样,下班之后便可以与职业脱钩,我们下班回家也可能不,应该是往往在上班:备课呀,批改作业呀,为了上课上网查资料呀,等等。这不是奉献是什么?但是,我依然认为,教师职业不应该仅仅是奉献,或者说,这个奉献本身也是收获。收获什么呢?收获成长!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追求一种成功感,但这里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当然也很重要,我强调的是,教师的成功不应该仅仅建立在学

5、生的成功之上,而应该有自己的成功: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拥有的教育智慧更加丰富,他的课越上越精彩,他开始进行教育科研并取得成果,又开始写作并发表教育文章这都是教师的收获。我们提倡反思,这里的反思,不仅仅是“想”,而是一种教育的状态,就是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正如有关专家提出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我们要创造条件让所有教师都能获得职业成功感,唯有如此,他才会有职业幸福感。一个仅仅凭使命感工作的教师,很难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的。我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功与幸福,所以我就更加热爱教育,这就是良性循环。所以,我认为我们讲师德,依然要将爱

6、心和奉献,但爱心和奉献必须同教师的生活的质量生命的意义相联系,只有当我们教师感到了教育的成就感和诗意时,这师德才能真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篇二)小时候我就听过一句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自己长大以后要当老师的理想。去年,这个理想终于得以实现,我进入了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经过这一年的洗礼,我也清楚地认识到师之德乃教之魂。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师德就是教育的光辉;如果

7、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为人师表,德行表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为师之本,更是立国之基。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教师就是一面明镜,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我们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要求学生做到容装端正,自己要身先士卒,做到仪表朴素,庄重自持;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我们就不能铺

8、张浪费。专业教师通过“言传”来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身教”来育人。教师的理想追求、思想情感、言行举止、职业道德等,都对学生具有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像种子一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学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二、大爱无疆、奉献有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全部奥妙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师爱是圣洁而高尚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必须发自内心,从一点一滴开始,从一言一行做起,爱学生就要爱学生的心灵和人格。记得去年考入我校,还未正式入职的时候,我夜不能寐,憧憬着作为老师的种种。那时候我觉得只要把知识无私的传授给学生就是好老师,学生就会听我的话好好学习。然而,当我真

9、正踏上讲台的时候,遇到的情形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措手不及。第一堂课虽然我备课充分,但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紧张情绪,当时我一颗激动的心怦怦的跳着,走上讲台满脸微笑跟学生打招呼:“同学们好!”可只迎来了少部分学生的回应。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对我不熟悉才会这样,我便尝试着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与学生加强交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不断拓展学生们知识面、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三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相信,秉承“立德树人,传

10、承”,定能成就最美教师人生!(篇三)“不忘初心”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关键词,这里的“初心”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孜孜以求的一个奋斗目标,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到教师行业来说,“初心”指的是“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立德树人”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立德”,就是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二是“树人”,就是要求教师要具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甘当人梯,甘为绿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最好的条件、提供最有利的帮助和最科学的指导。“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初心,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它的含义十分丰富,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

11、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提出了“四有”好教师的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一个人,绝不仅仅是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就能够胜任教师的岗位,而应该从修养、行动、工作、生活等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争做新时代的最美教师。一、在行动上率先垂范 教师要在行动上模范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动力。*年5月8日晚,在*省佳木斯市,29岁的中学教师为救过马路的学生,被失控的车辆卷入车底,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她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地,她的精神感染了各界群众。牺牲

12、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学生的生命,这种见义勇为、不畏牺牲的精神是教师最伟大的人格力量,体现了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也体现了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要受到学生的爱戴,必须在行动上能够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而且要努力做到最好,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二、在修养上甘于奉献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的职责就是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滋养学生健康成长。赤城县教师奚正亮37年坚守在大山深处,拿着微薄的工资,承担着四个年级的全部教学任务,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都奉献了山区的孩子们,他守候的是山里的孩子读书求学的梦想。教师是一个带有公益性质的工

13、作岗位,它不像工厂、企业一样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它以关注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为己任,只有对学生付出热情的服务、耐心的引导、细心的关怀、诚心的教导,才能体现出它的岗位价值。每一个人民教师都应该像奚老师那样立足本职岗位,将个人名利抛在脑后,将学生的需求放在心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将学生的成才与成功当成是对自己的最大回报。三、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传道受业、教书育人,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有扎实的学识、严禁仔细的治学态度和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教授首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引领学生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教师还应当具有广博的社会学知识,能够帮助学

14、生明确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摒弃一切权威和迷信,才能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求得真理、真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年度“师德标兵”朱敏波教授坚持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本科教学之中,先后编写了现代电子装联质量管理、电子机械可靠性与维修性、电子设备可靠性工程等教材,把新情况、新经验、新成果写入教材,提高了教材的质量。他说:“将前沿的、已经过实践检验的案例和方法放入书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正在进行的一些项目,能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同时,对这项技术产生深刻的了解,更增添学习积极性。”每一个教师都应当像朱敏波教授一样对于创新和发展保持永久的热情。在当今这样一个

15、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信息大爆炸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师决不能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更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对于新时代新事物漠不关心,而应该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态,积极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风云,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前沿,关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将最新的信息引入到课堂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在生活上淡泊名利教师是一个培养人、教育人的岗位,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事,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

16、品德高尚的人,受人尊敬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生活作风上严于律己,淡泊名利,注重个人修养的提升,教师还要关心民生、服务社会、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从各方面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抛开个人私欲,在人格上逐渐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年10月,罹患重症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捐献给了自己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华南农业大学。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而去过卢永根家的人,都会有一种家徒四壁的感觉,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平日里,卢教授常常拿着一个半旧饭盒,与学生们一起排队,在食堂打饭,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就这样,卢教授和他的夫人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积蓄,没有留给他们唯一的女儿,而是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卢教授说,孩子已经自立了,他的个人财产最后应为社会作贡献。“桃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