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一轮复习物理解题方法导练递推法1(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141888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3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一轮复习物理解题方法导练递推法1(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届一轮复习物理解题方法导练递推法1(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届一轮复习物理解题方法导练递推法1(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一轮复习物理解题方法导练递推法1(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一轮复习物理解题方法导练递推法1(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解题方法导练:递推法 1如图所示,用容器为 0 3 V 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0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 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则() A连续抽3 次就可以将容器中气体抽完 B第一次抽一次后容器内压强为 0 2 3 p C第一次抽一次后容器内压强为 0 3 4 p D连续抽3 次后容器内压强为0 27 64 p 2一只两用活塞气筒的原理如图所示(打气时如图甲所示,抽气时如图乙所示),其筒 内体积为V0, 现将它与另一只容积为V 的容器相连接,开始时气筒和容器内的空气 压强为 p0 , 已知气筒和容器导热性良好,当分别作为打气筒和抽气筒使用时,活塞 工作 n 次后,

2、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 Anp0, 1 n p0B 0 nV V p0, 0 V nV p0 C(1+ 0 V V )np0 , (1+ 0 V V ) np0 D(1+ 0 nV V )p0 , ( 0 V VV ) np0 3用活塞式抽气机抽气,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从玻璃瓶中抽气,第一次抽气后,瓶 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到原来的 4 5 ,要使容器内剩余气体的压强减为原来的 256 625 ,抽气次 数应为() A2次B3次 C4 次 D5 次 4 从离地面 H 高处落下一只小球,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是它重力的k(k1) 倍,而小球与地面相碰后,能以相同大小的速

3、率反弹,求: (1)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能够反弹起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小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跳为止,所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5用真空泵抽出某容器中的空气,若容器的容积为0V,真空泵一次抽出空气的体积为 V,设抽气时气体温度不变,容器内原来空气的压强为0 p。求抽气 N 次后容器中气 体的压强。 6如图,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两端分别与光滑水平面平滑对接,左侧水平面 上有一根被小物块挤压的轻弹簧,弹簧左端固定; 传送带右侧水平面上有n 个相同的小 球位于同一直线上。现释放物块,物块离开弹簧后滑上传送带。已知传送带左右两端间 距 L=1.1m,传送带速度大小恒为4m/s,物块质量

4、m=0.1kg,小球质量均为m0=0.2kg,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5,弹簧初始弹性势能Ep=1.8J,物块与小球、相邻 小球之间发生的都是弹性正碰,取g=10m/s2。求: (1)物块第一次与小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物块第一次与小球碰后在传送带上向左滑行的最大距离s; (3)n 个小球最终获得的总动能Ek。 7 一弹性小球自4.9 m 高处自由下落, 当它与水平地面每碰一次, 速度减小到碰前的 7 9 , 重力加速度g 取 9.8 m/s2,试求小球开始下落到第三次碰地所用的时间。 8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A 所带电荷量为 7Q,B 所带电荷量为Q, C

5、 不带电,将A、B 固定起来(此时 A、 B 间的作用力为F) ,然后让 C 反复与 A、B 接 触,最后移去C,则此时A、B 间的相互作用力约为多少? 9活塞式气泵是利用气体体积膨胀来降低气体压强的已知某贮气筒的容积为V,气 泵每抽一次,抽出的气体体积为 4 V V设抽气过程中温度不变,贮气筒内原来气体 的压强为 0 p,则对它抽气三次后,贮气筒内的气体压强变为多少? 10小球从高0 125mh处自由落下,着地后跳起,又落下,每次与地面相碰后,跳起 速率为着地速率的 1 2 ,求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所经历的总时间及通过的总路程 (不计空气阻力) 11一弹性小球自4.9 m 高处自由下落,

6、当它与水平地面每碰一次,速度减小到碰前的 7 9 ,重力加速度g 取 9.8 m/s2,试求小球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 12如图所示,大球 A原来的电荷量为 Q,小球 B原来不带电,现在让小球与大球接 触,达到稳定状态时,发现A、B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与体积成正比,小球获得的电荷 量为q;现给 A球补充电荷, 使其电荷量再次为 Q,再次让小球接触大球,每次都给大 球补充到电荷量为Q,问:经过反复多次接触后,小球的带电荷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 小球带电量为多少? 13如图所示,有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是 1、2、3n的木块,所有木块的质量均为m,与木板间的动摩

7、擦因数均为 ,木板的 质量与所有木块的总质量相等.在 t=0 时刻木板静止,第1、2、3、 、n号木块的初速 度分别为v0、2v0、3v0、nv0,方向都水平向右.最终所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匀速 运动 . ( 1)求所有木块与木板一起匀速运动的速度 %; ( 2)题干条件不变,若取n=4,则第 3 号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v3min为 多少? 14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传递规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探究这一规律,我们 采用多球依次碰撞、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简化力学模型如 图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轨道上,质量分别为m1、m2、m3mn1、mn的若干个球沿 直线静止

8、相间排列,给第1 个球初能Ek1,从而引起各球的依次碰撞定义其中第 n 个 球经过依次碰撞后获得的动能Ekn,Ekn与 Ek1之比为第 1 个球对第n 个球的动能传递系 数 k1n a、求 k1n b、若 m1=4m0 ,m 3=m0 ,m 0为确定的已知量求m2为何值时, k13值最大 15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右图所示用完全 相同的轻绳将N 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悬挂于一水平杆,球间有微小间隔, 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1、2、3. N,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个球的质量与其相 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k1)将 1 号球向左拉起,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2号

9、球碰撞, 2 号球再与3 号球碰撞 所有碰撞皆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并假设所有的球作为主 动球完成一次碰撞后均由于某种原因与绳脱离并作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忽 略绳的伸长,g 取 10 m/s2) ( 1)设与 n+1 号球碰撞前,n 号球的速度为vn,求 n+1 号球被碰撞后瞬间的速度 (2)若 N=5,在1号球向左拉高h的情况下,要使5号球碰撞后升高16h(16h小于绳 长) ,问 k值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D 【解析】 B、C、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0, 则气体初始状态参量为 p0和 V0,由第一次抽气过程对全部的 理想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 00100 1 () 3 p Vp VV,

10、解得10 3 4 pp, 故 C 正确、B 错误A、D、 同理第二次抽气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10200 1 () 3 p Vp VV,第三次抽气过程 20300 1 () 3 p Vp VV,解得 3 300 327 ( ) 464 ppp,可知抽几次气体后容器中还剩的气体体 积是 V0,故 A 错误, D 正确故选 CD 【点睛】本题是变质量问题,对于变质量问题,巧妙选择研究对象,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质 量不变问题,应用玻意耳定律可以解题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打气时,活塞每推动一次,把体积为V0压强为 p0的气体推入容器内,若活塞工作 n 次,就 是把压强为p0体积为 n V

11、0的气体压入容器内,容器内原来有压强为 p0体积为 V 的气体,现 在全部充入容器中,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0 (V+nV0)p V 所以 p 00 00 (1) VnVV pnp VV 抽气时,每拉动一次,把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从V 膨胀为 V+V0,而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就要减 小,活塞推动时将抽气筒中的V0气体排除,而再次拉动活塞时,将容器中剩余的气体从V 又膨胀到V+ V0容器内的压强继续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第一次抽气: 010 ()p Vp VV 得 10 0 V pp VV 第二次抽气: 1020 ()pVp VV 得 2 20 0 () V pp VV 第三次抽气: 2030 ()p

12、 Vp VV 得 3 30 0 () V pp VV 第 n 次抽气完毕后,气体压强为0 0 () n n V pp VV 故选 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抽气和打气认真分析,对每次气体的体积压强分析,本题考查了玻意耳 定律的应用,难度适中,平时要多加强练习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玻璃瓶的容积是V,抽气机的容积是V0,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PV= 4 5 P(V+V0) V0= 1 4 V 设抽 n 次后,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 256 625 ,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抽一次时: PV=P1(V+V0) P1= 4 5 P 抽两次时: P1V=P2( V+V0)

13、 P2=( 4 5 )2P 抽 n 次时: Pn=( 4 5 )nP Pn= 256 625 P 则 n=4 A2 次,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3 次,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4 次,与结论相符,选项C 正确; D5 次,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时,遵守玻意耳定律,应用玻意耳定律列方程,即可求出抽气次数 4(1) 1 1 k H k (2) H k 【解析】 (1)设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后,能够反弹起的最大高度是h,则由动能定理得: 0mg Hhkmg Hh 解得 1 1 k hH k (2)设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跳为止,所通过的总路

14、程是S,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0mgHkmgs ,解得 H s k 【点睛】运用动能定理解题,关键是合适地选择研究的过程,判断有哪些力做功,根据动能 定理列表达式,有时研究过程选择的好,解题会更方便 5 0 0 0 N V p VV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容器内气体为研究对象,对第一次抽气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0010 p Vp VV 解得 00 1 0 p V p VV 对于第二次抽气过程,同理可得 1020 pVpVV 解得 2 100 20 00 pVV pp VVVV 故抽气 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N 0 N0 0 V pp VV 6(1) 5m/s;(2) 5 m 18

15、;(3) 51 1 49 n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物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为v0,在物块被弹簧弹出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 P0 1 2 Emv 解得 v0=6m/s 假设物块在传送带上始终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ma 设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时速度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 22 0 2vvaL 解得 =5m/s 可见 =5m/s4m/s,假设成立。 (2)物块与小球1发生弹性正碰,设物块反弹回来的速度大小为的 v1,小球 1 被撞后的速度 大小为 u1,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mv=-mv1+mu1 222 11 111 222 m

16、vmvmu 解得 1 15 m/s 33 vv, 1 210 m/s 33 uv 物决被反弹回来后,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得 0-v12=-2as 解得 s= 5 m 18 1.1m (3)由于小球质量相等,且发生的都是弹性正碰,它们之间将进行速度交换。 由(2)可知,物块第一次返回还没到传送带左端速度就减小为零,接下来将再次向右做匀加 速运动,直到速度增加到v1,再跟小球 1 发生弹性正碰,同理可得,第二次碰后,物块和小 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2 21 11 33 vvv, 21 22 1 33 3 uuv 依次类推,物块和小球1 经过 n 次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1 3 n n vv, 1 2 1 3 3 n n uv 由于相邻小球之间每次相互碰撞都进行速度交换,所以,最终从 1 号小球开始, 到 n 号小球, 它们的速度大小依次为un、un-1、un-2、 、u1,则 n个小球的总动能为 222 012 1 2 kn Emuuu 解得 51 1 49 k n E 7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