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贵州省贵阳市四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六)语文试题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141683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1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贵州省贵阳市四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六)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届贵州省贵阳市四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六)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届贵州省贵阳市四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六)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贵州省贵阳市四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六)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贵州省贵阳市四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六)语文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020 届贵阳市四校高三年级联合考试( 六) 语文 贵阳民中贵阳二中贵阳八中贵阳九中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环球科学年度创新榜发布了,毫无悬念,华为又出现在本土企业创新

2、榜中。在中国本土企业创新的闪 耀群星中,华为应该是最亮的那颗。过去一年,华为研发投入超过600 亿元,排名全球第八。华为一家企 业的研发投入就几乎占大陆地区所有企业研发总投入的5%, 在国际专利申请量上, 华为位居全球第二。 与此相对应的是,华为2016 年销售收入达5200 亿元。华为崛起,获得了国际同行中“CEO杀手”称谓, 个个为之侧目,不敢掉以轻心。 可是,华为感觉良好吗?肯定不是,我们看到领军人物任正非如履薄冰,对于华为创新的前景,任正非最 经典的叙述是在2016 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他在发吉中这样说道:“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 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那

3、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一次隆重 大会。任正非这样发言,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他还说道:“ 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 前进在迷航中。 ”会后,任正非的“无人区”“困境”“迷航”等,都成了报道的热词,引起科技界热议。 严格说来,中国科技企业乃至整个科技界的创断,还远没有全面进入一骑绝尘、环顾左右不见对手的无人 区。智能手机方面,华为前面还有苹果和三星;在芯片领城,华为还在紧追高通,但以中国科技发展的态 势,中国科技在某些领城从跟随到进入领跑的情况,已经出现,将来会越来越多,最终成为常态。这个时 候,任正非首先想到无人区里如何创新,就像当年在华为顺境中想到冬天一样,是未

4、雨绸缪的前瞻性思考, 也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思考。 从跟随到领跑,再到进入创新的无人区,应该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时候,需要的不仅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进 行一些渐进性创新,更多是需要源头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否则,随时有可能被别人重新超越。华为对此 应该是清醒的,数字通信、互联网、手机、计算机芯片,这些华为公司今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 都不是华为发明,也不是中国人发明。所以,任正非们感到前途茫茫和危机是正常反应;如果感觉不到, 那才是真正的危机。 怎么在无人区创断?怎么让中国不断涌现源头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这可能是中国科技界今天和未来的重 大课题。创新最关键的要素是人和环境,无人区创新,对人和环

5、境的要求也应该高很多。想象一下在珠穆 朗玛峰顶和字宙深空探险的情况吧,那可能是无人区创新最形象逼真的场景。在那祥的条件下,需要身体 素质和勇气都超人的探险者。同祥的,在无人区创新的科技人员,科学素质应该也不同于一般人,而且, 同样需要勇气。无人区的创新环境,也可以用珠峰探险者和宇航员的装备来类比,只有在精心打造的特珠 环境的保障下,他们才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生存与成功。同样,努力为在无人区创新的科技工作者营造一 流环境作为保障,是必须的。 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在谈到创新的环境时这样概括道: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遵循科 学规律和雏护科研规范;规范科学精神和学术民主;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

6、和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周光召 先生列举出的关于创新环境的诸多因素,应该是对无人区创新环境的最低要求。 还有一点不能不说,无人区创新,探索者常常处于任正非所说的“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 三无状态,失败的风险大大增加,怎么对待可能的失败?任正非自己给出了答案: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未 来的探索本来就没有“失败”这个名词。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 对的。今天和未来在无人区奋斗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无论成败。他们都是英雄。 - 2 - (选自环球科学陈宗周无人区创新,有删改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华为获得了国际同行中“CEO 杀手”称谓,应该是中国本土企业创新

7、群星中最亮的那颗。 B.华为在过去 -年里研发投人几乎占大陆所有企业研发总投入的5%,所以在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华为 位居全球第二。 C.华为研发投入600 亿元,销售收入达5200 亿元,让同行巨头们个个侧目,不敢掉以轻心。 D.华为攻入无人区后如履薄冰,无人区既是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也是创新的领跑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华为耀眼的成绩开篇,引入华为的危机意识,接着论述了如何解决危机以及在此过程中应有的态 度。 B.文章以崛起的华为为例,运用例证、引证、喻证等多种方法,深入探讨企业的创新问题。 C.文章以近一半文字,论述了创新所需要的

8、条件。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遵循科学规律和维护 科研规范等,是无人区创新环境的起码要求。 D.文章后半部分论述创新环境的保障,鼓励科技工作者大胆创新,如果没有创新环境的保障,就不会有科 学素养和勇气超群的科技人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中国科技工作者未雨绸繆、前瞻性的思考,促使中国科技在某些领城已经出现从跟随进入领跑的情况。 B.源头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是全新的创新,而华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都不是自主研发,所以任 正非感到前途茫茫。 C.华为只有在精心打造的特殊环境的保障下,科技工作者才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生存与成功。科技工作者 如果拥有探索者和字航员

9、的装备,就可以成功。 D.创新与探索有可能失败,但在无人区奋斗的科技工作者,无论成败,都是英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材料一: 亲子阅读又称 “亲子共读” , 是以书为媒介, 以阅读为纽带, 使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的过程, 在孩子课外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方式之一。以往的亲子阅读,主要是针对上学 的孩子,而如今,亲子阅读的范围巳扩展至学龄前儿童,甚至几岁的小娃娃。因为“阅读”对孩子们来说 不仅意味着文字阅读,还包括图。 有些家庭并没有阅读习惯,可看到别的家庭都进行亲子阅读后,便盲目跟从,投入时间、

10、精力和金钱后, 由于选材、方法、指导等欠妥,不仅阅读氛围没有营造起来,孩子没有获益,反倒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 钱。 (摘编自刘天放荚让“亲子阅读”流于形式) 材料二 - 3 - (摘编自“家长帮阅读”) 材料三: 一些家长对亲子共读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共读就是给孩子传授知识,将共读等同于学算术、学认字、背唐 诗、背英语单词,过早将孩子带入应试教育模式,这样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烦恼。实际上,阅读是一扇窗口, 亲子共读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美好与乐趣,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家长要避 免将急功近利的情绪带到共读中。亲子共读不要在意眼前的收获,而要放眼长远,使孩子在阅读中学习到 优秀品质

11、。 亲子共读也无须拘泥于场所和环境,不是待在家里才能进行亲子共读,要带着孩子大胆走出家门,多参加 阅读活动,多走进大自然,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阅读产生更美好的感悟。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阅 读环境,让他们明确自己的阅读兴趣,会使亲子共读更有效率。亲子共读贵在坚持,需要家长多用心。如 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会冷了孩子的心,还会给他们的性格培养带来不好影响。 (摘编自胡蔚亲子共读贵在用心) 材料四: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教授凯瑟琳.斯诺说,大量研究发现,亲子阅读和儿童的语言发展在短期内有 着直接的联系。丰富的家庭阅读环境对孩子的语音意识、词汇发展、文字意识以及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有

12、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从长期来看,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快速认读、阅读理解、独 立思考和表达及未来的终身发展都有帮助。 研究发现,亲子阅读对儿童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发展等方面都提供了独立贡献超过20%的影响因 素。在美国的研究中,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发展中产生的差异大概为33%。亲子阅读能够 独立贡献 20%的差异,也就是说33%由社会经济地位带来的差异中,有20%是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来弥补。 在美国,通过20 年的实践,让很多人认识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实践过程中,除了家长态度积极,很重 要的一点是社会力量支持,美國很多的社会组织和公立图书馆都会提供机会,给孩子派

13、书送贴纸,鼓励他 - 4 - 们阅读。波士顿的公共图书馆一直有一项名为“1000 本书”的阅读计划,鼓励孩子在6 岁上小学之前读满 1000 本图画书。凯瑟琳.斯诺说:“我觉得这是中国社会可以借鉴的,早期阅读不仅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 (摘编自哈佛教授:亲子阅读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阅读习惯不好( 每天阅读不足半小时)的家庭,孩子日阅读时长普追较短,这表明父母对孩子阅读习 惯的养成作用不容忽视。 B.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目的主要集中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增进亲密的亲子关系上,为了拓展知识界限、 提升能力的

14、也比较多。 C.对于亲子共读的内容,家长的选择多倾向于为儿童创作的作品,认可老师的推荐,受网站或新闻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影响较大。 D.家长进行亲子阅读,较少考虑为学科( 如语文、英语 )成绩提升打基础,为了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制订 个性化家庭教育方案的也不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亲子阅读中,书的介质作用和阅读的纽带作用相结合,再加上形式多样化,使得亲子阅读范围已经覆盖 了 03 岁的小孩。 B.亲子阅读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在短期内影响很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对语言发展的影响逐渐消失,而对 独立思考等有影响。 C.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社会

15、经济地位差异大概为33%,而通过亲子阅读可以弥补其中大 概六成的差异。 D.儿童的早期阅读需要家长重视和社会力量的支持,美国在后一方面做得较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值 得中国社会借鉴。 6.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做的具体事情和应避免出现的问题。(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农民父亲 白旭初 旺老倌的儿子回来了。 儿子在城里当局长。和儿子同来的还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秘书,一个是办公室主任。 儿子说:“爹,稻要几天才能割完?”旺老倌说:“三天。”儿子指指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说:“加上我们三 人,一天就能割完一

16、双休日,我们特地来帮忙的。” 上个月,旺老倌答应割了稻就进城跟儿子过。 儿子说请人割吧。旺老倌说什么也不肯,说这是最后一次割稻了。 旺老倌的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守着乡下老房,太孤单。 儿子被唤醒时,屋里还黑咕隆咚的。 旺老倌把三顶草帽递给儿子,儿子看了看颜色灰暗的草帽,没接。旺老馆说:“拿着,小心晒昏了头。 ”儿 子的手刚伸出又缩回去。旺老倌说:“嫌脏?”儿子指指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身边的编织袋,说:“我们有。” 旺老倌生气地一扬手,三顶草帽飞到角落里。 太阳悬在无一丝云的空中,没有风。目不转睛的话,可以隐约看见地面上蒸腾着的缕缕热焰。 儿子才割了五六米远就气喘吁吁了,他直起腰,发现父亲已把他拉下十多米远。他扭头看秘书和办公室主 任,他俩早已满脸汗水直起腰,摘下宽边白色太阳帽使劲扇风。儿子就说:“歇歇吧。”又大声喊:“爹,快 过来喝口水! ”旺老倌仍撅着屁股挥舞着镰刀,头也没抬。 旺老馆一直割完半块田才来到大榕树下。儿子急忙从编织袋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旋开盖子递过去。旺老倌 没接,他用汗味很重的毛巾擦了脸和脖子,然后从陶罐里倒出一碗大叶茶,一口气喝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