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精品教案:第1课时_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42118460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精品教案:第1课时_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精品教案:第1课时_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精品教案:第1课时_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精品教案:第1课时_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精品教案:第1课时_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精品教案:第1课时_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精品教案:第1课时_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3.结合实际问题,创造活跃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1.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配套的问题,如图1所示.图12.在小学里我们学过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中一般有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个量,三者的关系

2、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人们常规定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为 .3.由以上公式知:一件工作,甲用a h完成,则甲的工作量可看成 ,工作时间是 ,工作效率是 .若这件工作甲用6 h完成,则甲的工作效率是 .答案:1 1 a 1a 16 探究新知问题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审题,先尝试完成表格,并尝试列方程解答.产品类型生产人数单人产量总产量螺钉x螺母 在学生对题目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分析问题.教师: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学生1:

3、如果一天中只制造螺钉,那么每人可以制造1 200个;如果一天中只制造螺母,那么每人可以制造2 000个.学生2:生产螺钉的人数与生产螺母的人数之和为22,如果设安排x人生产螺钉,则有(22-x)人生产螺母.教师:这道题目的相等关系是什么?学生3:每天生产的螺母数量是螺钉数量的2倍时,它们刚好配套.教师:刚好配套的意思是使得螺钉数目与螺母数目的比恰好为12.用1 200x表示生产的螺钉数目,2 000(22-x)表示生产的螺母数目.由一学生口头设出未知数,并列出方程,师生共同解答;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形成板书.分析:每天生产的螺母数量是螺钉数量的2倍时,它们刚好配套.解:设应安排x名工

4、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螺母.根据螺母数量应是螺钉数量的2倍,列出方程2 000(22-x)=21 200x.解方程,得5(22-x)=6x,110-5x=6x,11x=110,x=10.故22-x=12.答: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教师归纳生产调配问题通常从调配后各量之间的倍、分关系寻找相等关系,建立方程.练一练课件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让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小组内交流.分析:根据生产的盒身的数量是盒底数量的一半或盒底

5、数量是盒身数量的2倍列方程求解.解:设用x张白铁皮制盒身,(36-x)张制盒底,则共制盒身25x个,共制盒底40(36-x)个,根据题意,得225x=40(36-x),解得x16,则36-x=20.答:用16张制盒身,20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新知应用例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 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 h,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师生活动教师出示例题,由师生共同分析完成.教师:在工程问题中,常把全部工作量简单表示为1,如果一件工作需要n小时完成,那么平均每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学生:平均每小时

6、完成的工作量是1n.教师:一件工作由m个人用n小时完成,那么人均效率是多少?学生:人均效率应为1mn.分析:如果把总工作量设为1,则人均效率为140.x人先做4 h完成的工作量为4x40,增加2人后再做8 h完成的工作量为8x+240,这两个工作量之和应等于总工作量.解:设安排x人先做4 h.根据先后两个时段的工作量之和应等于总工作量,列出方程4x40+8x+240=1.解方程,得4x+8(x+2)=40,4x+8x+16=40,12x=24,x=2.答:应安排2人先做4 h.练一练课件一项工作,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若甲先单独做10天,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作,则还需几天完成

7、?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师生活动由一学生口头设出未知数,并列出方程,师生共同解答,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课堂练习(见导学案“当堂达标”)参考答案1.B 2.D3.解:设x人生产镜片,由题意得200x=250(60-x).解得x=20,60-20=40.答:20人生产镜片,40人生产镜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产品配套.4.分析:题中3米长布料可做2件上衣或3条裤子,所以1件上衣用料32米,1条裤子用料1米,根据一件上衣配一条裤子可知,上衣与裤子的数量相等,从而列方程.解:设用x米做上衣,则用(600-x)米做裤子,则上衣总共做了2x3件,裤子总共做了(600-x)件.

8、根据题意,得23x=600-x,解得x=360.故600-360=240.答:分别用360米、240米布料做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5.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由题意得2x80+8x+580=1.解方程得x=4.答:先安排4人工作. 课堂小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 布置作业教材第106页习题3.4第2,3,4,5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训练了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着重从问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上加以分析指导.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广度,采取了做题和教材的解题过程进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另外方法上也注重指导,强化了寻找问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的方法,以及常用的等量关系的归纳,就题论题,并加以补充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得到了强化.在讲解应用题的过程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此类题涉及的数量关系,对于数量关系的梳理一定要到位.分析的时候也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教师尽量少说,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实在有困难,教师再适当点拨,注意要点到为止,一定要把握好“度”.对每道题学生在完成后都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根据哪些数量关系列的方程,每一步求的又是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