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教学辅导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094093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史教学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史教学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史教学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史教学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史教学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史教学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史教学辅导(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史-教学辅导1 作者: 日期:学前教育史教学辅导1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发展的简史。2.掌握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内容。重点学习内容:一、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原始社会存在着以社会公育形式进行的儿童教育。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其教育内容是与儿童今后将要从事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生产劳动教育是重要的儿童教育内容。此外,教育内容还包括思想教育(即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美育和军事教育。(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庠”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

2、特点主要有:第一,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第二,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第三,内容是多方面的,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第四,教育方法主要是观察模仿、口传身授,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教育。二、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订(二)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1.宫廷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2.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保傅教育制度,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三)奴隶社会的胎教最后,总结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总的特点,参见教材第6页。三、中国封建社会

3、的学前教育 (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1.目的: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齐家治国的基础;光耀门楣。2.内容: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与培养;初步的道德教育(包括孝悌、崇俭、诚信、为善);文化知识教育;幼儿身体保健教育。(二)封建社会的胎教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胎教作用的一个基本理论“外象内感”,“外象”是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是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外象内感”的意思是说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思考中国古代胎教的现代启示,参见教材第11页。掌握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参见教材第11页。第二讲 封建社会思想家的学前教育思想教学目标:1.了解贾谊的早期教

4、育思想。2.识记并分析评价颜之推、朱熹和王守仁的学前教育思想。重点学习内容:一、贾谊论早期教育 (一)早谕教(二)进左右(三)重儒术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一) 固须早教(二) 威严有慈(三) 均爱勿偏(四)应世经务(五)重视风化陶染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重视蒙养教育 (二)要求慎择师友(三)强调学“眼前事”(四)提倡正面教育四、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顺导性情,鼓舞兴趣(二)循序渐进,量力而施(三)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四)全面诱导,不执一偏第三讲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我国蒙养院制度的产生时间和实施内容,分析和评

5、价其特点和意义。2.了解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内容。3.识记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重点学习内容:一、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被迫进行改革。1902年,张百熙奉命草拟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此学制并未实施。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被称为“癸卯学制”。这一学制确定了更为详备的近代学制系统,其中包括了蒙养院制度。我国的近代学前教育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二、蒙养院制度的产生和实施 (一)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为学前教育专门制定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是中国近代学前

6、教育的第一个法规。规定蒙养院作为学前教育的专门机构。蒙养院并不单独开设,而是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蒙养院的老师称“保姆”,由育婴堂的乳媪和敬节院的节妇充任。(二)蒙养院制度的实施清朝末年幼教师资的培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首先是教育领域打破“女禁”。1844年,美国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传教士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女塾,这是近代外国人在华设立的最早的教会女学,也是中国最初出现的女子学堂。清末蒙养院可分官办和私办两种。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武昌创立的幼稚园。蒙养院的保教内容,有游戏、歌谣、谈话、手技4项。清末虽然有了蒙养院的建制,但幼儿教育仍主要在家庭中进行,采取“蒙养

7、家教合一”的方针。三、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一)创办幼稚园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宗教式的。(二)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三)任教于中国幼稚园,翻译教材,出版幼儿读物(四)兴办各种“慈幼机构”四、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在所撰写的大同书一书中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主张对儿童实行公育,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二)论儿童公养公育(三)论胎教(四)论婴幼儿教养第四讲 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 学习目标:1.了解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后建立的蒙养园制度的

8、内容和具体实施情况。2.识记1932年我国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课程范围和教育方法要点。3.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幼稚园的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重点学习内容:一、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后,对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包括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发布教育改革令、颁布新的教育宗旨等,并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之下设蒙养园。(一) 蒙养园制度的建立(二) 幼稚园制度的确定新文化运动后,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理论是实用主义和儿童中心论。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11月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戌学制”或“新学制”。二、幼稚园课程

9、标准的公布 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一) 幼稚教育总目标(二) 课程范围(三) 教育方法要点三、幼稚园的建立及幼稚园保教人员的培养 (一)幼稚园的建立公立幼稚园的代表: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下设的幼稚园和浙江大学教育系培育院。私立幼稚园中影响较大的有陈嘉庚的集美幼稚园、熊希龄的香山慈幼院、陈鹤琴的鼓楼幼稚园、陶行知的燕子矶幼稚园等。(二)幼稚园保教人员的培养新学制颁布后,学前教育的师资培训机构幼稚师范学校开始出现。四、抗战胜利前后的民国学前教育 (一)抗战时期的学前教育方针(二)颁布幼稚园规程和幼稚园设置办法(三)幼稚园的发

10、展(四)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五)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的成立1938年,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武汉举行成立大会,确定宗旨为:以挽救、收养战区难童,培养民族幼小主人为目的;推举宋美龄为理事长,李德全为副理事长。第五讲 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学习目标:1.掌握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和特点。2.掌握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婴幼儿保教工作的内容、原则和教学方法。重点学习内容:一、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必然性 (一)妇女地位提高,参与革命生产活动,建立学前教育机构(二)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三)儿童公育的萌生二、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 (一)寄宿制的托幼机构(二)日间托儿所(三)母亲变工托儿

11、所、哺乳室(四)化整为零型的托儿所(五)小学附设幼稚园三、学前儿童保教内容和方法(一)婴幼儿保教内容以保育为主,教育为辅。(二)婴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1. 婴幼儿教育的原则:一切为革命,一切为儿童;坚持正面教育,适当运用批评;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2. 婴幼儿教育的方法: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三化”教学法教学故事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歌曲化;单元教学法。四、保教队伍的建设 (一)从提高素质入手,全力培训保教人员(二)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三)想方设法,为保教工作创造条件第六讲 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学习目标:1. 了解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张宗麟四位教育家的生平和幼儿

12、教育实践。2.掌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论“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3.了解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4.理解识记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和家庭教育思想。5.了解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重点学习内容:一、陶行知 (一)生平和幼儿教育实践(二)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的教育基本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奠定于陶行知的办学实践中,并在后来的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等一系列试验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并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涵义是: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能改造生活。第二,社会即学校。陶行知主张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

13、“高墙”,把学校伸张到大自然、社会中去。目的是使劳苦大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要普及大众教育,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学校,创办一个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新型学校。这样的学校需要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来办。第三,教学做合一。这是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它来自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并加以改造。“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强调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与学都是为了“做”。(三)论幼稚教育的重要性(四)论幼稚教育的普及方向(五)论“创造的儿童教育”陶行知针对传统儿童教育束缚儿童的种种弊病,提出解开束缚儿童发展,挖掘儿

14、童创造力的具体办法,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活跃被禁锢的头脑,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其次,解开被束缚的双手,给小孩子创造空间。第三,鼓励孩子们多动口,让他们享受更多的话语权。第四,让孩子走出教室,给他们了解社会的机会。第五,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成长。(六)论幼儿师资的培养“艺友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用“艺友制”来培养幼儿师资,以普及幼儿教育。“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陶行知认为艺友要和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边干边学。艺友制是对传统的的师徒制的一种改造,在学做合一的情况下,艺友是跟着师傅在做上学的的徒弟或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的情况下,艺友是徒弟又是师傅,是学生同时又是先生。二、张雪门 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与张雪门并称“南陈北张”。(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二)论幼稚教育的目的(三)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1.行为课程的含义“行为课程”是我国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张雪门指出幼稚园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行为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从行动中所得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