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典型案例528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085352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专业典型案例528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护理专业典型案例528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护理专业典型案例528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护理专业典型案例528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护理专业典型案例528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专业典型案例5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专业典型案例528(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专业典型案例(5.28) 作者: 日期:责任重于泰山 技精守护生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在护患安全的大背景下,构建“一条主线、两个根本、三个统一、四个对接”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范例。将“人文、安全”的养成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追求“厚德、精技”并举,搭建校院融通平台,增强院校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护理安全与防护能力,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树立了自己学校的品牌专业,注重发展护理专业,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一、实施背景(一)学校积淀对人才培养的促进南昌市卫生学校始创于1929年,首开江西卫生职业教育先河,是南昌市首批“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护理专业是学校优势专

2、业之一,有着86年的历史,专业沉淀深厚。多年来,我校学校紧贴社会需求,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就业为导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已为国家培养了近7万名医疗技术人才,其中,江西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章金媛女士就是我校优秀校友毕业生之一,为繁荣江西省医疗卫生事业,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二)社会、市场、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推进,护理服务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护理人才的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护患安全”已成为护理品质的核心,建立“护患安全”的观念刻不容缓。目前,我国

3、普通中、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工作中护理安全相关知识教育欠缺,导致护士相关知识贫乏,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如要提升患者安全照护的品质,需从护生的养成教育开始,从职业安全文化教育开始。通过教学帮助护生建立个人的职业计划,提高职业认同感,变工作的被动应对为主动适应,以期达到在降低护生临床压力的同时,构建合理的患者安全意识,达到护患双赢。二、主要目标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角度,提出“护患安全文化”理念应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进一步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搭建校院融通平台,增强院校文化渗透,加深强护生对自身及患者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护理安全与防护能力,塑造学生的职业精

4、神,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将学生培养成为人民群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守护天使,打造“白衣天使”品牌专业。三、建设过程(一)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医疗机构、中职学校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组织座谈会、深度访谈等形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采用各种SPSS13.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客观反映人才培养与学校教育现实,形成护理专业调研报告,为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基础。成立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社会及行业需求,将护士职业准入标准和、医院岗位设置要求、“护患安全文化”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一条主线、两个根本、三个统一、四个对接”的

5、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文、安全”始终贯穿于护生培养的全过程,以防范护生临床差错和护生自身职业防护为重点,提升岗位胜任力;同时紧扣“厚德、精技”两个根本,以达到“职业基础与专业素质统一、学习课堂与工作环境统一、实习与就业岗位统一”为基础,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校院融通培育过程,围绕“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从没有专业背景的初中毕业生到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最后成为职业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护理人员。(二)紧扣“一条主线、两个根本”,建设专业文化,创新教育方法1、.树理念,、强责任

6、,开展护理专业文化建设仁爱,是护士的立业之本,是护士对病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是护士之间的团结友爱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体现在护士将“热心、诚心、耐心、细心”无私奉献的一言一行之中。护士将热心、诚心、耐心、细心无私奉献给那些需要同情和爱护的人们。仁爱,还表现为护士之间的团结友爱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慎独,是护士实施护理行为的灵魂,是以护士内心坚定的道德信念为前提,要求护士在实施护理行为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是护士高度的责任心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我们确立“仁爱慎独”的护理理念,帮助护生形成强烈的专业使命感,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不断发展、积极向上的护理职业精神,提高护生职

7、业核心能力,促进护理文化行为的养成。厚德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之魂,将重仁爱、讲友善,重礼仪、讲孝敬,重诚信、讲承诺,重奉献、讲公益,重群体、讲谦让等厚德风范在护理工作中发扬光大。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将护理行业文化、医院文化和优秀的地域文化融入专业文化,并将护理文化教育渗透在专业培养的每个环节。;创造浓厚广泛的护理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护理文化培训,进行形式多样的护理文化实践。;依托白衣天使志愿服务社团活动平台,强化护理文化和志愿服务的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实现志愿服务与护理专业文化的融合,体现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培养人文修养为底蕴,以提高护理职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塑造南丁格尔精神

8、为引领,以章金媛奉献团事迹为榜样,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开展护理专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打造具有江西护理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2、.重安全,、精技能,开展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围绕“人文、安全”这一主线和“厚德、精技”两个根本,从新生入学开始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职业历练,我们多措并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1)新生入学教育中,我们学校对新入学的学生开展“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生命教育活动,唤醒学生尊重、珍爱生命的意识,保护患者同时自我保护;帮助学生认识所选专业,了解医护人员的职业性质及医院的工作职责,组织学生庄严宣誓,背诵中国医学生誓言,以强化其职业意识。(2)专

9、业课程学习中,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创设与模拟临床护理工作场景。针对临床护理差错常见环节设计,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自觉约束护理行为,强调临床工作的严谨性。;(3)改造仿真模拟病房,借助模拟技术和仿真手段营造出一个真实的临床操作环境,理实一体,熟练掌握每项操作,提高学生临床技能运用能力。(4)编写了护理安全指导手册校本教材,组织学生观看医疗护理差错警示片警钟长鸣,专业老师给对学生进行实习前差错事故案例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观念。(5)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在护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行业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在强化前对训练内容进行遴选,精心抽调指导老师,共同

10、编制了护理训练项目操作流程。强化训练结束后,要求对每位学生必须通过每项进行常见的、重要的技能操作考核才能进入临床实习。考核采用取必考与抽查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回示演练与仿真操作相结合等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礼仪语言、临床实践、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在强化训练和技能考核中,加大了查对制度的分值,并单独进行模拟现场工作的“三查八对”训练和考核,增强学生的责任安全意识,有效地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三)围绕“三个统一、四个对接”,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1、.深化校院校合作,围绕“三个统一”创新“理论-实训-实习融合”教学模式遵循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原则,推行早期

11、接触临床的工学结合的模式(认知见习-项目实训-岗位见习-顶岗实习)。 (1)专业认知阶段: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进行人文社科模块及职业基础模块的学习,并利用寒假到医院进行岗位认知见习,感受医院护理文化氛围,以激发学生产生职业感悟,并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实现职业基础与专业素质的统一。(2)行业塑造阶段:第二学年上学期,学生在校内仿真的职场环境中完成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技能模块学习,同时到仿真实验室进行实训,了解临床各科对护理项目的选择和工作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实现学习课堂与工作环境统一。(3)岗位磨练阶段:第二学年下学期和第三学年上学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校院联合培养,实

12、行“导师带教制”,护生轮科培训,出科进行严格的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实现实习与就业岗位统一。2、.搭建校院融通平台,围绕“四个对接”构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实施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改革调研,分析确定岗位群、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特点,调整核心课程的内容与教学重点,将思想品德修养、职业操守、专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护理职业岗位群的知识需要,参照相关护理职业标准,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初级到高级的顺序,构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四、条件保障(一)产业保障实行“一条主线、两个根本、三个统一、

13、四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首要前提是在社会老龄化、生活小康化、乡镇城市化等所引起护理服务需求的增加与护理资源相对稀缺存在矛盾的大背景。学校找到顺应市场、符合学生培养目标定位的合作医疗机构,校院合作有长期发展的战略空间。(二)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南昌市卫生学校校院(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及管理办法、校院合作运行机制、南昌市卫生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南昌市卫生学校校院(企)合作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南昌市卫生学校校院(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明的制度保障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组织保障为保障人才培养改革工作顺利开展,校院共同成立了

14、由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学校分管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改革提供人员保障。(四)资金保障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模式能与医疗机构的岗位要求与工作环境对接,学校从示范校建设中支出了专项资金,还有学校配套资金共X万元于教师培训学习费用的支付、设备采购与实训条件的改善,其中,用于采购实训设备的资金累计已达X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X万元),为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资金保障。五、成果与成效(一)塑造了学生职业道德风尚,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护理志愿服务为主渠道,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

15、通过实践服务团的活动,实现中国梦,尽己所能,发挥专长,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我校荣获2014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殊荣。(二)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1234”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与医疗机构零距离对接,从扎实的专业知识到过硬的技术能力,为市场培养出需要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专业发展的信心。通过参加多种专业技能大赛,已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惟学历凭能力”的校园氛围。已荣获全国中职护理技能竞赛三等奖2个、优秀奖1个,江西省中职护理技能竞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我校实习生连续五年零差错,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2013年83.33%,2014年达到84.65%,连续两年在全省中职卫校中排名第一;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获得“留得下、用得上、能力强、素质高”的美誉,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8%以上,对口率达95%以上。(三)凝炼了专业教学成果,提升了校院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主动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趋势,借助示范校建设东风,增设中医护理新专业及养老护理方向,增强办学活力。现代化、信息化、职业化校园建设初具规模,申报了国家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二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