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试样题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037837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考试样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考试样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考试样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考试样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考试样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考试样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考试样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语文考试样题2 (2) 作者: 日期:装 订 线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上海财经大学 大学语文 课程考试卷(A)闭卷课程代码 5201 课程序号 学年第 学期姓名 学号 班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考生注意: 1.第一、二大题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2.第三、四大题答案写在试卷纸或答题纸上。 3.第五大题作文写在文稿纸上。 4.考试结束时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和文稿纸分别上交。一二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 人们常用“人中翘楚”、“个中翘楚”、“行业翘楚”,比喻杰出人 士,“翘楚”一词最早见于( A )A.汉广 B.湘

2、夫人 C.长恨歌 D.饮酒2.诗经汉广与楚辞湘夫人( C )。A.都把抒情时间置于秋日 B.都把男女幽会空间置于山林C.都是男子思慕女子的恋歌 D.都是重章迭唱的哀曲3.屈原湘夫人抒写的是(A )A.湘君对湘夫人的期待之情 B.湘夫人对湘君的思念之情C.湘君和湘夫人幽会狂欢之情 D.作者对湘夫人的艳慕之情4. 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人是 (C )A.陶渊明 B.李白 C.王维 D.李商隐5.( B )一诗采用对话形式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志意。A.湘夫人 B.饮酒(其九) C.登楼 D.长信秋词6.霍小玉传写女主人公霍小玉在与李益分别时,曾发过一桩“短愿”,这桩“短愿”的期限是(

3、 C )A.三年 B.五年 C.八年 D.十年7.“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是(C )一诗中的名句。A.登楼 B.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C.长恨歌 D.促漏8.曹操短歌行写人生之“忧”,作者直接( C )用到“忧”字。A.1次 B.2次 C.3次 D.4次9郑伯克段于鄢用以表现人物道德虚伪的典型细节是( D ) A.庄公“寤生,惊姜氏”B.共叔段“收贰为己邑”C.颍考叔“食舍肉” D.庄公母子“隧而相见”10.红楼梦(石头记)第五回用了很多对联,下列不在该回出现的是( D ) A.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C.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

4、可怜风月债难偿。D.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11.“孟轲好辩”这一论断最早见于( B )A.郑伯克段于鄢B.进学解 C.徐文长传D.谏逐客书12. 下面关于逍遥游一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宣扬了“至人无己”等高远的哲学境界。 B、用夸张手法着力刻画了鲲鹏这一“无己”、“无待”的高大形象。 C、学鸠、斥鴳嘲笑鲲鹏,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该文想象奇特,汪洋恣肆,代表了庄子的行文风格。 13.李白庐山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中的“楚狂人”即春秋时的隐士接舆,( B )一文曾描述说,其言“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A.论语微子 B.庄子逍遥游

5、C.谏逐客书 D.进学解14.( D )一诗不以象征笔法见长。A.雨巷 B.回答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赞美15. 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二句反复迭现,既造成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又强化了全诗的悲凉情调。这种反复进行了 ( C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16.下列对赞美一诗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诗的开篇用“走不尽的”“数不尽的”“荒凉”“干燥”“单调”等词渲染了中华大地的寥廓与荒凉。B.第一节继而通过一系列密集的意象,展示了一幅苦难深重的民族的生活图景。对这种在贫困中生活,在屈辱中生活,诗人极度地悲愤和失望。C

6、.第二、三节中的“农夫” 安分守己,忍辱负重,坚忍不拔。对“他”在民族危机关头毅然投身抗战,而又“从不回头诅咒”,“我”感动而痛哭。D.全诗感情基调低沉、悲凉,但又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性格的赞美。17.在杜甫登楼一诗中,( B )通过写景囊括天地,纵览古今。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装 订 线1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一句中的“江南游子”指(A)A.辛弃疾B.到江南游玩之人C.长江南面的游女D.陆游19.下列关于白居易及其长恨歌说法正确的是( C )A.题目中的“歌”意为“歌唱”或“歌咏”。B.诗的最后两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

7、地愿为连理枝” 。C.作者曾把这首诗归类为“感伤诗”。D.题目中的“长恨”二字含义是永久的仇恨。20.朱光潜宇宙的人情化一文所谓的“移情作用”是指( C )。A.由我及物,把本来在我而变成在物的一种美感经验。B.把宇宙生气化和人情化,从而在寻常事物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C.把我的性情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的心理活动。D.一种根据自己的情感经验来感知外物的心理活动。21.关于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一词的抒情艺术,( ? )不正确。A.用“不耐”、“寒”,“阑珊”,“无限”等词凸显主观感受。B.以梦境之欢衬现实之悲,虚实相生。C.以“春意阑珊”、“流水落花”等词象征人事变化。D.用初春

8、万紫千红之乐景衬亡国之哀情。22.崔珏在悲悼(C )时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A.杜甫 B.白居易 C.李商隐 D.李白23.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以下评论正确的是(C )A.写一个女子秋日打扫金殿迎接征夫归来。B.为汉代陈皇后失宠於汉武帝代言。C.作者用婉曲的手法表达女子的幽怨心理。D.写女子手持羽扇是为了表现她们爱美。24.从原文看,袁宏道之所以写徐文长传是因为( B ) A.对老朋友遭遇深感同情 B.感于其诗文文美妙,并惺惺相惜 C.受老朋友陶望龄之托 D.徐渭期望青史留名,请名人捉笔。25.( A )被苏轼誉为

9、“文起八代之衰”。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司马光26.高适燕歌行是一首(A )的边塞诗。 A.感于征戍之事 B.写于前线军帐 C.特写异域情调 D.鼓励将士死节27.“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几句诗见于( A ) A.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B.登高 C.登楼 D.长恨歌28.北岛是( D )代表作家之一。 A.新月派 B.现代派 C.九叶派 D.朦胧诗派29.关于北岛回答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镀金的天空”喻示了貌似辉煌而实则黑暗的年代。 B.“千帆相竞”的“死海”象征着诗人所处的险恶的时代环境。C.诗人以傲岸不屈的“挑战者

10、”姿态向世界宣告祖国的尊严。D.诗人既以一个怀疑者挑战现实,又有博大的胸怀及坚定的历史信念。 30.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第二部分一开始写道“这时却遇着了难解的纠纷”,此“纠纷”来自( B )。 A.小偷盗窃东西 B.歌妓兜揽生意 C.小贩强买强卖 D.朋友闹别扭31.下列关于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是(A )A“听听那冷雨”中的“冷”有两层含义:即景的凄冷和情的凄凉。 B作者由“雨”展开联想,由雨想到写雨的汉字,以表明自己见多识广。C“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是说两岸藕断丝连,难以割舍。D作者由一场冷冷的秋雨说开去,融知性于感性,寄托了无限乡愁。32.

11、下列写“雨”的语句不见于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一文的是( D ) A.“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B.“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C“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D“雨是天空中风的眼泪,是爱,是痛”33.蒋防霍小玉传通过( A )写霍小玉“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之美。 A.媒婆鲍十一娘之口 B.养母净持之口 C.李益之眼 D.黄衫客是眼装 订 线34.曹雪芹石头记第五回所写“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是关于( ? )的判词。A.王熙凤 B.林黛玉 C.薛宝钗 D.贾探春35.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一文在从“美感经验”中的“自然美”角度解释移情现象时

12、,所举的例子是( A )。 A.苍老劲拔的古松 B.迎风拂动的弱柳 C.抗寒傲霜的菊花 D.挺拔刚健的白杨3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下片描写心理活动,其特点是( C )A先写自己,再写对方B先写对方,再写自己C由己及彼,由彼及己D话分两头,双管齐下37.下面诗句,( B )并非出自长恨歌。A.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B.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C.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D.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38.苏轼八声甘州:“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这里的“君”是指( A )。A.参寥子 B.佛印 C.苏辙 D.宋神宗39. 下列关于韩愈进学解一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是( B )。 A.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捐:捐助B.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披:翻阅C.私不见助于友。 见:看见 D.独旁搜而远绍。 绍:介绍40.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越俎代庖 佶屈聱牙 含英咀华 动辄得咎 B.投闲置散 提要勾玄 喧宾夺主 随俗雅华 C.俱收并许 俯首帖耳 较短量长 虎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