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2031570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野蔌sh 娉婷 自惭形秽hu 娇揉造作B. 妖娆ro 清冽彬彬有礼bn 附庸风雅C. 伛偻l 旁鹜间不容发jin 毛骨悚然D. 恪守g 忧戚 强聒不舍gu日星隐燿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要始终相信,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息的过程。B. 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C. 在汉代陶俑文物艺术珍品的倒卖中,他是丰功伟绩的操盘手。D. 古典高雅韵味和现代优美旋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对照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2、。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写信告诉我,近段时间,她没有一刻不忘记我们相处时的点点滴滴。B.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C. 过去工业畸形发展,不仅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更严厉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D. “蚁族”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大学生们不愿从事辛苦工作等原因造成的。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

3、5%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才来说是必需的。A. B. C. D. 5. 下面空白处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南日岛山上奇石层层叠叠,置身山之巅,岛上风光尽收眼底。面海观潮,视线所及,银帆轻飘,白鸥竞翔,。登高远望,会滤尽尘嚣和烦恼,聆听到发自生命之源的呼唤。A. 海天犹如一幅壮阔无比的油画B. 海天像一块无比巨大的幕布C. 海天一色,壮阔无边D. 壮阔无比的油画像海天一样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6.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停杯投箸不能食, _ 。_ ,病树前头万木春。但愿人长久, _ 。_ ,今夕是何年。因思杜陵梦, _ 。_ ,客行悲故乡。月有阴晴圆缺, _ 。山水之乐,

4、 _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7.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和”字有以下几个主要词条: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和洽:和睦融洽。和解:停止争执,归于和好。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8.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采桑子彭浪矶朱敦儒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上阕写词人独驾扁舟,背井离乡,避难江南,回首中原战火纷飞,不觉涕泪沾巾。 B下阕写眼前萧条的秋色,

5、更增添了旅人辞乡去国的愁思。 C词人愁的主要原因是:日落,夜冷。 D全词表现了词人的凄楚情怀,也流露出了对国事的忧虑,唱出了时代的悲凉之音。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上片着重抒情,而情中带景;下片侧重写景,而景中含情。 B词中旅雁、孤云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流离失所的漂泊之感。 C词中运用扁舟、旅雁、孤云、汀洲冷、枫叶、芦根等意象,烘托出词人的凄楚情怀。 D全词于清婉中含沉重的伤时感乱之情,有慷慨悲歌之新境界。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诚斋夫人罗氏,年七十余,每寒月黎明即起,诣厨躬作粥一釜,遍享奴婢,然后使

6、之服役。其子东山先生启曰:“天寒何自苦如此?”夫人曰:“奴婢亦人子也。”东山守吴兴,夫人尝于郡圃种纻,躬纺缉以为衣,时年盖八十余矣。东山月俸,分以奉母。夫人忽小疾,既愈,出所积券,曰:“此长物也,自吾积此,意不乐,果致疾。今宜悉以谢医,则吾无事矣。”平居首饰止于银衣止于绸绢。生四子三女,悉自乳,曰:“饥人之子,以哺吾子,是诚何心哉?”诚斋父子,视金玉如粪土。诚斋、东山清介绝俗,固皆得之天资,而妇道母仪所助亦已多矣。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奴婢/亦人子也 B时/年/盖八十余矣 C今/宜悉以谢医 D生四子/三女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诣厨躬作粥一釜 _ 夫人 尝于郡圃种纻 _ 躬

7、纺缉以为衣 _ 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饥人之子,以哺吾子,是诚何心哉? 今宜悉以谢医,则吾无事矣。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诚斋夫人具有怎样的品格?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空中楼阁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 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

8、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

9、,只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

10、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

11、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 -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 -名叫自然。结合全文,说说“空中楼阁”有哪些特点?

12、题目为“我的空中楼阁”有什么含义呢?赏析划线语句:“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第段写“小屋之小”,说“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文中第段写道:“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这句话意蕴深厚,谈谈你的理解。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与偏见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某种“迷障”。 譬如,复活、战争与和平、白痴,还有福克纳、肖洛霍夫、马尔克斯、卡尔维诺等。由一本书开启另一本书,由一位

13、大师引出另一位大师。尽管阅读本身是愉悦的,但阅读的方向却是迷乱的。作为中文系出身的读者,每当我检阅自己的阅读结构时,就会惊异于自己在现当代文学阅读上的空白。 为了追索问题的根源,我仔细回想了站在我家书架前的情形。尽管书架上现当代作家的藏书相比于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确实少得可怜,但每次闲翻之时我还是能够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而在花花绿绿的书籍之中,我之所以将它们抽出来随即又塞了回去,那必定是一种自己尚未察觉的偏见造成的。 我想,这种阅读上的偏见不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最好的名著都读不过来,还读什么现当代文学呢?二、中国现当代有文学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偏见,倒不是说我有与生俱来的傲慢。我细细推敲它的源头

14、,于是想到了我曾受过的文学教育。在我所浸染的环境里,大部分人都抱持近似之看法,甚至某些激进的观点认为,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岂止是浪费时间,甚至是对审美品格的很大伤害。多年以前,这些令人痛快淋漓的执念我基本接受,多年以后,我也并不完全排斥。当我徜徉在书海茫茫的图书馆里,不知不觉就会生发无力的慨叹。伴随慨叹而来的,便是庄子的那句名言:“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然而多年来所谓的“经典阅读”告诉我,“名著情结”终究是存在很大弊病。 显而易见的弊病,莫过于阅读上的空白。当你身处一定热度的文学现场时,就难免会有些失落感。不过感情上的挫败倒还在其次,更糟糕的是所谓“经典阅读”对人的“石

15、化”作用。在“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崇高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愉悦的同时,也硬生生地把我们从地壳上拎起来,剥去身上的鲜活气息。于是一个刚从蒸笼里夹出来的热馒头,也很快变成了祭坛上的冷面疙瘩。相比于热馒头而言,冷面疙瘩对于沸腾生活的洞察力自然是逊色很多的。十几年前,我看到我的同学热衷于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由于长期的浸润和深刻的迷恋,导致他们对其他向度和纬度的文学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兴致来。久而久之,就会有一缕古朴而闭合的气息萦绕在他们的身旁。 我又想起了另外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诗人西川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谈到了中国当代诗坛和世界当代诗坛的情状。他多年来在世界各国诗坛游走,从感性的层面感受到中国诗坛面貌的陈旧。第二个例子则是关于中国文学在外国的译介状况。一位外国留学生告诉我,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