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024336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城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城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城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 作者: 日期:城市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 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同时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城市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入手,讨论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市化 内涵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问题一、问题的提出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

2、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除城市化之外,城镇化、城市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概念也都在城市化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学者们在城市化定义上的这种分歧,会相应地影响到他们各自对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城市化的发展战略等问题的认识,进而会影响到相应的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如果对其不加以区别,不仅不利于城市化理论研究,而且还可能延缓城市化的实践进程。

3、因此,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使城市化概念条理化、规范化、明朗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二、学术界主要代表性观点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经济学家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社会学家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学家强调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等等。纵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人口城市化”观点有西方学者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还有学者指出,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另一西方学者将城市化理解为一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

4、象。国内有学者通过研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的进程,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还有一部分国内学者认为这种集中既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也表现为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充。尽管上述各种定义在语言表达上不尽相同,但却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化的一个基本共识。这类定义将城市化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上,是早期的、较为传统的城市化定义。但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践表明,这一传统的定义已经显得过于狭窄。它只看到了城市化最表层的东西,而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迁。因此容易忽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系列问题,更难以包容城市化的全部内涵,难以反映城市化本质的问题等。(二)“经济

5、城市化”观点有西方学者指出:过去的一个半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是技术变革的产物,这些技术变革使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成为可能。一个大规模的工厂含有一个稠密的人口社会的意思,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投入的增长。还有西方学者认为,城市化是指以人口稀疏、空间上相当均匀遍布、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成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我国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在城市积聚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经济活动的集聚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这种集聚包括要素、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集聚。以上学者从

6、分析城市化的经济实质出发,认为城市化就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主要通过工业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来实现。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看,上述定义强调城市化就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并未脱离生产要素的集中这一传统主题,因此仍属于传统型的城市化定义。其缺点是过多强调生产要素向城市的集中,而忽略了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渗透和辐射。(三)“生活方式城市化”观点西方学者指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过程。这里所说的城市生活方式,不仅指有别于农村的日常生活习俗、习惯等,而且还包括着制度、规划和方法等结构方面的内容。另有西方学者认为,乡下人享有都市的一切物质条

7、件和舒适,从这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市化了。这种定义强调了城市化是一个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多维互动过程,它既包括了城市的成长,也包括了农村的发展。一方面,农村的劳动力、资金与技术等要素向城市流动,造成了农村生产方式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向农村扩散、渗透和辐射,使农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城市化。此类观点是对传统城市化定义的补充和修正,特别强调和突出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都市文明的渗透这些深层的内涵,属于现代型的城市化定义。(四)综合观点随着城市化实践的发展和对城市化理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力求去探讨比较一般性的为大家普遍认同的城市化定义。有西方学者采用综合观点给城市化

8、下的定义是,城市化一词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二是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三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四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的提高过程。国内学者也对传统城市化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修正。有学者认为,城市化过程既是一个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进步、社会制度变迁以及观念形态变化的持续发展过程。另一学者认为城市化的内容包括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文化的城市化等。上述定义使得城市化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其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但相对来说,其内涵正在缩小。这类定义的优点是比较全面

9、、概括地揭示了城市化的主要内涵,避免了对城市化的简单化的片面理解,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城市化问题、缺点是在全面而且分层次地展现了其内涵的同时,给人以庞杂、冗长之感,其文字不够精炼,不便于记忆,仍属于描述性定义。三、城市化与相关概念辨析城市化与城镇化在我国学术界里,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概念时常出现。对于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区别,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将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化。有国内学者认为,镇是城市的初始形态,包含于广义的城市之中,人口无论转移到城镇或者是城市,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因此城市化和城镇化两者并无实质性差别,只是后一术语更强调镇的作用而已。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城镇化代替不了

10、城市化。另有学者认为城镇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城镇化只是强调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单凭城镇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是不完整的。因为城市不只是地域概念,市场是其基本功能。根据城市化内涵,城市化要由突出人口流动转向突出功能提升,不仅包含城镇化的内容,更要突出其成为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的内涵,特别要关注其经济能量的聚集度和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力。还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小城镇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缺乏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有城无市”的现象是我国大多数小城镇存在的共同问题。因此小城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而是城乡的过渡带。有学者认为小城镇不等于城市化,甚至并不是城市化的主流。小城镇发展是城乡经济要素不

11、能一体化和资本短缺条件下被迫的选择,而不是最佳的选择。事实上,就我国城市化的实践进程而言,城市化与城镇化的侧重点不同,分别代表了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区域内的小城镇转移和积聚的过程,强调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而城市化强调城市自身的不断完善过程,侧重点主要是以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过程,即以现有城市吸纳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现有大中城市的转移积聚、现有城市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广义的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城镇化是城市化的起点和初期阶段,是城市化的一种发展模式。发展小城镇应当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以城镇化替代城市化,实际上是把城市化的两个

12、不同发展阶段混为一谈。四、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滞后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根据一项统计,我国1995年的城市化水平只相当于世界上1950年的平均水平,落后4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2000年为36.09%,这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水平,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低5个百分点。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低水平相适应。这种不协调关系,根本原因还是我国产业结构自身的问题:工业化相对超前,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城市的长期短缺,造成各种问题比较突出,负面影响很大。也有学者指出,实际上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处于

13、“双低”状态,是工业化水平偏低,不足以拉动城市化。通常认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看法是一种错觉。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实际的城市化水平仅比国际正常水平略微偏低,不存在异常偏低现象。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根据对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相关关系的数量分析,2000年我国人均GDP大约为830多美元,城市化率为36.09%,基本符合上述判断。问题在于近20年来由于侧重发展小城镇,城市规模结构存在严重的偏差,小城镇比重上升使得服务业缺乏必要的市场空间,导致了城市效率下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是城市化滞后,而是隐性超城市化。

14、我们不能单纯地按现行户籍制度的城市人口来计算城市化率,并据此与工业化率作比较,这样计算出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肯定是偏低的。因为我国工业产值中的很大部分是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创造的,这些人的主要经济活动已经脱离了农业,实际上已实现了产业转移,应将他们及其供养的家庭人口也算入城市人口才比较合理。事实上我国真实的城市化水平要比统计数据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显然是超城市化了,或称为了隐性超城市化。不同意中国存在隐性超城市化观点的学者指出:不应把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人员都视为城镇人口,因为其中大部分作为常住人口已被统计在内;而将部分既务工又务农的人口算作隐性城市人口也是不科学的。应该看到

15、,我国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基础设施条件差,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离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不可估计过高,城市化的任务还很艰巨。五、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目前,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根据世界多数国家的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我国将进入从30%到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十五”时期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将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国内外城市化经验表明,一个时期的城市化速度直接受制于经济增长状况。预计“十五”时期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在7%左右,这将对这一时期城市化发展构成基础性约束。“十五”时期的就业、投资和消费等因素也从不同方面制约着城市化发展。考虑到“十五”时期我们要大力推进城市化,必然要在制度和政策创新上有所突破,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消除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体制障碍,进而出台一些加快城市化的政策,“十五”时期城市化速度有可能高于“八五”时期年均0.74个百分点的速度。但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的效应在一个时期又是有限的。初步判断,“十五”时期城市化有可能接近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但不会超过1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6.09%。按照上述预测的速度,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50%6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在这期间,将有3亿左右的人口要由乡村进入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