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综合习题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004719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综合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卫生综合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卫生综合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卫生综合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卫生综合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综合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综合习题(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综合习题1 作者: 日期:卫生综合习题1使用说明1.A型题(1)A1型题(单项最佳选择题)每道试题由一个叙述性题干和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选择,称为正确答案,其余4个均为干扰答案,从中选择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备选答案。(2)A2型题(案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试题由一个叙述性主体(如简要案例)和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答题时,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3)A3型题(案例组型最佳选择题)其结构是开始叙述一个事件的情景,然后提出23个相关问题,每个问题均与开始的事件情景有关,但测试要点不同,且问题之间相互独立。每个问题由5个备选答案组成。答题时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4)A

2、4型题(案例串型最佳选择题)开始叙述一个案例情景,然后提出36个相关问题,问题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当案例逐渐展开时,可逐步增加新的信息。有时陈述了一些次要的或有前提的假设信息,这些信息与案例中叙述的具体事件并不一定有联系。提供信息的顺序对回答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每个问题均与开始的案例情景有关,又与随后的改变有关。回答这样的试题一定要以试题提供的信息为基础。此类型试题,每个问题均由5个备选答案组成,回答每个问题时均需从相应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的答案。2.B型题(配伍题)B型题的基本结构是先列出5个备选答案,接着是至少2道用数字标明的试题,需从备选答案中为每题配一个最合适的答案。3.X型题(

3、多项选择题)此种选择题由一个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备选答案中有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且答案的数目和组合均无规律性。需选择出所有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被认为错误。4.名词解释解释名词时,只需对该词作出明确解释,不需进一步讨论。5.问答题问答题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对简答题只需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内容的要点,不需展开讨论。论述题则需进一步展开讨论。6.应用题医学统计方法部分增加了应用题题型。答题时应按要求做出正确解答。 目 录绪论及第一章 人和环境(1)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40)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74)第四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150)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228)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

4、236)第七章 社区卫生服务(240)第八章 医学统计基本内容(248)第九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258)第十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278)第十一章秩和检验(288)第十二章直线相关与回归(294)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300) 绪论及第一章 人和环境【A1型题】1医学科学的目标是A减轻痛苦B恢复健康C维护健康D促进健康E防止伤残2卫生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独立课程,重点研究A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E次生环境与健康关系3正确的健康概念是A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B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C

5、无病就是健康D没有疾病和虚弱E有健康的躯体和正常的智商4公元前370多年以前,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提出A人体的结构B消毒原理C环境对健康的影响D免疫接种的方法E大卫生的观念5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菌素C环境严重污染D城市人口增多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6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 A11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B1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1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C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D20km深的地壳、海洋及3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E1km深的地壳

6、、海洋及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7对原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B其中存在有许多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利的因素C其中良好的微小气候和优美的绿化等对健康都起促进作用D有些原生环境中存在某些异常现象E原生环境中不会存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8由于地球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而使当地水、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该元素的量,使出现居民体内该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并引起疾病。该病被称为A地方病B传染病C职业病D流行病E公害病9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B与原生环境相比,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

7、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 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E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10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体之间关系为A相互依存B相互依存、相互制约C相互制约D相互对抗E相互独立11绿色植物从空气、水、土壤中吸取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自身成分,必须要进行A日光作用B光合作用C浓缩作用D中和作用E以上都不是12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可传递A能量B物质C物质和能量D有机物E无机物13对食物链描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食物链的关键是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B可传递物质和能量C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无机界向有机界转移D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

8、由有机界向无机界转移E食物链只传递物质和能量,不传递疾病14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化学反应E以上都不是15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何物质增加引起ASO2BCOCCO2 DNO2ENO16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A自然灾害 B环境污染 C生态破坏 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7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A地方病 B环境污染 C生态破坏 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8下列哪项是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A地方病 B自然灾害C生态破坏 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9原生环境问题主要由何原因引起A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等B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

9、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C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D由于经济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E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或结构的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20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公害病B职业病C地方病D疫源性疾病E以上都不是21对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A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B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C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甚至一座山一个池塘D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E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

10、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22生态系统中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有机界和无机界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C生产者、消费者、合成者和无机界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有机界E生产者、合成者、分解者和无机界23生态系统中,流动、传递、交换最频繁的物质包括A碳、氢、氧、氮、氯、氟六大元素B碳、氢、氧、氮、硫、砷六大元素C碳、氢、氧、氟、硫、磷六大元素D碳、氢、氧、钠、钾、铁六大元素E碳、氢、氧、氮、硫、磷六大元素24对生态平衡描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生存、活动、繁衍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B人类的健康有赖于生态平衡C自然和人为因素均可影响生态平衡D生态平衡一旦形成,就不易破坏E人类必须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其他部

11、分和环节保持动态平衡25哪种人为活动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破坏A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B过度开发水利资源C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D适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问题E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26水体富营养化与下述何种物质增加有关A氟、磷B氮、磷C碘、磷D氟、氮E碘、氮27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并浓度逐级增高,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A富营养化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环境自净E生物迁移28DDT在环境中可发生生物浓集,经过食物链四级浓集后,可使鸟类体内的DDT含量为水中含量的A11万倍B51万倍C101万倍D151万倍E201万倍29下述哪项不是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富集作用的必备条件A环境化学物

12、质易为各种生物吸收B进入生物体内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C生物浓集过程多通过食物链进行D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E污染物在环境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30英国地球化学家Hanmil分析了220名英国人血液与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发现人体血液约多少种元素与地壳中的含量呈明显的相关性A20B30C40D50E6031对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C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D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32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无害的简单化合物 B大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C污染物在环境中不会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物质D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E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是有限的33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A稀释B逸散C中和D凝聚E挥发34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A混合B扩散C凝聚D沉降E还原35环境的化学自净作用不包括A氧化B水解C凝聚D吸附E还原36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自净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生物作用净化B净化能力的大小受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C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