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99585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国际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国际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国际化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应注意的问题,王莹 1130908015,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或某所具体的大学在国际意识、开放观念指导下,通过开展国际性的多边交流合作活动而不断促进对国际社会理解,提高国际学术地位,参与国际教育事务,促进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或趋势。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以具体多样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载体,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实现人类相互理解与尊重的目的。,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创新和传播知识与技能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

2、任务,历来超越国界。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新的现象,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兴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二)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兴起与推动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解决全球问题的要求,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来源于种种力量的推动。这些力量主要有: 1.政治力量 2.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利益的驱动 3.文化交流和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 4.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5.国际组织的推动,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诸要素,高等教育国际化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含着极为广泛的内容。但概括的说,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3、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 2.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3.国际化的课程 4人员的国际交流 5.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6.一些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不可扭转的世界趋势。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国的教育要想在21世纪走在世界教育发展的前列,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应争取主动,以开放的姿态理解教育国际化,顺应国际化的世界趋势,赢得机会,认清国际化的利弊,吸收精华去其糟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我国从教育落后的大国向教育发达的强国迈进,也促使我国从一个人口大国向人

4、力资源强国迈进。,五.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1.关于外语教学 2.关于留学生问题 3.防止重理轻文,1.双语教学 例:1)南京大学 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科学的定量分析 SPSS数据处理教育统计学 2)复旦大学 2.研究生英语学习 传统的听力阅读 专业英语,“双语”的定义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 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举例来说: 他/她可能: A) 使用一种语言来读和写;而用另一种语言来听,说

5、。 B) 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家使用一种语言,在工作单位使用另一种语言。 C) 在不同的交际需要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谈论学校生活时使用一种语言,而用另一种语言谈论个人情感。,“双语教学”的定义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双语教学”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 A) 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 B) 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 C) 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

6、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简言之,“双语”和“双语教学”的界定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例如:加拿大奎北克省,同时使用法语和英语,并以法语为其官方语言一样。更通俗地打个比喻,某个西藏同胞既可以在家里用藏语和家人交流,也可以用汉语在工作单位与同事交流 。,双语教学是不是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用外语上课”? 这里有两个基本的问题要搞清楚:第一,我们以往所指的“用外语上课”仅仅是指用完全用外语教授语言类课程,并不包含其它非语言学科。即使是在大学,用外语上课也多是指在语言类学科和一些讲座型课程。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

7、,特别是语言类大学,早已是司空见惯,它显然不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习得外语。第二,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果在外语课上,老师是外籍教师,或者有相当高的外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完全用外语讲课,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听课,无法逐渐达到和教师用外语相互沟通的目的。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而决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上听英语教师从头到尾用英语授课。“,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那些问题,经过几代人的辛勤探索,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已

8、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陈旧,与现实脱节。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单一而陈旧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课文中的英语知识和语法结构或是应试技巧等,而学生则坐在那里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这对于身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来说,早就失去了吸引力。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骤然增多,班容量不断扩大,而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条件却很难跟上。面对如此众多的学生,又缺少有效的辅助设施,教师很难开展全班性的操练活动,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于对学生进

9、行个性化的培养。,(2)教学重心倾斜,“教”、“学”、“用”三者脱节。目前,英语应试教育在高校中占主要地位,而实用教育则难见踪影。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说,一年两次的四、六级全国统考是个严峻的考验。四、六级考试在我国高校举办了15年,每次参加的人数有300万左右,规模很大,影响较深。这对提高全国范围内英语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学好英语具有积极意义。但很多院校把四、六级成绩与教师评优、评职称以及学生拿学位证挂钩,导致众多教师把四、六级当作指挥棒,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看重应聘人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应聘者其它方面的才能,而学生为了能通过四、六级考试,经常进行题海战术

10、,研究应试技巧,忽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致使大多数学生缺少独立的个性和钻研精神。正是在学校和社会这种有形无形的压力下,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在不经意当中,偏离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无意中走进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致使“教”、“学”、“用”三者之间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浪费了有限的财力物力,又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也使教学目的无法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3)教材设置不合理,大、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 中、小学与大学英语教材缺乏衔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知识面及质和量的脱节,为英语学习者造成人为和潜在的障碍。在我国现行的大、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内容。由于各个阶段

11、教学的侧重点不同:中、小学英语学习只以几本教科 书为主,主要侧重于讲授语法知识,故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量都相对较少,语言应用能力较差;而大学英语则侧重于掌握词汇的用法和新的、多种表达方式,不会系统地去讲解语法。这之间可能会造成相互脱节、分工不合理的现象,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而且会造成消极后果。,中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化之路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外语教学和培训: 外语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基本工具,也是了解外国文化的钥匙。因此,为了更快地融入国际社会,密切与外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联系,我国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外语教学。加强外语教学并不仅仅是增加外语教学的课时数,而是要改变目前外语教学的“应试模

12、式”,注重外语听说能力、交流能力的训练,创建浓厚的外语氛围,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能力。对于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高等学校也要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外语成为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2.关于我国的留学生情况,据统计,自1978年至2006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量达到106.7万人,回国留学人员仅为27.5万人,基本上是出国留学人员数的四分之一。这表明我国在国际人才争夺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损失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因此,必须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加大投入,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吸引留学生回国,也有可能吸引外国的优秀人才。

13、,现在,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在国外母语环境中,口语能力可以迅速得到很大提升,所以将口语的学习安排在出国之后,对出国留学学习口语的认识,很多人存在误区: 一、出国后大多数学生的生活交流圈子以华人为主 虽然国外大环境的确是英语交流,但是留学后涉及的圈子基本很小,班里基本都是华人。例如澳大利亚作为出国留学的热门国家,每年接收很多去澳洲留学的学生,母语也的确是澳大利亚的母语,但是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生活交流的圈子还是以华人为主。 某老师讲述一个这样的真实案例:“一位家长用了七年时间,耗费上百万学费才明白什么叫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他的儿子在澳大利亚学习了七年之久,毕业证没捧回来不说,连英语口语也仅为

14、普通初中生的水平。” 二、制定式的国内英语口语教学更适合一些中国学生 此老师还谈到谈到: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先过语言关,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早早熟悉语言环境,干脆直接送孩子出国读语言学校,结果往往是一出国,发现语言学习班“遍地都是中国人”。有的孩子,在国内读两个月语言,觉得进步不是很明显,于是就出国学语言,过了几个月,最后又跑到回国内学习,跟我说他到国外英语口语还是没有明显的提高。结果钱花了不少,英语还没过关。 在中国留学生中,不仅仅“说英语”方面存在问题,“听不懂”方面的问题也普遍存在。生活圈子能够接触到外国人的同学们也反映了他们在英语听力上的薄弱环节,他们不能适应外国人的语速以及说话习惯,很多

15、短语听不清、俚语听不懂,闹的笑话自然不在少数。 针对这种现象,该老师又指出,由于在国外是外国老师全英语授课,他们对学生的语法要点、语言习惯等教学没有国内老师对学生那么了解,即便是纯英语的教学环境,效果也不比在国内学习语言好。,1)形形色色的西方价值观、人生观,各种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会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自由传播,民族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 2)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新的文化殖民主义等现象将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 3)全社会都应关心留学生、尤其是低龄留学生。中国政府应向日韩学习,通过使馆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和帮助,并出台规章,对这个群体加以管理。 4)高校应增加外国留

16、学生和交换学生数量。,3.应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防止重理轻文,胡锦涛,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温家宝,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 朱镕基,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李鹏 ,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毕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美国第43位总统小布什毕业于耶鲁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78年获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美国第42位总统克林顿高中毕业后考入乔治敦大学,主修外交专业,大学毕业后获国际政治学学士学位。1970年,他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获法学博士学位。 美国第40位总统里根在尤里卡学院的大学学习的是经济学和社会学课程。 奥巴马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 美国多位总统曾经做过律师。,近年来,“重理轻文”现象在我国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每年高考,报考理工科的考生人数大大超出报考文科的考生人数。更为严重的是,用自然科学标准衡量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取向日趋明显,在高校排名、人才评价中比比皆是。针对上述现象,教育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