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88085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一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 施耐庵、罗贯中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西游记 吴承恩 明代 红楼梦 曹雪芹 清代,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名本,字贯中,传说是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曾共同从事著作 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全书共回,中学教材取于“三国”的文章,赤壁之战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史书)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 苏轼(词) 群英会蒋干中计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一部章回体小说),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处于攻势的一方是曹操曹操在扫平北方的军事势力后,挥戈南下,打算消灭刘表、刘备、孙权

2、,以便统一全国这时正好刘表病死,他的小儿子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便得了荆州,并任命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训练水师,准备顺江而下,扫平东吴。 “赤壁之战”处于守势的一方是东吴。东吴的不少官员面对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无心应战,力主投降。出使到东吴的诸葛亮舌战群儒驳倒了主降派,使孙权坚定了迎战的决心。孙权任命坚决拒曹的周瑜为都督,率兵抗曹。周瑜认为敌我双方的兵力虽然悬殊很大,但曹操渡江犯了兵家大忌,“素不习水战”是其致命的弱点。周瑜用了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和火攻等计谋最终大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群英会蒋干中计,一基础字、词: 字音、字义 词义 二: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三:人物

3、形象: 周瑜、蒋干、曹操,思考,1、蒋干是谁? 2、“中计”指中谁的计? 3、“计”指什么计谋? 4、计谋的目的是什么? 5、设此计的原因呢? 6、周瑜怎么知道的呢? 7、计谋的结果呢?,1、曹操帐下幕宾。 2、周瑜的计。 3、反间计。 4、杀蔡、张二人。 5、二人 “深得水军之妙” 6、亲往探寨。 7、曹操误杀此二人。,故事线索(反间计),周瑜 曹操(蒋干) (开端) 定计 说降 (发展) 施计 (高潮) 中计 计成 (结局、尾声) 误杀蔡、张,故事情节,开端(段):周瑜决定除蔡、张二人。 发展(段):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 迷蒋干。 高潮(段):周瑜假装泄密,蒋干窃书中 计。 结局(段)

4、:曹操中计杀蔡、张二人。 尾声(段): 周瑜闻讯喜庆计成。,掌握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可以便宜行事 (binyi)不须请示灵活处置。 万弩齐发 (n)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迤俪前行(yl)曲折连绵。 碇石(dng)系船的石墩。 觥筹交错(gng)古代用兽脚做的酒器。 谙习水战(n)熟悉。 一齐轮转橹棹(zho)船桨。 不胜酒力(shng)能承担,能承受。 献于麾下(hu)将帅的大旗下。,.,.,.,.,.,.,.,.,.,.,.,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文化常识),青、徐之兵(青州和徐州,现在的山东省和江苏一带) 二人久居江东(这里指从芜湖,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 干到江左(江东。

5、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虽从江北到此(长江以北,这里指曹营。) 鸣鼓呐喊而进(击鼓、古时作战进军的信号。) 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敲锣,古时作战收兵的信号。 ) 现为帐下幕宾(指军中参谋。) 经出辕门(军营的门,也指衙署的外门。),.,.,.,.,.,.,.,.,.,.,.,.,.,.,.,.,故事开端:第一段,却说周瑜回至寨中,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 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上,喝斩来使。 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瑜曰:“斩使以示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诸将接应

6、,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故事开端:第二段,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 战?蔡瑁令弟蔡 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 射来,应弦而倒。宁遂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在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至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

7、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 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故事开端:第三段,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当夜,瑜登高观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

8、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碇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 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张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窥看间,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操命纵船擒捉。瑜见水寨中旗号动,急叫收起碇石,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数十里远,追之不及,回报曹操。,阅读段,思考:,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一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 2、第二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仗?回去后怎么办? 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了什么?如何解决?

9、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一段内容吗? 周瑜为什么要这样?,答 : 毁书斩使 。 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 以此抗议示威; 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 鼓舞士气 。,2、第二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仗?回去后怎么办?,答: 写曹操折兵和练兵 。 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 ,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将 。 曹操回去后采纳蔡、张二人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了什么?如何解决?,答: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 看

10、到曹军训练井井有条、声势浩大, 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二人。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答: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训练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是周瑜设计的背景。,故事开端,故事开端,故事发展,故事发展,故事发展,故事高潮,故事高潮,故事结局,故事尾声,人物形象,本文塑造了周瑜、蒋干、曹操三个人物形象: 情节 性格特征 毁书斩使 年轻 挫败曹军 精通战术 暗窥曹寨 有胆有

11、识,作业:,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二、三。 试归纳文中人物形象。,谢谢!,; pk10开奖记录 vbg48wev ,汉口镇的清晨竟然如此美丽!耿正收拾好床铺后,看到爹爹还在高兴地欣赏窗外的景致,就说:“爹,我下楼伺候咱们的驴子去了!”耿老爹笑着说:“咱爷儿俩一起去!”一会儿,耿英也起床收拾利索了。她吩咐弟弟去楼下不远的早餐店买一斤油条回来,自己则麻利地炒了一个豆芽菜,做了一锅西红柿鸡蛋汤。油条买回来了,耿老爹和耿正也照顾好了驴子上楼来。耿英把一大盘子炒豆芽端上饭桌,又给每人盛了一碗西红柿鸡蛋汤。大家坐下来吃早饭。耿正边吃着油条边对爹说:“昨儿个听东弯村王家米面作坊掌柜的说,往南十里远的南头庄

12、有一家香油作坊,他们生产的石磨香油不但品质上乘,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今儿个上午,我想和弟弟到那里看看,合适的话就进一些回来。”耿英说:“也是,咱店里香油的存货已经不太多了。”耿老爹想一想,说:“就是远了一点儿啊。这来回将近四十里了呢!”耿正说:“如果能便宜一成,还是挺合算的。”耿老爹点点头说:“那就去一趟吧。多带点儿银子。如果合适,就多进一些,跑一趟不容易呢。”又说:“估计你俩的午饭得在路上了。记着多带点儿水,顺路再买些吃食带上。”转身摸摸小儿子的脑袋,说:“今儿个要和哥哥跑远路了,多吃点儿啊!”耿直小孩子家才不管什么跑近路跑远路呢,只要是跑新的地方他就特别高兴。于是大声回答:“放心吧爹,我吃得

13、多呢!”早饭后,耿英收拾碗筷。耿老爹下楼开了店门。耿正和弟弟带上水罐,又拿了一把油布伞,也下楼套车去了。平车刚刚套好了赶出来停在店门前,耿英也正好下楼来了。耿正进店里来,耿英打开抽屉为哥哥带上足够的散碎银子和铜板。耿正跳上车正准备吆喝毛驴出发,耿老爹追出来吩咐:“你们回来时,顺路在草料市场上买上一捆儿新鲜的苜蓿草!”半下午时分,耿正兄弟俩赶着驴车回来了。南头庄香油作坊的香油果然不错,而且价格比其他作坊便宜得多。讨价还价一番之后,作坊掌柜的居然同意以便宜两成的低价成交。于是,耿正买了满满两大桶回来。耿老爹有点儿不相信似地问大儿子:“你说,这作坊掌柜的真舍得这么便宜卖给咱们?”耿正说:“他们没有办法啊,没有人愿意跑那么远去买他们的货。再说了,咱们辛苦了,就应该多赚点儿啊!”耿老爹点点头说:“说得是!”回头吩咐耿直:“你去打开后院儿的门儿,把这捆儿鲜苜蓿抱到院子里向阳的地方解开,摊薄点儿晾一晾水汽儿,待会儿好喂咱的毛驴!”耿直答应着开门儿晾鲜苜蓿去了。耿英也出来帮忙,父子几个将两个香油桶卸下来放到店铺内。耿正把驴车赶回后院儿里卸了,然后出来把院门儿锁上,从前面进门面铺里来。耿直将鲜苜蓿凉开了后,从后门儿进入店铺内。耿老爹问:“你俩的晌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