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必修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86981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必修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1、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 2、运用相关的图表分析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规律)及形成原因。 3、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学习目标,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 、 。 2、我国的人口分布 (1)特点: ; 分界线: ( 线) (2)表现: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 沿海、沿江、沿湖的 人口多,内陆干旱的 地区人口少; 的地区人口多, 的地区人口少 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一、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格局,东多西少,黑河腾冲,胡焕庸,人口多,人口少,平原地区,高山、高原,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汉

2、族,少,知识生成,A地,B地,N,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活动探究阅读课本P17表1-3-1、1-3-2、1-3-3,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表1-3-1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表132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表133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趋势,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沿海地区,平原地区,小结: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沿海平原地区。,读图: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腾冲,黑河,。,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 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 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 。 (1) . 影响: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 、

3、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居住着全球50%的人口。 、 人口稀疏,但热带地区人口多集中于 和 地区。,自然环境,最基本,减小,地形,平原 低山丘陵,高山 高原,高山 高原,知识生成,(2) . 影响: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降水通过影响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地区居住着世界约80%的人口,且人口密度由沿海向内陆基本呈 趋势。 (3) . 影响:人口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 地区人口分布依水源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气候,北半球温带,递减,水资源,干旱,(4) . 影响:是农业的物质基。我国 黑土肥沃,分布区人口密度较大。 (5) . 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 因素,

4、如吉隆坡的变迁、大庆和攀枝花。 煤矿、油田等工矿点居民密集。,土壤,东北,矿产资源,决定性,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影响最显著)、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政治,文化,政治,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结归纳,一、人口分布,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 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 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生态脆弱 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人口的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2. 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 A. 特

5、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所致 B.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C. 是世界最发达的农业和工业区 D.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世界商业活动最频繁地区,D,B,例题巩固,3. 有关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通过气温来影响人口的分布 B. 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的分布 C. 降水越多,人口密度越大 D. 距离海洋的远近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大 4. 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西亚 B北非 C大洋洲 D东亚 5. 世界人口80以上居住在() A热带 B北半球中低纬 C南半球中低纬 D寒带 6. 下列地区人口最稀少的是() A中国的珠江流域 B埃及

6、的尼罗河流域 C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 D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例题巩固,B,D,B,C,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2),人口分布,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内涵,说出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段落和图1-3-1,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区别与联系。,(1)概念: 人口分布:是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空间形式,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异。 人口密度: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2)联系:人口分布一般以 作为衡量指标。我们不但了解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A地,B地,人口密度,格局,活动探究阅读课本P17表1

7、-3-1、1-3-2、1-3-3,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表1-3-1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表132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表133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趋势,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沿海地区,平原地区,小结: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沿海、平原地区。,南亚 东亚,西欧,北美五大湖地区,3、活动探究阅读课本P17阅读图1-3-2,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并分析原因。,东亚,自然,农业生产,西欧,工业,商业,拓展:阅读课本P17阅读图1-3-2,找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并分析原因。,干旱,湿热,纬度高,气候寒冷,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寒、干旱、湿热地区,人

8、口稀少,4、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8段落和图1-3-3,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云南腾冲,黑龙江黑河,。,(1)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达 多人。 (2)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多 少。 (“胡焕庸”线:黑河腾冲) 东部地区人口 ,西部地区人口 ; 沿海、沿江、沿湖的 人口多,内陆干旱的 地区人口少; 经济发达和交通 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和交通 的地区人口少; 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12.95亿,21,130,东 西,多,少,平原地区,高山、高原,便利,闭塞,汉族,少,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2

9、2段落和图1-3-6、1-3-7,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 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 。,基本,减小,平原 低山丘陵,高山 高原地区,高原 高山,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美洲玻利维亚高原、巴西高原等,北温带,递减,干旱,东北地区,决定性,(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影响最显著)、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科技、政治、文化等。,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政治,文化,政治,政治(战争、政策等);文化(历史、宗教、习俗等),运用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世界人口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自然环境因素:

10、社会经济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活动方式(农业、工业等) 交通 科技 政治(战争、政策等) 文化(历史、宗教、习俗等),2、活动探究阅读课本P19段落和图1-3-4、1-3-5,从自然和社会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历史悠久; 经济发展迅速(工农业、科技发达) 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交通便利等,(1)自然原因: (2)社会经济原因:,自然环境优越(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等),1、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是最 人口容量,是所能承受人口的 负荷量,是一个 。,

11、上海街头拥挤的人群,大,最大,警戒值,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它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 的人口数量。,思考: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最大人口容量,最佳人口容量,适宜(佳),3、中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 人口合理容量约为 。,16亿,89亿,(2)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资源丰富程度,受教育,消费,人口 水平,首要因素;正相关; 通过资源而影响;正相

12、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反相关,(3)如何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不确定性:它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以现有资源存量和消费水平为例。 确定性:指在一定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坚定不移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基本国策; 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 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1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西亚 B北非 C大洋洲 D东亚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练一练,D,D,练一练,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状况 B人口的消费水平 C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的素质 4.有关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 A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B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小人口数量 C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D环境合理容量有较强的可确定性。,A,C,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